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額外的話題。
這個打巴掌的方法,是非常糟糕的方法。
原因 :
1. 這個舉動太過無禮、而且無智。
2.根據MN.142記載,布施離貪者,有萬億倍的功德可以預期 ! 那麼,對一位得禪定的離貪者打巴掌的惡業...那該有多重呢 ?!
其實,無需如此粗魯,
只要禮貌地詢問有關諸禪地的關鍵技巧,即可大致理解對方的程度了。
以上分享
平安圓滿
周兄是不認同實證嗎周善為 寫: 週三 2月 23, 2022 4:43 pm《解深密經》說【一切諸法皆無自性】。次草 寫: 週三 2月 23, 2022 4:13 pm我說的是事實周善為 寫: 週三 2月 23, 2022 2:29 pm他能行,我不能行,則實有能力問題。次草 寫: 週三 2月 23, 2022 12:37 pm限定是能力問題周善為 寫: 週三 2月 23, 2022 12:06 pm 如《首楞嚴經卷一》所說,若是【執此生死妄想,誤為真實】,則豈止是所學的【聖默然、滅盡定、九次第定】係屬【外道法】,但凡所學【一切佛法】亦無不是【外道法】,這就是對於一切法的大乘觀點。
若說【聖默然】限定於唯二禪成就者可修可證,【滅盡定】限定於唯阿那含、阿羅漢、菩薩能修能證,難道還能限定哪個人能學佛,哪個人不能學佛嗎?所謂的阿那含、阿羅漢、菩薩等名,有自性嗎?
至於實修、實際操作,所謂離於生死、生滅二邊妄想之不二觀,則大乘、阿含一切經典無不宣說此義。如《入楞伽經卷第三》曰:「一切法空,不生、無體、不二相,入於諸佛如來所說修多羅中,凡諸法門皆說此義。」如《雜阿含972經》曰:「 所有集法,皆是滅法。」
一個人能學到什麽地步
都是心態問題
簡單說是自己限制自己
阿那含,,阿羅漢,菩薩在離欲的情況下
才能無所牽掛入滅盡定
這是很公平的事
如果有任何人能離欲如三者
他也不再稱為眾生而已
就像初地有初地的資格
等覺有等覺的資格
限定是明確表示能成就
沒付出努力
那有天生的清凈眾生能一下學會九次第定
如果輕鬆的看待
何嘗不是真如覺與無明不覺的遊戲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能如實離欲才能真無為
準此而言,有人有我,次草兄我執猶存。
學佛又不是一廂情願
我那有說誰不能行
我說的是誰能實證
沒有實證則是空談
誰能證滅盡定
這題目很明確
除了這個,沒有別的可以稱為「事實」。
這可以好好談漫步的犀牛 寫: 週三 2月 23, 2022 10:41 am學友,勿忘初心 寫: 週一 2月 21, 2022 12:56 pm 凡夫學習默然,用意為何?
指的即為「內照」。
犀牛法友則提到〈聖默然〉乃二禪地。
我們凡夫,
一般皆是從〈止語〉、或稱〈禁語〉搭配。
持止語禁語的好處極多,但現今社會對我們在家居士長時修禁語,則多所不便。故常為半日、一日、三日、七日 ~ 視自身條件而擇之。
一般弟子,都可以在禪堂上、或個人靜坐、或日常生活中,碰到禁語、肅靜、沉默、...等等閉嘴不語的情境。
但,這些情況絕大部分......與聖默然無關。
關鍵點,在於 : 尋、伺。
一般的閉嘴、乃至禁語;雖然嘴上默然,實際上,心裡卻有如颱風過境、狂風暴雨。
但是,聖默然,則不同。
按照 佛陀的指導,聖默然,是止息了尋、伺。
這是當年 佛陀對出家弟子的基本要求。
犀牛開題,就只想詢問一下版上各位大乘學友,是否有人學過這種基本訓練 ?
