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west Posts
    Top Active Users
    Newest Users

公案很難懂

恆不住
文章: 363
註冊時間: 週三 2月 02, 2022 7:09 pm

Re: 公案很難懂

#1611

文章 恆不住 »

<r><QUOTE author="東正" post_id="82885" time="1651399144" user_id="24803"><s>[quote=東正 post_id=82885 time=1651399144 user_id=24803]</s>
<QUOTE author="新老怪" post_id="82884" time="1651398851" user_id="61"><s>[quote=新老怪 post_id=82884 time=1651398851 user_id=61]</s>
呂純陽聽了大驚,於是,飛劍取黃龍,黃龍以拂塵一撣,飛劍落地,劍者見也,劍落地即見負也,呂純陽當下跪拜,請求指示。<br/>
黃龍說:「半升鐺內 煮山川即不問,如何是 一粒粟中藏世界?」呂純陽於言下大悟。<br/>
悟個什麼?悟出了無相之心。<br/>
這無相之心,才是成佛的根本、證成大道的根本。<br/>
這能現陽神的、無形無相的大能量,才是永遠不壞的天真佛。<br/>
學佛修道,絕不能執取色相,色相 是真心的影子,終歸要敗壞的。<br/>
所以呂純陽恍然大悟之後,就說:「棄卻瓢囊摵碎琴,從此不煉水中金,自從一見黃龍後,始覺從前錯用心。」<br/>
水就是水銀,是煉丹的藥物。道教煉丹 講究取坎填離,水是陰名坎,取其金是陽名離,取坎填離,即陰陽和合 以煉成陽神之金丹大道。<br/>
「從此不煉水中金」,即現在不煉這東西了,因為純陽祖師認識了本性 這個無相之心的天真佛。它是本來如此,法爾如此,非造作修煉而成,只是眾生迷了外境,不識得而已。<br/>
今天識得了、曉得了,就不再執取外境了。<br/>
<br/>
<E>:mrgreen:</E> 不再執取外境了。
<e>[/quote]</e></QUOTE>

<br/>
無相的這個<br/>
<br/>
對地球而言<br/>
叫做軌道
<e>[/quote]</e></QUOTE>
叫做老母娘啦</r>
東正
文章: 162
註冊時間: 週五 10月 29, 2021 2:03 pm

Re: 公案很難懂

#1612

文章 東正 »

<r><QUOTE author="恆不住" post_id="82889" time="1651400805" user_id="54087"><s>[quote=恆不住 post_id=82889 time=1651400805 user_id=54087]</s>
<QUOTE author="新老怪" post_id="82884" time="1651398851" user_id="61"><s>[quote=新老怪 post_id=82884 time=1651398851 user_id=61]</s>
呂純陽聽了大驚,於是,飛劍取黃龍,黃龍以拂塵一撣,飛劍落地,劍者見也,劍落地即見負也,呂純陽當下跪拜,請求指示。<br/>
黃龍說:「半升鐺內 煮山川即不問,如何是 一粒粟中藏世界?」呂純陽於言下大悟。<br/>
悟個什麼?悟出了無相之心。<br/>
這無相之心,才是成佛的根本、證成大道的根本。<br/>
這能現陽神的、無形無相的大能量,才是永遠不壞的天真佛。<br/>
學佛修道,絕不能執取色相,色相 是真心的影子,終歸要敗壞的。<br/>
所以呂純陽恍然大悟之後,就說:「棄卻瓢囊摵碎琴,從此不煉水中金,自從一見黃龍後,始覺從前錯用心。」<br/>
水就是水銀,是煉丹的藥物。道教煉丹 講究取坎填離,水是陰名坎,取其金是陽名離,取坎填離,即陰陽和合 以煉成陽神之金丹大道。<br/>
「從此不煉水中金」,即現在不煉這東西了,因為純陽祖師認識了本性 這個無相之心的天真佛。它是本來如此,法爾如此,非造作修煉而成,只是眾生迷了外境,不識得而已。<br/>
今天識得了、曉得了,就不再執取外境了。<br/>
<br/>
<E>:mrgreen:</E> 不再執取外境了。
<e>[/quote]</e></QUOTE>
非再不再執取外境了<br/>
而是心外無境,境外無心,<br/>
見一切外境本在您無相心中
<e>[/quote]</e></QUOTE>
所以啊!<br/>
師兄<br/>
<br/>
您怎麼會有「分內外」的概念呢?</r>
原本如此,真如是道
恆不住
文章: 363
註冊時間: 週三 2月 02, 2022 7:09 pm

Re: 公案很難懂

#1613

文章 恆不住 »

