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QUOTE author="電火" post_id="82996" time="1651463471" user_id="351"><s>[quote=電火 post_id=82996 time=1651463471 user_id=351]</s>
<QUOTE author="東正" post_id="82995" time="1651463339" user_id="24803"><s>[quote=東正 post_id=82995 time=1651463339 user_id=24803]</s>
<QUOTE author="新老怪" post_id="82978" time="1651459465" user_id="61"><s>[quote=新老怪 post_id=82978 time=1651459465 user_id=61]</s>
為什麼叫「佛性」,不叫「法性」,這裏邊有什麼區別呢?<br/>
<br/>
法性是諸法的根本。<br/>
所有的事事物物,包括我們的思想,都叫法。<br/>
在佛經裏,法所包括的範圍很廣、很廣。<br/>
所有的東西、事事物物乃至我們的思想 都是我們的靈明真性所產生的,都是我們的靈明真性所顯現的妙用。<br/>
我們的靈明真性 是諸法的根本,所以叫「法性」。<br/>
<br/>
<br/>
佛性是成佛的根本。<br/>
我們把妄想除光、無明斷盡,恢復本來面目,我們這個靈明真性的妙用 就具足了。<br/>
三身四智都具足了,那就是成佛了,不是另外有一個佛可成。<br/>
我們的靈明真性 是成佛的根本,所以叫「佛性」。<br/>
佛性、法性都是指「一真法界」,就是我們的靈明真性。<br/>
所以這個靈明真性 是諸佛之本、萬法之源。<br/>
<br/>
<E>:mrgreen:</E>靈明真性
<e>[/quote]</e></QUOTE>
細菌性也是沒有妄想<br/>
本自具足性<br/>
<br/>
病毒也是<br/>
真菌也是<br/>
<br/>
藻類,樹木,草,苔蘚
<e>[/quote]</e></QUOTE>
道親<br/>
同圓種智
<e>[/quote]</e></QUOTE>
以上的,這只是一半的思維<br/>
<br/>
完整的是這個<br/>
<br/>
一切色相 ****<br/>
<br/>
都是我們真心的妙用,所以要明白這個色空之義,我們能真正明白了,就在境界上見性,不須離開境界見性。<br/>
如指樹問:這是什麼?說是樹,著在上面了;說不是樹,又違背、離境了。<br/>
這到底是什麼呀?換句話講:「難瞞和尚」</r>
公案很難懂
-
- 文章: 724
-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04, 2021 3:30 pm
Re: 公案很難懂
<r><QUOTE author="東正" post_id="82998" time="1651463571" user_id="24803"><s>[quote=東正 post_id=82998 time=1651463571 user_id=24803]</s>
<QUOTE author="電火" post_id="82996" time="1651463471" user_id="351"><s>[quote=電火 post_id=82996 time=1651463471 user_id=351]</s>
<QUOTE author="東正" post_id="82995" time="1651463339" user_id="24803"><s>[quote=東正 post_id=82995 time=1651463339 user_id=24803]</s>
<QUOTE author="新老怪" post_id="82978" time="1651459465" user_id="61"><s>[quote=新老怪 post_id=82978 time=1651459465 user_id=61]</s>
為什麼叫「佛性」,不叫「法性」,這裏邊有什麼區別呢?<br/>
<br/>
法性是諸法的根本。<br/>
所有的事事物物,包括我們的思想,都叫法。<br/>
在佛經裏,法所包括的範圍很廣、很廣。<br/>
所有的東西、事事物物乃至我們的思想 都是我們的靈明真性所產生的,都是我們的靈明真性所顯現的妙用。<br/>
我們的靈明真性 是諸法的根本,所以叫「法性」。<br/>
<br/>
<br/>
