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west Posts
    Top Active Users
    Newest Users

貝克街蔡葉論經攤

一點念想
訪客

Re: Re:禮請站長評斷經句錯別字。

#51

文章 訪客 »

<r><QUOTE author="訪客" post_id="66737" time="1645059153"><s>[quote=訪客 post_id=66737 time=1645059153]</s>
<QUOTE author="蔡葉" post_id="66735" time="1645058653" user_id="405"><s>[quote=蔡葉 post_id=66735 time=1645058653 user_id=405]</s>
<QUOTE author="訪客" post_id="66645" time="1645002625"><s>[quote=訪客 post_id=66645 time=1645002625]</s>
<QUOTE author="蔡葉" post_id="66644" time="1645001164" user_id="405"><s>[quote=蔡葉 post_id=66644 time=1645001164 user_id=405]</s>
<QUOTE><s>[quote]</s>真是迷人<br/>
唉!!<e>[/quote]</e></QUOTE>

解經上座,請確認:原經文[妄][忘]那字正確?
<e>[/quote]</e></QUOTE>
對迷人有差嗎?<br/>
唉!!
<e>[/quote]</e></QUOTE>
<SIZE size="150"><s>[size=150]</s>我們就聯合禮請上大下懺站長評斷:<br/>
佛經句:[唯記與妄,是想邊際。]和[唯記與忘,是想邊際。]<br/>
那一個字是錯別字?<e>[/size]</e></SIZE>
<e>[/quote]</e></QUOTE>
記是相對於忘<br/>
妄則無濟於事
<e>[/quote]</e></QUOTE>
痴中迷人<br/>
記忘皆妄</r>
高報
個人觀點不代表誰
文章: 860
註冊時間: 週四 2月 17, 2022 10:43 am

大般涅槃經卷第六

#52

文章 高報 »

<r>依<GLOW glow="red"><s>[glow=red]</s>義<e>[/glow]</e></GLOW>不依語者。義者名曰<GLOW glow="red"><s>[glow=red]</s>覺了<e>[/glow]</e></GLOW>。覺了義者名不羸劣。不羸劣者名曰滿足。滿足義者<br/>
名曰如來常住不變。如來常住不變義者即是法常。法常義者即是僧常。是名依義不依語也。何等語言所不應依。所謂諸論綺飾文辭。如佛所說無量諸經。貪求無厭姦巧諛諂。詐現親附現相求利。經理白衣為其執役。又復唱言佛聽比丘畜諸奴婢不淨之物金銀珍寶穀米倉庫牛羊象馬販賣求利。於饑饉世憐愍子故。復聽比丘儲貯陳宿手自作食不受而噉。如是等語所不應依。 <br/>
<URL url="http://josephchen2.com/greatbook/T12/T12N0375_P0637A16.htm"><LINK_TEXT text="http://josephchen2.com/greatbook/T12/T1 ... 637A16.htm">http://josephchen2.com/greatbook/T12/T12N0375_P0637A16.htm</LINK_TEXT></URL></r>
蔡葉
文章: 237
註冊時間: 週四 7月 08, 2021 8:33 pm

Re: 貝克街蔡葉論經攤

#53

文章 蔡葉 »

<r>歡迎高報大師兄蒞臨小攤貼 大般涅槃經卷第六<br/>
順便請教貼經高手:<br/>
<SIZE size="150"><s>[size=150]</s>佛經句:[唯記與妄,是想邊際。]和[唯記與忘,是想邊際。]<br/>
那一個字是錯別字?<e>[/size]</e></SIZE></r>
訪客

Re: 貝克街蔡葉論經攤

#54

文章 訪客 »

<r><IMG src="https://upload.cc/i1/2022/02/18/Kz1bfT.png"><s>[img]</s><URL url="https://upload.cc/i1/2022/02/18/Kz1bfT.png">https://upload.cc/i1/2022/02/18/Kz1bfT.png</URL><e>[/img]</e></IMG></r>
蔡葉
文章: 237
註冊時間: 週四 7月 08, 2021 8:33 pm

Re: 貝克街蔡葉論經攤

#55

文章 蔡葉 »

<t>感謝訪客大師助我妄猜如來真實義有功......<br/>
答案既已宣布確認,免再勞煩站長大人......<br/>
若有需要我再論述(妄)(忘)的差別,與人類開悟解脫的物理關鍵!!!一字都差不得!!</t>
訪客

Re: 貝克街蔡葉論經攤

#56

文章 訪客 »

<r><QUOTE author="蔡葉" post_id="66968" time="1645175390" user_id="405"><s>[quote=蔡葉 post_id=66968 time=1645175390 user_id=405]</s>
感謝訪客大師助我妄猜如來真實義有功......<br/>
答案既已宣布確認,免再勞煩站長大人......<br/>
若有需要我再論述(妄)(忘)的差別,與人類開悟解脫的物理關鍵!!!一字都差不得!!
<e>[/quote]</e></QUOTE>
夢中迷人<br/>
毫無差別</r>
訪客