<r><QUOTE author="東正" post_id="82900" time="1651403011" user_id="24803"><s>[quote=東正 post_id=82900 time=1651403011 user_id=24803]</s>
<QUOTE author="恆不住" post_id="82889" time="1651400805" user_id="54087"><s>[quote=恆不住 post_id=82889 time=1651400805 user_id=54087]</s>
<QUOTE author="新老怪" post_id="82884" time="1651398851" user_id="61"><s>[quote=新老怪 post_id=82884 time=1651398851 user_id=61]</s>
呂純陽聽了大驚,於是,飛劍取黃龍,黃龍以拂塵一撣,飛劍落地,劍者見也,劍落地即見負也,呂純陽當下跪拜,請求指示。<br/>
黃龍說:「半升鐺內 煮山川即不問,如何是 一粒粟中藏世界?」呂純陽於言下大悟。<br/>
悟個什麼?悟出了無相之心。<br/>
這無相之心,才是成佛的根本、證成大道的根本。<br/>
這能現陽神的、無形無相的大能量,才是永遠不壞的天真佛。<br/>
學佛修道,絕不能執取色相,色相 是真心的影子,終歸要敗壞的。<br/>
所以呂純陽恍然大悟之後,就說:「棄卻瓢囊摵碎琴,從此不煉水中金,自從一見黃龍後,始覺從前錯用心。」<br/>
水就是水銀,是煉丹的藥物。道教煉丹 講究取坎填離,水是陰名坎,取其金是陽名離,取坎填離,即陰陽和合 以煉成陽神之金丹大道。<br/>
「從此不煉水中金」,即現在不煉這東西了,因為純陽祖師認識了本性 這個無相之心的天真佛。它是本來如此,法爾如此,非造作修煉而成,只是眾生迷了外境,不識得而已。<br/>
今天識得了、曉得了,就不再執取外境了。<br/>
<br/>
<E>:mrgreen:</E> 不再執取外境了。
<e>[/quote]</e></QUOTE>
非再不再執取外境了<br/>
而是心外無境,境外無心,<br/>
見一切外境本在您無相心中
<e>[/quote]</e></QUOTE>
所以啊!<br/>
師兄<br/>
<br/>
您怎麼會有「分內外」的概念呢?
<e>[/quote]</e></QUOTE>

答:<br/>
因為您有內外<br/>
反之即無內外。</r>
東正
文章: 162
註冊時間: 週五 10月 29, 2021 2:03 pm

Re: 公案很難懂

#1614

文章 東正 »

<r><QUOTE author="恆不住" post_id="82902" time="1651404424" user_id="54087"><s>[quote=恆不住 post_id=82902 time=1651404424 user_id=54087]</s>
<QUOTE author="東正" post_id="82900" time="1651403011" user_id="24803"><s>[quote=東正 post_id=82900 time=1651403011 user_id=24803]</s>
<QUOTE author="恆不住" post_id="82889" time="1651400805" user_id="54087"><s>[quote=恆不住 post_id=82889 time=1651400805 user_id=54087]</s>
<QUOTE author="新老怪" post_id="82884" time="1651398851" user_id="61"><s>[quote=新老怪 post_id=82884 time=1651398851 user_id=61]</s>
呂純陽聽了大驚,於是,飛劍取黃龍,黃龍以拂塵一撣,飛劍落地,劍者見也,劍落地即見負也,呂純陽當下跪拜,請求指示。<br/>
黃龍說:「半升鐺內 煮山川即不問,如何是 一粒粟中藏世界?」呂純陽於言下大悟。<br/>
悟個什麼?悟出了無相之心。<br/>
這無相之心,才是成佛的根本、證成大道的根本。<br/>
這能現陽神的、無形無相的大能量,才是永遠不壞的天真佛。<br/>
學佛修道,絕不能執取色相,色相 是真心的影子,終歸要敗壞的。<br/>
所以呂純陽恍然大悟之後,就說:「棄卻瓢囊摵碎琴,從此不煉水中金,自從一見黃龍後,始覺從前錯用心。」<br/>
水就是水銀,是煉丹的藥物。道教煉丹 講究取坎填離,水是陰名坎,取其金是陽名離,取坎填離,即陰陽和合 以煉成陽神之金丹大道。<br/>
「從此不煉水中金」,即現在不煉這東西了,因為純陽祖師認識了本性 這個無相之心的天真佛。它是本來如此,法爾如此,非造作修煉而成,只是眾生迷了外境,不識得而已。<br/>
今天識得了、曉得了,就不再執取外境了。<br/>
<br/>
<E>:mrgreen:</E> 不再執取外境了。
<e>[/quote]</e></QUOTE>
非再不再執取外境了<br/>
而是心外無境,境外無心,<br/>
見一切外境本在您無相心中
<e>[/quote]</e></QUOTE>
所以啊!<br/>
師兄<br/>
<br/>
您怎麼會有「分內外」的概念呢?
<e>[/quote]</e></QUOTE>