佛性是成佛的根本。<br/>
我們把妄想除光、無明斷盡,恢復本來面目,我們這個靈明真性的妙用 就具足了。<br/>
三身四智都具足了,那就是成佛了,不是另外有一個佛可成。<br/>
我們的靈明真性 是成佛的根本,所以叫「佛性」。<br/>
佛性、法性都是指「一真法界」,就是我們的靈明真性。<br/>
所以這個靈明真性 是諸佛之本、萬法之源。<br/>
<br/>
<E>:mrgreen:</E>靈明真性
<e>[/quote]</e></QUOTE>
細菌性也是沒有妄想<br/>
本自具足性<br/>
<br/>
病毒也是<br/>
真菌也是<br/>
<br/>
藻類,樹木,草,苔蘚
<e>[/quote]</e></QUOTE>
道親<br/>
同圓種智
<e>[/quote]</e></QUOTE>
以上的,這只是一半的思維<br/>
<br/>
完整的是這個<br/>
<br/>
一切色相 ****<br/>
<br/>
都是我們真心的妙用,所以要明白這個色空之義,我們能真正明白了,就在境界上見性,不須離開境界見性。<br/>
如指樹問:這是什麼?說是樹,著在上面了;說不是樹,又違背、離境了。<br/>
這到底是什麼呀?換句話講:「難瞞和尚」
<e>[/quote]</e></QUOTE>
知者不言 言者不知<br/>
<YOUTUBE id="4y9hcjSinl0"><URL url="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y9hcjSinl0">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y9hcjSinl0</URL></YOUTUBE></r>
<QUOTE author="電火" post_id="82996" time="1651463471" user_id="351"><s>[quote=電火 post_id=82996 time=1651463471 user_id=351]</s>
<QUOTE author="東正" post_id="82995" time="1651463339" user_id="24803"><s>[quote=東正 post_id=82995 time=1651463339 user_id=24803]</s>
<QUOTE author="新老怪" post_id="82978" time="1651459465" user_id="61"><s>[quote=新老怪 post_id=82978 time=1651459465 user_id=61]</s>
為什麼叫「佛性」,不叫「法性」,這裏邊有什麼區別呢?<br/>
<br/>
法性是諸法的根本。<br/>
所有的事事物物,包括我們的思想,都叫法。<br/>
在佛經裏,法所包括的範圍很廣、很廣。<br/>
所有的東西、事事物物乃至我們的思想 都是我們的靈明真性所產生的,都是我們的靈明真性所顯現的妙用。<br/>
我們的靈明真性 是諸法的根本,所以叫「法性」。<br/>
<br/>
<br/>
佛性是成佛的根本。<br/>
我們把妄想除光、無明斷盡,恢復本來面目,我們這個靈明真性的妙用 就具足了。<br/>
三身四智都具足了,那就是成佛了,不是另外有一個佛可成。<br/>
我們的靈明真性 是成佛的根本,所以叫「佛性」。<br/>
佛性、法性都是指「一真法界」,就是我們的靈明真性。<br/>
所以這個靈明真性 是諸佛之本、萬法之源。<br/>
<br/>
<E>:mrgreen:</E>靈明真性
<e>[/quote]</e></QUOTE>
細菌性也是沒有妄想<br/>
本自具足性<br/>
<br/>
病毒也是<br/>
真菌也是<br/>
<br/>
藻類,樹木,草,苔蘚
<e>[/quote]</e></QUOTE>
道親<br/>
同圓種智
<e>[/quote]</e></QUOTE>
以上的,這只是一半的思維<br/>
<br/>
完整的是這個<br/>
<br/>
一切色相 ****<br/>
<br/>
都是我們真心的妙用,所以要明白這個色空之義,我們能真正明白了,就在境界上見性,不須離開境界見性。<br/>
如指樹問:這是什麼?說是樹,著在上面了;說不是樹,又違背、離境了。<br/>
這到底是什麼呀?換句話講:「難瞞和尚」
<e>[/quote]</e></QUOTE>
知者不言 言者不知<br/>