Re: 貝克街蔡葉論經攤

#57

文章 訪客 »

<r><QUOTE><s>[quote]</s>夢中迷人<br/>
毫無差別<e>[/quote]</e></QUOTE>
既然不需迷人夢語,那就免了!<br/>
蔡葉合掌令歡喜2022.2.18</r>
訪客

Re: 貝克街蔡葉論經攤

#58

文章 訪客 »

<r><QUOTE author="訪客" post_id="66985" time="1645183417"><s>[quote=訪客 post_id=66985 time=1645183417]</s>
<QUOTE><s>[quote]</s>夢中迷人<br/>
毫無差別<e>[/quote]</e></QUOTE>
既然不需迷人夢語,那就免了!<br/>
蔡葉合掌令歡喜2022.2.18
<e>[/quote]</e></QUOTE>
止不住的妄想<br/>
滿腹心酸難脫</r>
每日頭條

Re: 貝克街蔡葉論經攤

#59

文章 每日頭條 »

<r>楞嚴經·卷五|無數劫積功累德,持地菩薩因地性而得圓通(26)<br/>
2018-11-29 由 邊讀邊聊 發表于文化<br/>
<br/>
執著善法雖然不是解脫道,但福德深厚時,能與佛感應道交。持地菩薩無量劫修橋補路,為人負重,聽聞毗舍浮如來說:「當平心地,則世界地一切皆平」,立即開悟,由塵相(地大)而獲得圓通。<br/>
<br/>
繼續邊讀邊聊《楞嚴經》。<br/>
<br/>
<B><s>[b]</s>【持地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念往昔,普光如來出現於世,我為比丘,常於一切要路津口,田地險隘,有不如法,妨損車馬,我皆平填。或作橋樑,或負沙土,如是勤苦,經無量佛出現於世。或有眾生於闤闠處,要人擎物,我先為擎,至其所詣,放物即行,不取其直。毗舍浮佛現在世時,世多饑荒。我為負人,無問遠近唯取一錢。或有車牛被於泥溺,我有神力為其推輪,拔其苦惱。時國大王延佛設齋,我於爾時平地待佛,毗舍如來摩頂謂我,當平心地,則世界地一切皆平。】<e>[/b]</e></B><br/>
<br/>
<COLOR color="#0000FF"><s>[color=#0000FF]</s>持地菩薩當即從座而起,頂禮佛足而對佛陀說:「我憶念往昔普光如來出現於世時,我是比丘,常在一切往來要道、渡口及田地險隘處,看到有不如法、妨礙損壞車馬的地方,我都將之填平。或者架設橋樑,或者負沙土填坑窪,就這樣勤苦勞作,經過了無量的佛出現於世間。或者有眾生在集市中需要人提東西的,我就搶先為他提東西,送到他所需要的地方,放下東西就離開,不要他分文。毗舍浮佛出現於世間的時候,世間多有饑荒。我那時為搬運者,無論道路遠近,都只取一錢。或者有牛車被陷於泥濘中不能移動,我有神力為其推動車輪,拔出其苦惱。正逢一國大王設齋延請毗舍浮佛,我於那時在平地等待佛陀的到來,毗舍浮如來為我摩頂,對我說:『當平心地,則世界地一切皆平』。」<e>[/color]</e></COLOR><br/>
<br/>
持地菩薩過去世無量劫的善業習氣皆與地性有關:平地,使道路無丘坑;架橋,使道路得通暢;為人負重,分擔他人塵累。<br/>
<br/>
毗舍浮佛時,他的善根因緣終於成熟了,得到了毗舍浮佛的點化,告訴他說:「當平心地,則世界一切地皆平。」<br/>
<br/>
<br/>
<br/>
<br/>
<B><s>[b]</s>【我即心開,見身微塵,與造世界所有微塵等無差別。微塵自性不相觸摩,乃至刀兵亦無所觸。我於法性,悟無生忍,成阿羅漢。回心今入菩薩位中,聞諸如來宣妙蓮華佛知見地,我先證明而為上首。佛問圓通,我以諦觀身界二塵,等無差別,本如來藏虛妄發塵,塵銷智圓成無上道,斯為第一。】<e>[/b]</e></B><br/>
<br/>
<COLOR color="#0000FF"><s>[color=#0000FF]</s>「我當即心開,見身內之微塵與創造世界所有微塵皆平等而沒有差別。微塵自性不相觸摩,乃至刀兵也無所觸害。我於法性悟得無無生忍,由此而證得阿羅漢。回心如今入於大乘菩薩位中,聽聞諸如來宣說妙蓮華之佛知見地,我先證明而為上首。<U><s>[u]</s>佛陀問圓通法門,我以諦觀身體、法界二塵平等無差別,本質是如來藏性中的虛妄發塵,塵消滅而智慧圓滿,成就無上道,以這個法門為第一<e>[/u]</e></U>。」<e>[/color]</e></COLOR><br/>
<br/>
由於毗舍浮佛的點化,持地菩薩當即心得通達,領悟到身內微塵和身外微塵都是一樣的。微塵隨念而生,自性本空,刀劍等兵器不過是因為分別執著而產生的「虛空狂華」而已。他由此領悟到塵相(地大)圓通,證入了諸塵不生不滅的無生法忍。<br/>
<br/>
持地菩薩證得阿羅漢後,回小向大而入大乘菩薩位,聽聞諸佛如來宣說「妙蓮華佛知見地」。《楞嚴經》還有一個名字叫做《大方廣妙蓮花王十方佛母陀羅尼咒》。故而這種佛知見地,就是指明了真性的楞嚴法門。<br/>
<br/>
<br/>
無量劫來每個人宿世的業力習氣不同,其圓通的契機也不一樣。<br/>
<br/>
比如說,前面藥王、藥上二法王子無始劫為世良醫,遍嘗諸味,其圓通的契機就在味塵。摩訶迦葉無量劫來常行法供養,其圓通的契機在法塵。這裡的持地菩薩,無量劫來所做善業與地性有關,圓通的契機在地大。等等。<br/>
<br/>
他們都是無量劫著善相修行,福澤深厚,最後都是受佛陀點化,方能在相見性,獲證圓通。<br/>
<br/>
(當覺)<br/>
<br/>
<br/>
<br/>
原文網址:<URL url="https://kknews.cc/culture/ekvmk5z.html">https://kknews.cc/culture/ekvmk5z.html</URL></r>
蔡葉
文章: 237
註冊時間: 週四 7月 08, 2021 8:33 pm