若有,犀牛想與之請益其中內涵。
平安如意
《解深密經》所說,【一切諸法皆無自性】,就是實證所得之結論。次草 寫: 週四 2月 24, 2022 7:45 am周兄是不認同實證嗎周善為 寫: 週三 2月 23, 2022 4:43 pm《解深密經》說【一切諸法皆無自性】。次草 寫: 週三 2月 23, 2022 4:13 pm我說的是事實周善為 寫: 週三 2月 23, 2022 2:29 pm他能行,我不能行,則實有能力問題。次草 寫: 週三 2月 23, 2022 12:37 pm限定是能力問題周善為 寫: 週三 2月 23, 2022 12:06 pm 如《首楞嚴經卷一》所說,若是【執此生死妄想,誤為真實】,則豈止是所學的【聖默然、滅盡定、九次第定】係屬【外道法】,但凡所學【一切佛法】亦無不是【外道法】,這就是對於一切法的大乘觀點。
若說【聖默然】限定於唯二禪成就者可修可證,【滅盡定】限定於唯阿那含、阿羅漢、菩薩能修能證,難道還能限定哪個人能學佛,哪個人不能學佛嗎?所謂的阿那含、阿羅漢、菩薩等名,有自性嗎?
至於實修、實際操作,所謂離於生死、生滅二邊妄想之不二觀,則大乘、阿含一切經典無不宣說此義。如《入楞伽經卷第三》曰:「一切法空,不生、無體、不二相,入於諸佛如來所說修多羅中,凡諸法門皆說此義。」如《雜阿含972經》曰:「 所有集法,皆是滅法。」
一個人能學到什麽地步
都是心態問題
簡單說是自己限制自己
阿那含,,阿羅漢,菩薩在離欲的情況下
才能無所牽掛入滅盡定
這是很公平的事
如果有任何人能離欲如三者
他也不再稱為眾生而已
就像初地有初地的資格
等覺有等覺的資格
限定是明確表示能成就
沒付出努力
那有天生的清凈眾生能一下學會九次第定
如果輕鬆的看待
何嘗不是真如覺與無明不覺的遊戲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能如實離欲才能真無為
準此而言,有人有我,次草兄我執猶存。
學佛又不是一廂情願
我那有說誰不能行
我說的是誰能實證
沒有實證則是空談
誰能證滅盡定
這題目很明確
除了這個,沒有別的可以稱為「事實」。
為何經文常說下中上根
當然是啊周善為 寫: 週四 2月 24, 2022 8:45 am《解深密經》所說,【一切諸法皆無自性】,就是實證所得之結論。次草 寫: 週四 2月 24, 2022 7:45 am周兄是不認同實證嗎周善為 寫: 週三 2月 23, 2022 4:43 pm《解深密經》說【一切諸法皆無自性】。次草 寫: 週三 2月 23, 2022 4:13 pm我說的是事實周善為 寫: 週三 2月 23, 2022 2:29 pm他能行,我不能行,則實有能力問題。次草 寫: 週三 2月 23, 2022 12:37 pm限定是能力問題周善為 寫: 週三 2月 23, 2022 12:06 pm 如《首楞嚴經卷一》所說,若是【執此生死妄想,誤為真實】,則豈止是所學的【聖默然、滅盡定、九次第定】係屬【外道法】,但凡所學【一切佛法】亦無不是【外道法】,這就是對於一切法的大乘觀點。
若說【聖默然】限定於唯二禪成就者可修可證,【滅盡定】限定於唯阿那含、阿羅漢、菩薩能修能證,難道還能限定哪個人能學佛,哪個人不能學佛嗎?所謂的阿那含、阿羅漢、菩薩等名,有自性嗎?
