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west Posts
    Top Active Users
    Newest Users

公案很難懂

新老怪
文章: 4868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171

文章 新老怪 »

<t>興波不作浪<br/>
<br/>
興不作波浪</t>
新老怪
文章: 4868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172

文章 新老怪 »

<t>船子和尚的禪詩道出「一絲不掛」的禪意:<br/>
<br/>
千尺絲綸直下垂(指世世輪迴業力滿身掛),<br/>
一波才動萬波隨(一念俗心起,萬念跟著動);<br/>
夜靜水寒魚不食(凡塵一絲不掛,我心不動不上鉤),<br/>
滿船空載月明歸(舍空俗累,心靈澄澈無礙得升華 )。</t>
新老怪
文章: 4868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173

文章 新老怪 »

<t>[原文]<br/>
僧問洞山:“如何是佛?”山雲:“麻三斤。”<br/>
<br/>
[今釋]<br/>
<br/>
什麼是佛?這個問題問過的人實在太多,而答案也各種各樣。惟獨洞山禪師的這句最難理解。為什麼呢?因為這句“麻三斤”太過淡然無味。前人的答案諸如“三十二相”,或雲“杖林山下竹筋鞭”,而這“麻三斤”,看上去卻太過簡單無物了。<br/>
<br/>
其實,這段話是有前因的。因為當時僧人問洞山之時,洞山正在稱麻,故而有此回答。所以,如果照著字面上的意思去理解 洞山所說的什麼是佛,那真是尋到死 也尋不到確切答案了。<br/>
<br/>
古人道:道本無言,因言顯道,見道即忘言。<br/>
五祖先師頌雲:“賤賣擔板漢,貼稱麻三斤。千百年滯貨,無處著渾身。”<br/>
可見,佛法恰恰是不能用語言來形容的。<br/>
洞山一語,明看是問東答西,實際上是在點悟這句話的僧人啊。<br/>
<br/>
<br/>
[禪心一念]<br/>
有心之語,卻聽與無心之人;無心之語,卻被有心之人誤解。<br/>
這麼看來,“無聲勝有聲”,沉默之語 倒是最能契合人心的溝通了。<br/>
當我們絮絮叨叨說了太多話時,有沒想過,也許是該沉默一會兒了。<br/>
沉默時,不但能方便窺見本心,更能瞭解他意。<br/>
言語再多又有何用呢?<br/>
<br/>
<br/>
(司南《禪心一念間》)</t>
新老怪
文章: 4868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174

文章 新老怪 »

<t>六祖告惠明大師曰:『可屏息諸緣,勿生一念。』良久。<br/>
又曰:『不思善 不思惡,正與麽時,那個是 明上座 本來面目?』<br/>
後來說法時,<br/>
又曰:『若僅百物不思,當令念絕,即是法縛。<br/>
若只百物不思,念盡除卻,一念絕即死,別處受生。是為大錯。<br/>
迷人直言坐不動,妄不起心,即是一行三昧。作此解者,即同無情,卻是障道因緣。』<br/>
又曰:『有迷人 空心靜坐,百無所思,自稱為大。此一輩人,不可與語,為邪見故。』</t>
新老怪
文章: 4868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175

文章 新老怪 »

<t>問:『念與真如有何差別?』<br/>
答:『無差別。』<br/>
問:『既無差別。何故言念真如?』<br/>
答:『言其念者,真如之用。真如者,念之體。以是義故,立無念為宗。<br/>
若見無念者,雖具見聞覺知而常空寂。』<br/>
<br/>
又:答遠法師曰:<br/>
『見無念者,六根無染。<br/>
見無念者,得向佛智。<br/>
見無念者,名為實相。<br/>
見無念者,中道第一義諦。<br/>
見無念者,恒沙功德,一時等備。<br/>
見無念者,能立一切法。<br/>
見無念者,即攝一切法。』</t>
新老怪
文章: 4868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176

文章 新老怪 »