答:<br/>
因為您有內外<br/>
反之即無內外。
<e>[/quote]</e></QUOTE>

^^<br/>
見一切外境本在您無相心中<br/>
<br/>
您用了無相<br/>
<br/>
無相不相<br/>
實相無相<br/>
『不住無相』<br/>
是謂不相</r>
原本如此,真如是道
貢巴
文章: 301
註冊時間: 週六 1月 01, 2022 7:53 am

Re: 公案很難懂

#1615

文章 貢巴 »

<r><E>:|</E></r>
東正
文章: 162
註冊時間: 週五 10月 29, 2021 2:03 pm

Re: 公案很難懂

#1616

文章 東正 »

<r><QUOTE author="貢巴" post_id="82917" time="1651417480" user_id="41309"><s>[quote=貢巴 post_id=82917 time=1651417480 user_id=41309]</s>
<QUOTE><s>[quote]</s>^^<br/>
見一切外境本在您無相心中<br/>
您用了無相<br/>
<br/>
無相不相,實相無相<br/>
『不住無相』<br/>
是謂不相
<e>[/quote]</e></QUOTE>
<E>:ugeek:</E> <br/>
相來相去,還是在相中<br/>
<br/>
<E>:mrgreen:</E>
<e>[/quote]</e></QUOTE>
^^<br/>
讚喔<br/>
<br/>
就是這樣<br/>
<br/>
說諸法斷滅。莫作是念。何以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br/>
<br/>
<br/>
所以在相中如如不動<br/>
千萬不可有認為<br/>
(莫作是念)<br/>
相外之想</r>
原本如此,真如是道
黃竹
文章: 201
註冊時間: 週一 8月 02, 2021 8:41 pm

Re: 公案很難懂

#1617

文章 黃竹 »

<t>摩尼珠,如來藏裡親收得(得道),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br/>
<br/>
前階段,是名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寶覺,是一種覺相,圓照清淨覺相)。悟入此菩提心中,便見佛說名世界。非相之世界,世界非世界,諸相非相。不是相的世界即離於生滅兩邊,是真有為法。<br/>
<br/>
摩尼珠,則是在如來藏之中。不是覺相。<br/>
<br/>
摩尼珠,便是黃龍所指那一粒粟。而世界又藏在此摩尼寶珠之中。</t>
新老怪
文章: 4868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1618

文章 新老怪 »

<t>世尊良馬鞭影(煢絕老人《天奇直注雪竇顯和尚頌古》)<br/>
<br/>
65 世尊良馬鞭影<br/>
<br/>
外道問佛。不問有言。不問無言(雙截驗主)。<br/>
世尊良久(當央直示)。<br/>
外道贊嘆雲。世尊大慈。開我迷雲。令我得入(有無如雲。良久如日。故呈其悟)。<br/>
外道去後。阿難問佛。外道有何所證而言得入(決疑故審)。<br/>
佛雲。如世良馬。見鞭影而行(外道之俊如馬見鞭)。<br/>
<br/>
(主意就機一指。旨明當央直示)。<br/>
總結(見兔放鷹)。<br/>
<br/>
<br/>
機輪曾未轉。轉必兩頭走(一迷本心便逐兩頭)。<br/>
明鏡忽當台。當下分妍丑(良久如鏡。有無自分)。<br/>
妍丑分兮迷雲開。慈門何處生塵埃(有無一分。佛慈自見)。<br/>
因思良馬窺鞭影。千裡追風喚得回(因思外道之俊。故示阿難之慈)。<br/>
喚得回。鳴指三下(責前戒後。免隋大功)。<br/>
<br/>
  (焭絕老人《天奇直注雪竇顯和尚頌古》下)</t>
新老怪
文章: 4868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1619

文章 新老怪 »