至於實修、實際操作,所謂離於生死、生滅二邊妄想之不二觀,則大乘、阿含一切經典無不宣說此義。如《入楞伽經卷第三》曰:「一切法空,不生、無體、不二相,入於諸佛如來所說修多羅中,凡諸法門皆說此義。」如《雜阿含972經》曰:「 所有集法,皆是滅法。」
一個人能學到什麽地步
都是心態問題
簡單說是自己限制自己
阿那含,,阿羅漢,菩薩在離欲的情況下
才能無所牽掛入滅盡定
這是很公平的事
如果有任何人能離欲如三者
他也不再稱為眾生而已
就像初地有初地的資格
等覺有等覺的資格
限定是明確表示能成就
沒付出努力
那有天生的清凈眾生能一下學會九次第定
如果輕鬆的看待
何嘗不是真如覺與無明不覺的遊戲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能如實離欲才能真無為
準此而言,有人有我,次草兄我執猶存。
學佛又不是一廂情願
我那有說誰不能行
我說的是誰能實證
沒有實證則是空談
誰能證滅盡定
這題目很明確
除了這個,沒有別的可以稱為「事實」。
為何經文常說下中上根
《解深密經》所說,【一切諸法皆無自性】,就是實證所得之結論。周善為 寫: 週四 2月 24, 2022 8:45 am《解深密經》所說,【一切諸法皆無自性】,就是實證所得之結論。次草 寫: 週四 2月 24, 2022 7:45 am周兄是不認同實證嗎周善為 寫: 週三 2月 23, 2022 4:43 pm《解深密經》說【一切諸法皆無自性】。次草 寫: 週三 2月 23, 2022 4:13 pm我說的是事實周善為 寫: 週三 2月 23, 2022 2:29 pm他能行,我不能行,則實有能力問題。次草 寫: 週三 2月 23, 2022 12:37 pm限定是能力問題周善為 寫: 週三 2月 23, 2022 12:06 pm 如《首楞嚴經卷一》所說,若是【執此生死妄想,誤為真實】,則豈止是所學的【聖默然、滅盡定、九次第定】係屬【外道法】,但凡所學【一切佛法】亦無不是【外道法】,這就是對於一切法的大乘觀點。
若說【聖默然】限定於唯二禪成就者可修可證,【滅盡定】限定於唯阿那含、阿羅漢、菩薩能修能證,難道還能限定哪個人能學佛,哪個人不能學佛嗎?所謂的阿那含、阿羅漢、菩薩等名,有自性嗎?
至於實修、實際操作,所謂離於生死、生滅二邊妄想之不二觀,則大乘、阿含一切經典無不宣說此義。如《入楞伽經卷第三》曰:「一切法空,不生、無體、不二相,入於諸佛如來所說修多羅中,凡諸法門皆說此義。」如《雜阿含972經》曰:「 所有集法,皆是滅法。」
一個人能學到什麽地步
都是心態問題
簡單說是自己限制自己
阿那含,,阿羅漢,菩薩在離欲的情況下
才能無所牽掛入滅盡定
這是很公平的事
如果有任何人能離欲如三者
他也不再稱為眾生而已
就像初地有初地的資格
等覺有等覺的資格
限定是明確表示能成就
沒付出努力
那有天生的清凈眾生能一下學會九次第定
如果輕鬆的看待
何嘗不是真如覺與無明不覺的遊戲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能如實離欲才能真無為
準此而言,有人有我,次草兄我執猶存。
學佛又不是一廂情願
我那有說誰不能行
我說的是誰能實證
沒有實證則是空談
誰能證滅盡定
這題目很明確
除了這個,沒有別的可以稱為「事實」。
為何經文常說下中上根
《解深密經》說【一切諸法皆無自性】,是對【執著諸法有自性者】所說。恆不住 寫: 週四 2月 24, 2022 10:01 am《解深密經》所說,【一切諸法皆無自性】,就是實證所得之結論。周善為 寫: 週四 2月 24, 2022 8:45 am《解深密經》所說,【一切諸法皆無自性】,就是實證所得之結論。次草 寫: 週四 2月 24, 2022 7:45 am周兄是不認同實證嗎周善為 寫: 週三 2月 23, 2022 4:43 pm《解深密經》說【一切諸法皆無自性】。次草 寫: 週三 2月 23, 2022 4:13 pm我說的是事實周善為 寫: 週三 2月 23, 2022 2:29 pm他能行,我不能行,則實有能力問題。次草 寫: 週三 2月 23, 2022 12:37 pm限定是能力問題周善為 寫: 週三 2月 23, 2022 12:06 pm 如《首楞嚴經卷一》所說,若是【執此生死妄想,誤為真實】,則豈止是所學的【聖默然、滅盡定、九次第定】係屬【外道法】,但凡所學【一切佛法】亦無不是【外道法】,這就是對於一切法的大乘觀點。
若說【聖默然】限定於唯二禪成就者可修可證,【滅盡定】限定於唯阿那含、阿羅漢、菩薩能修能證,難道還能限定哪個人能學佛,哪個人不能學佛嗎?所謂的阿那含、阿羅漢、菩薩等名,有自性嗎?