<YOUTUBE id="4y9hcjSinl0"><URL url="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y9hcjSinl0">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y9hcjSinl0</URL></YOUTUBE></r>
-
- 文章: 162
- 註冊時間: 週五 10月 29, 2021 2:03 pm
Re: 公案很難懂
<r><QUOTE author="電火" post_id="83005" time="1651464247" user_id="351"><s>[quote=電火 post_id=83005 time=1651464247 user_id=351]</s>
<B><s>[b]</s>知者不言 言者不知<br/>
<e>[/b]</e></B><br/>
====================<br/>
淨化<br/>
<br/>
<br/>
<br/>
<br/>
要學會手語<br/>
黃龍三關
<e>[/quote]</e></QUOTE>
這是賣萌</r>
<B><s>[b]</s>知者不言 言者不知<br/>
<e>[/b]</e></B><br/>
====================<br/>
淨化<br/>
<br/>
<br/>
<br/>
<br/>
要學會手語<br/>
黃龍三關
<e>[/quote]</e></QUOTE>
這是賣萌</r>
原本如此,真如是道
-
- 文章: 724
-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04, 2021 3:30 pm
Re: 公案很難懂
<r><QUOTE author="東正" post_id="83009" time="1651465156" user_id="24803"><s>[quote=東正 post_id=83009 time=1651465156 user_id=24803]</s>
<QUOTE author="電火" post_id="83005" time="1651464247" user_id="351"><s>[quote=電火 post_id=83005 time=1651464247 user_id=351]</s>
<B><s>[b]</s>知者不言 言者不知<br/>
<e>[/b]</e></B><br/>
====================<br/>
淨化<br/>
<br/>
<br/>
<br/>
<br/>
要學會手語<br/>
黃龍三關
<e>[/quote]</e></QUOTE>
這是賣萌
<e>[/quote]</e></QUOTE>
有效果</r>
<QUOTE author="電火" post_id="83005" time="1651464247" user_id="351"><s>[quote=電火 post_id=83005 time=1651464247 user_id=351]</s>
<B><s>[b]</s>知者不言 言者不知<br/>
<e>[/b]</e></B><br/>
====================<br/>
淨化<br/>
<br/>
<br/>
<br/>
<br/>
要學會手語<br/>
黃龍三關
<e>[/quote]</e></QUOTE>
這是賣萌
<e>[/quote]</e></QUOTE>
有效果</r>
-
- 文章: 4868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t>我們人往往都執著在有聲可聞,在有聲可聞處去領會。<br/>
但是你要真正見性,就不能執著在有聲可聞處。<br/>
因為有聲無聲,不過是聲音的生滅,而我們的聞性 是無時無刻不在面前放光,它是沒有間隔、沒有連續的。<br/>
所以,古德云:「夾岸桃花風雨後,馬蹄何處避殘紅。」<br/>
一條小道的兩邊,種滿了桃樹,經過一番大風雨後,小道遍地都是桃花瓣,騎馬走過此處時,馬蹄怎能避開遍地的花瓣,而踏不到呢?<br/>
意思是說,佛性時時處處都在作用,它無時不在、無處不在的,你能避得開嗎?<br/>
所以,不要在有相無相、有聲無聲上分別。<br/>
我們見不到光明時,卻見到了黑暗,見暗還是有見。我們聽不到聲音時,則聽到了無聲,聽到了無聲還是聽。<br/>
這豈不就是見性和聞性 不生不滅的證據麼?</t>
但是你要真正見性,就不能執著在有聲可聞處。<br/>
因為有聲無聲,不過是聲音的生滅,而我們的聞性 是無時無刻不在面前放光,它是沒有間隔、沒有連續的。<br/>
所以,古德云:「夾岸桃花風雨後,馬蹄何處避殘紅。」<br/>