<r>玉琳琇曰:『世尊付囑正法眼藏 涅槃妙心,代有賢聖,傳持慧命。或示言下便了。或示久參契悟。<br/>
總之,欲人知本來是佛,各各證自本來面目而已。<br/>
凡信有此事者,皆親受靈山記莂來。於本來面目一聞即達者,更無工夫可作。<br/>
(讀者:此指未悟以前的工夫,見道前事。非指修道緣事。)<br/>
若不能言下證得,本自圓滿,本自清淨,本自解脫,本自靈異,一了百了,一通萬通。<br/>
切須於一切處 一切時,將一切有思有為境界,皆作文彩已彰之事。<br/>
看無思無為之前,如何是本來面目?四威儀皆可參,要以坐為正。<br/>
動靜閒忙皆可參,要以閑靜為正。<br/>
雖以坐為正,行住臥不得力,坐亦不得力。<br/>
雖以閑靜為正,忙動不得力,閑靜亦不得力。<br/>
若於行住臥與忙動得力,到坐時閑靜時更得力,若坐時閑靜時得力,於行住臥及忙動時,自然得力。<br/>
所謂:「行住坐臥 動靜閒忙,打作一片。工夫得到一片。時節若至,其理自彰,自然不求悟而自悟矣。」<br/>
於忙時不可厭忙。於有事時不可怕事。事忙須耐煩理事,理事至周至到,極有精彩。<br/>
「或正理事中 或理事後猛提雲:此我或思善時也。或思惡時也。不思善不思惡時,本來面目如何?<br/>
此古人所謂:急處一提。於此,若能一念迴光,即同諸聖。」<br/>
即古人所謂:「逢緣薦取相應捷」也。<br/>
豈動靜打作兩橛,「就體消停得力遲」者,可同年而語哉!若動中不善用心,靜中必然悠悠忽忽,動靜兩失之矣。<br/>
然要動中得力,須時刻痛念 人命在呼吸間。生死之際,斷不容偽。<br/>
無一毫假借處,無一毫靠傍處。用不得一毫氣力,用不得一點心思。<br/>
若非早證本來面目,安能得大自在,與諸佛諸祖 同證不生不滅 大安樂法門?<br/>
雖然,說證說悟,不過對迷而言。<br/>
踏著本來田地,悟之一字,亦無所用。<br/>
以鏡智為宗,出三種生,達摩不來東土,二祖不往西天。<br/>
雪竇雲:<br/>
「本是釣魚船上客,偶除鬚髮著袈裟。<br/>
佛祖位中留不得,夜來依舊宿蘆花。」<br/>
神光不昧,萬古徽猷。入此門中,莫存知解。』<br/>
<br/>
<E>:mrgreen:</E> 莫存知解</r>
新老怪
文章: 4868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177

文章 新老怪 »

<r>僧問云水:『何謂本來面目?』<br/>
答曰:『有什麼說,即非本來也。』<br/>
又曰:『會者處處是,否者處處非。』<br/>
又曰:『無有處處有。』<br/>
問曰:『本來有面目否?』<br/>
答曰:『有面目。』<br/>
問:『如何是?』<br/>
曰:『三際心斷已。』<br/>
問:『本來面目有形相否?』<br/>
答:『若言有形相,連汝也是。』<br/>
問:『如何是本來面目?』<br/>
答:『舉物豎拳盡無他。』<br/>
問:『有身有此舉,無身將何舉?』<br/>
答:『無身 處處舉。』<br/>
問:『若無身體,面目在何處?』<br/>
答:『在虛空。』<br/>
又問:『天塌地空,在何處安身?』<br/>
答:『正是安身之時也,處處現長舌。』<br/>
<br/>
<E>:mrgreen:</E>舉物豎拳盡無他</r>
新老怪
文章: 4868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178

文章 新老怪 »

<t>雲居膺 經旬不赴堂應齋,洞山問其故。<br/>
居曰:『每日自有天人送食。』<br/>
山曰:『我將謂:汝是個人,猶作這個見解在,汝晚間來。』<br/>
居晚至,山召膺庵主。居應諾。<br/>
山曰:『不思善,不思惡,是什麽?』<br/>
居回庵,寂然宴坐。<br/>
天神自此竟尋覓不見。如是三日,乃絕。<br/>
(解脫長者:雲居這個境界,與上段第一座答仰山的話完全相同。這才是不思善不思惡時 的真正『本來面目。』)</t>
新老怪
文章: 4868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179

文章 新老怪 »

<t>長蘆真歇了上堂曰:『還有不被玄沙污染的麽?』良久。<br/>
曰:『這一點傾水,已是洗脫不了!』<br/>
僧問黃檗:『淨名默然,文殊讚歎,雲是不二法門。如何?』<br/>
蘗曰:『不二法門,即你本心也。說與不說,即有起滅。無言說時,無所顯示。故文殊讚歎。』<br/>
僧曰:『淨名不說,聲有斷滅否?』<br/>
蘗曰:『語即默,默即語,默語不二,故云:聲之實性,亦無斷滅。文殊本聞,亦不斷滅。<br/>
所以如來常說,未曾有不說時。如來說即是法,法即是說。<br/>
法說不二故。乃至報化二身,菩薩聲聞,山河大地,水鳥樹林,一時說法。<br/>
所以語亦說,默亦說,終日說 而未嘗說,既若如是,但以默為宗。』</t>
新老怪
文章: 4868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180

文章 新老怪 »

<t>側重能緣邊,是荷澤神會與宗密的「靈知之性」、牛頭法融禪<br/>
師與永嘉大師之「惺惺寂寂」、惠能大師與圓悟禪師之「體究」、<br/>
宏智禪師「默照」等為代表。<br/>
<br/>
側重所緣邊,有溈山、德山所提出「看不會」,及雲門、歸山<br/>
等「漆桶」之說,還有黃檗、大慧宗杲、高峰等「參話頭」,以及<br/>
馬祖、百丈、普明、梁山等「牧牛」之說</t>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