至於實修、實際操作,所謂離於生死、生滅二邊妄想之不二觀,則大乘、阿含一切經典無不宣說此義。如《入楞伽經卷第三》曰:「一切法空,不生、無體、不二相,入於諸佛如來所說修多羅中,凡諸法門皆說此義。」如《雜阿含972經》曰:「 所有集法,皆是滅法。」
一個人能學到什麽地步
都是心態問題
簡單說是自己限制自己
阿那含,,阿羅漢,菩薩在離欲的情況下
才能無所牽掛入滅盡定
這是很公平的事
如果有任何人能離欲如三者
他也不再稱為眾生而已
就像初地有初地的資格
等覺有等覺的資格
限定是明確表示能成就
沒付出努力
那有天生的清凈眾生能一下學會九次第定
如果輕鬆的看待
何嘗不是真如覺與無明不覺的遊戲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能如實離欲才能真無為
準此而言,有人有我,次草兄我執猶存。
學佛又不是一廂情願
我那有說誰不能行
我說的是誰能實證
沒有實證則是空談
誰能證滅盡定
這題目很明確
除了這個,沒有別的可以稱為「事實」。
為何經文常說下中上根
這句話是佛密意說(方便說)!
其實佛是要說:無自性性。
也就是佛要諸法法空相即是依他起性常住。
解深密經:「善男子!我依如是三種無自性性,密意說言:『一切諸法皆無自性。』
次草兄次草 寫: 週四 2月 24, 2022 7:45 am周兄是不認同實證嗎周善為 寫: 週三 2月 23, 2022 4:43 pm《解深密經》說【一切諸法皆無自性】。次草 寫: 週三 2月 23, 2022 4:13 pm我說的是事實周善為 寫: 週三 2月 23, 2022 2:29 pm他能行,我不能行,則實有能力問題。次草 寫: 週三 2月 23, 2022 12:37 pm限定是能力問題周善為 寫: 週三 2月 23, 2022 12:06 pm 如《首楞嚴經卷一》所說,若是【執此生死妄想,誤為真實】,則豈止是所學的【聖默然、滅盡定、九次第定】係屬【外道法】,但凡所學【一切佛法】亦無不是【外道法】,這就是對於一切法的大乘觀點。
若說【聖默然】限定於唯二禪成就者可修可證,【滅盡定】限定於唯阿那含、阿羅漢、菩薩能修能證,難道還能限定哪個人能學佛,哪個人不能學佛嗎?所謂的阿那含、阿羅漢、菩薩等名,有自性嗎?
至於實修、實際操作,所謂離於生死、生滅二邊妄想之不二觀,則大乘、阿含一切經典無不宣說此義。如《入楞伽經卷第三》曰:「一切法空,不生、無體、不二相,入於諸佛如來所說修多羅中,凡諸法門皆說此義。」如《雜阿含972經》曰:「 所有集法,皆是滅法。」
一個人能學到什麽地步
都是心態問題
簡單說是自己限制自己
阿那含,,阿羅漢,菩薩在離欲的情況下
才能無所牽掛入滅盡定
這是很公平的事
如果有任何人能離欲如三者
他也不再稱為眾生而已
就像初地有初地的資格
等覺有等覺的資格
限定是明確表示能成就
沒付出努力
那有天生的清凈眾生能一下學會九次第定
如果輕鬆的看待
何嘗不是真如覺與無明不覺的遊戲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能如實離欲才能真無為
準此而言,有人有我,次草兄我執猶存。
學佛又不是一廂情願
我那有說誰不能行
我說的是誰能實證
沒有實證則是空談
誰能證滅盡定
這題目很明確
除了這個,沒有別的可以稱為「事實」。
為何經文常說下中上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