一條小道的兩邊,種滿了桃樹,經過一番大風雨後,小道遍地都是桃花瓣,騎馬走過此處時,馬蹄怎能避開遍地的花瓣,而踏不到呢?<br/>
意思是說,佛性時時處處都在作用,它無時不在、無處不在的,你能避得開嗎?<br/>
所以,不要在有相無相、有聲無聲上分別。<br/>
我們見不到光明時,卻見到了黑暗,見暗還是有見。我們聽不到聲音時,則聽到了無聲,聽到了無聲還是聽。<br/>
這豈不就是見性和聞性 不生不滅的證據麼?</t>
-
- 文章: 4868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r>五祖演禪師引用這首小豔詩,蘊含深意。<br/>
本來一切色相、一切聲音都無意義,都是空華水月,都是不可得,合了第一句「原無事」。<br/>
但是,所有的一切都是自性的作用,都是真性的顯現,合了第二句「認得聲」。<br/>
這旨在啟發我們 大家認識自己的本來面目。<br/>
圓悟勤在旁邊聽到了這個話,立刻有所醒悟。<br/>
他走出方丈室,恰好這時有只大公雞 在柵欄上「喔、喔」長鳴。<br/>
圓悟勤一聽,猛然觸動了靈機,觸著剛才五祖演所說「只要檀郎認得聲」的「聲」字,忽然大悟!<br/>
這不是聲嗎?這就是自性的顯發,一切影子都離不開鏡子,離開鏡子 哪里還有影子呢?<br/>
一切的一切都是真性的作用,都是真性的顯現。<br/>
<br/>
<E>:mrgreen:</E>「喔、喔」長鳴。</r>
本來一切色相、一切聲音都無意義,都是空華水月,都是不可得,合了第一句「原無事」。<br/>
但是,所有的一切都是自性的作用,都是真性的顯現,合了第二句「認得聲」。<br/>
這旨在啟發我們 大家認識自己的本來面目。<br/>
圓悟勤在旁邊聽到了這個話,立刻有所醒悟。<br/>
他走出方丈室,恰好這時有只大公雞 在柵欄上「喔、喔」長鳴。<br/>
圓悟勤一聽,猛然觸動了靈機,觸著剛才五祖演所說「只要檀郎認得聲」的「聲」字,忽然大悟!<br/>
這不是聲嗎?這就是自性的顯發,一切影子都離不開鏡子,離開鏡子 哪里還有影子呢?<br/>
一切的一切都是真性的作用,都是真性的顯現。<br/>
<br/>
<E>:mrgreen:</E>「喔、喔」長鳴。</r>
-
- 文章: 2626
- 註冊時間: 週四 3月 25, 2021 4:33 pm
Re: 公案很難懂
<r><QUOTE author="新老怪" post_id="83038" time="1651480686" user_id="61"><s>[quote=新老怪 post_id=83038 time=1651480686 user_id=61]</s>
五祖演禪師引用這首小豔詩,蘊含深意。<br/>
本來一切色相、一切聲音都無意義,都是空華水月,都是不可得,合了第一句「原無事」。<br/>
但是,所有的一切都是自性的作用,都是真性的顯現,合了第二句「認得聲」。<br/>
這旨在啟發我們 大家認識自己的本來面目。<br/>
圓悟勤在旁邊聽到了這個話,立刻有所醒悟。<br/>
他走出方丈室,恰好這時有只大公雞 在柵欄上「喔、喔」長鳴。<br/>
圓悟勤一聽,猛然觸動了靈機,觸著剛才五祖演所說「只要檀郎認得聲」的「聲」字,忽然大悟!<br/>
這不是聲嗎?這就是自性的顯發,一切影子都離不開鏡子,離開鏡子 哪里還有影子呢?<br/>
一切的一切都是真性的作用,都是真性的顯現。<br/>
<br/>
<E>:mrgreen:</E>「喔、喔」長鳴。
<e>[/quote]</e></QUOTE>
請問<br/>
這篇的作者,是誰?<br/>
此人是善知識</r>
五祖演禪師引用這首小豔詩,蘊含深意。<br/>
本來一切色相、一切聲音都無意義,都是空華水月,都是不可得,合了第一句「原無事」。<br/>
但是,所有的一切都是自性的作用,都是真性的顯現,合了第二句「認得聲」。<br/>
這旨在啟發我們 大家認識自己的本來面目。<br/>
圓悟勤在旁邊聽到了這個話,立刻有所醒悟。<br/>
他走出方丈室,恰好這時有只大公雞 在柵欄上「喔、喔」長鳴。<br/>
圓悟勤一聽,猛然觸動了靈機,觸著剛才五祖演所說「只要檀郎認得聲」的「聲」字,忽然大悟!<br/>
這不是聲嗎?這就是自性的顯發,一切影子都離不開鏡子,離開鏡子 哪里還有影子呢?<br/>
一切的一切都是真性的作用,都是真性的顯現。<br/>
<br/>
<E>:mrgreen:</E>「喔、喔」長鳴。
<e>[/quote]</e></QUOTE>
請問<br/>
這篇的作者,是誰?<br/>
此人是善知識</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