「識」不等同「前六識」
- 大開眼界
- 文章: 1675
- 註冊時間: 週五 12月 31, 2021 6:32 pm
「識」不等同「前六識」
很多人拿「識即六識身。眼識身 耳識身 鼻識身 舌識身 身識身 意識身」經文,
想證明 第8識=前六識
這完全是看不懂佛經 所做出的謬論。
「識」絕不可能等於「前六識」。
經證如下:
《成唯識論》
第八名心。集諸法種起諸法故。
第七名意。縁藏識等恒審思量爲我等故。
餘六名識。於六別境麁動間斷了別轉
《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 集起說為心。 思量性名意。了別義為識。
從上面經文得知,
第8識的作用是集起,前六識的作用是了別
作用各不相同,所以第8識不可能等於前六識
況且,第8識是「恆不斷」,
前六識是「不恆,有間斷」
第8識 根本不可能等於前六識
- 大開眼界
- 文章: 1675
- 註冊時間: 週五 12月 31, 2021 6:32 pm
Re: 「識」有形有色
大開眼界 寫: 週六 8月 06, 2022 1:26 pm
《大乘顯識經》識無形質。非視聽所取。以因縁故 識相具顯。
《大寶積經》此神識復云何色...猶如風大雖無形色。不可覩見。然由因縁 而現形色。
佛經說「識」本來無形無色,但以因緣故 而變成有形有色。
所以不要再以為「識」無形無色。
現前的「識」已經是有形有色了
現在來探討:
是什麼樣的「因緣」讓「識」變成有形有色!
「因緣」當然是指「因緣和合」
「因緣和合」則是指【六根.六塵.六識】三事因緣和合
佛經意思就是說:
當「識」與「六根」和合一起後,就變成有形有色。
依不同的「根」,而有不同的識名:分別為眼識 耳識 鼻識 舌識 身識 意識
所以大家要知道,「前六識」就是有形有色的「識」
這就是為何佛經會說【識即六識身】。
「識即六識身」並不意味:「識」=「前六識」
「識即六識身」只是表示:「前六識」是源自「識」
-
- 文章: 3140
-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5, 2021 10:36 pm
Re: 「識」不等同「前六識」
無非是相是影識」與「六根」合在一起後,「識」就會變成有形有色
界為識的對象或標的
而界分三.
欲.色.無色
-
- 文章: 3140
-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5, 2021 10:36 pm
Re: 「識」不等同「前六識」
縱有形有色上面經文就是在解釋:阿賴耶識如何變成有形有色。
無非是相是影
如水中月
-
- 文章: 3685
- 註冊時間: 週日 12月 26, 2021 11:15 am
Re: 「識」有形有色
大寶積經大開眼界 寫: 週六 8月 06, 2022 1:26 pm
有人問,
既然「識」不等於「前六識」,
為何佛經會說:「識」即六識身?
要了解這個問題,請先看下面經文:
《大乘顯識經》識無形質。非視聽所取。以因縁故 識相具顯。
《大寶積經》此神識復云何色...猶如風大雖無形色。不可覩見。然由因縁 而現形色。
佛經說「識」本來無形無色,但以因緣故 而變成有形有色。
所以不要再以為「識」無形無色。
現前的「識」已經是有形有色了
如是次第此識當知皆亦無色,當應如是觀。
佛經說識無色
說的還是六識
看不懂經文還胡扯亂扯
知見不清只會越扯越雜亂
還生個我知他不知來抬高自我身價
文字解讀能力差
要趕快公佈大學聯考國文考幾分
不要夢想學佛後文字解讀都一下子全通了
繼續夢想只會害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