Re: 貝克街蔡葉論經攤

#60

文章 蔡葉 »

借用訪客師兄另題貼文:
盲點:齊識而返,不能過彼
文章 由 訪客 » 週一 8月 09, 2021 11:46 pm
Re: 盲點:齊識而返,不能過彼
文章 由 訪客 » 週一 8月 09, 2021 11:46 pm

「齊識而返,不能過彼」出自於阿含經的經文,
如果直接用阿含經來讀:末學參考過法師的"白話文"講解,
因為我是讀白話文較多,我不是生長在唐宋時期的人類。

參考
「正觀法如是——因緣相應教---第三期《阿含經》研習營聞法劄記」
釋昭慧講‧釋耀行記

法師提到「無常觀」時說,
第287經與前經不同的地方在於,前經是五支緣起,本經是十支緣起,
從老、死一直上探到名、色。經中特別提到「齊識而還,不能過彼」,
只要往上觀照,盡頭就在「識」,沒有再還有什麼東西導致「識」的存在。
因為只要其心不死,下一期的輪迴就已經可以預期了。
法師在此分析,
不是沒有前生,而是那個「識」是前生跟後世的主幹。有了「識」,
就會讓我們的五蘊持有,因"有取識"抓住五蘊不放
,讓它能夠吸收養分、
吸收氧氣,然後消化養分、排除廢料,從而產生強大的免疫功能。死亡
就是有取識不再執取這一期名色,所以身體立刻腐爛,而"有取識"會繼續
抓取下一期的名色。
  
因此「齊識而還,不能過彼」,並不表示「識」是創造主,佛教不把
這個「識」當成神,也不把它當作靈魂不滅,而只是說「識」也是無常變化的,
是意識流中的主流意識,它還是屬於心法
,因為除了五蘊,其餘都不是我們的
經驗所能體驗的境界
佛陀說
「但有言說,問已不知,增益生疑,以非境界故。」
所以,「識」也是因緣生法的一環,論典中說它「去後來先做主翁」,
可見它不是靈魂。
回頂端
訪客
Re: 盲點:齊識而返,不能過彼
文章 由 訪客 » 週二 8月 10, 2021 1:34 am

一念無明心不死
念念無明不死心
命題:[齊識而返,不能過彼]遠端視訊論經示範
因緣:1.感謝訪客上座的代言講經論義。
2回應寂照大學生的台壇法語:[大家都學錯佛法了]
點名人:[小色葉]?
[有](舉右手)
{小識葉]?==={有](舉左手)
{小空葉}?===={有}舉左手)
點名人:奇怪怎不見..{識]{空}兩位影像?
[路過]:聽說人類眾生有肉眼可見的[四大名色身],但{識大]{空大}屬肉眼不可見的藏識,不然您要小空訓令[小色]舉雙手看看?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