<t>外道問世尊(胡蘭成《禪是一枝花》)<br/>
<br/>
  舉:外道問世尊:不問有言,不問無言。世尊良久。外道贊嘆雲:世尊大慈大悲,開我迷津,令我得入。外道去後,阿難問世尊:外道有何所證,而言得入?世尊雲:如世良馬,見鞭影而行。<br/>
<br/>
  世尊良久,是欲言未言,示以天地將發之機。<br/>
<br/>
  一日,與哥哥及七姐出街。七姐是暑假從日本來此的。三人在駛行的公車中 沒有坐位,攀著吊環站立說話。我哥哥說了一句話 取笑七姐,七姐欲答,但是只動動嘴唇,良久。我裝不知,說道:天在起風了,七姐拿眼睛向車窗外一瞧,我哥哥笑道:看七姐的嘴巴 就是雷雨之動滿盈。七姐又想要答,又自制了,於是一笑。<br/>
<br/>
  隨後我聽兩人在說折口信夫。折口是日本文學 與民俗學的大天才。他說奈良朝與平安朝女人的文學 是真正的女人文學。從唱山歌起,女人就愛對男人斗強爭勝,嘲戲男人,愛說謊話。好的嘲戲 與謊話原是文學的天姿。我哥哥道:七姐每每嘴唇動動,欲說不說,我知道你是又在想要鬥強爭勝,又在想要說些 傷人的華麗謊話了。七姐仰面看著他道:你都知道?她不禁喜歡起來。我哥哥是如世良馬,見鞭影而行。<br/>
<br/>
  但是印度佛經裡的「世尊良久」要莊嚴得多,沒有這樣俏皮。七姐的良久,是欲說未說,示人以風雷之氣。而世尊良久,則是忘於有言無言,惟是空闊光明,山河大地皆在一鏡裡。我哥哥與七姐的場合,是主於七姐的天機,而本則公案的場合,則主於外道的悟機。<br/>
<br/>
  雪竇禪師的頌,便多是頌外道:<br/>
<br/>
  機輪曾末轉,轉必兩頭走。<br/>
  明鏡忽臨台,當下分妍丑。<br/>
  妍丑分兮迷雲開,慈門何處生塵埃。<br/>
  因思良馬窺鞭影,千裡追風喚得回。<br/>
  喚得回,鳴指三下。<br/>
<br/>
  外道如良馬絕影,一下子進入了 極樂淨土而去,可是雪竇禪師 要把他喚回來。聊齋裡有朱生 凝視寺壁畫中垂髫人,不覺身入於壁畫,與垂髫人並為二像。及同遊者覓之,老僧為鳴指三下,朱生遂從壁畫上飄落,而雪竇是要那外道入 於悟境而再出來立於現實。<br/>
<br/>
  但我還是更喜愛我哥哥與七姐的。<br/>
<br/>
<br/>
  (胡蘭成《禪是一枝花》)</t>
新老怪
文章: 4868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1620

文章 新老怪 »

<t>外道問世尊(檢書燒燭《看花解語》)<br/>
<br/>
外道問世尊<br/>
這一節,外道問世尊:<br/>
<br/>
外道問世尊:“不問有言,不問無言。”世尊良久。外道贊嘆雲:“世尊大慈大悲,開我迷津,令我得入。”外道去後,阿難問世尊:“外道有何所證,而言得入?”世尊雲:“如世良馬,見鞭影而行。”<br/>
世尊語默。拈機於將發未發,切要在有言無言。<br/>
<br/>
這一節,外道固然可令贊嘆,世尊答於阿難,也只是贊嘆,與世尊語默、外道悟道無直接關系。所以這一節,言詮無義,無有實解。<br/>
<br/>
據載佛祖曾以五種馬 來比喻世人悟性的深淺。第一是見鞭影而能調服,所謂不用揚鞭自奮蹄的便是;第二種受鞭打才服;第三種須用利錐刺股 方能服得;第四的程度要更深一些,穿透肌肉;第五種,切透骨髓。<br/>
唉,駑馬啊。我覺得,這第五種,也是值得贊、嘆的。<br/>
<br/>
本案頌家不多,雪竇這樣說:<br/>
機輪曾未轉,轉必兩頭走。<br/>
明鏡忽臨台,當下分妍丑。<br/>
妍丑分兮迷雲開,慈門何處生塵埃。<br/>
因思良馬窺鞭影,千裡追風喚得回。<br/>
<br/>
雪竇深知佛祖慈悲意。縱是痛徹心肺,但千裡之行,揚塵而逝,最後總得 始於自己的足下。三藏十二部,也就是非鞭即錐也。這就是度的深意吧。最後一句,老和尚忍不住還是贊嘆一聲,好個良馬,千裡追風,來去無礙啊!其實不贊多好,又落在塵情裡。<br/>
<br/>
雪竇好語,只是我似對天衣懷和尚的,更喜三分。<br/>
他說:<br/>
維摩不默不良久,據坐商量成過咎。<br/>
吹毛匣裡冷光寒,外道天魔皆拱手。<br/>
<br/>
世尊有吹毛可斷的慧劍,還需要“據座商量”(有言無言)的嗎?如果你是知痛的,只看它放在匣中的劍氣,就該發寒毛豎,望風而走了。<br/>
<br/>
(檢書燒燭《看花解語》)</t>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