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省閒談
版主: 小老兒
-
- 文章: 882
-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0:26 pm
Re: 反省閒談
https://youtu.be/rf2-7-zD1lY?si=9Vg2Aq8gOOJwy1kU
小学科学SSR
4.38萬位訂閱者
觀看次數:406,308次 2023年10月20日 光
本期视频以十层理解探讨光的本质。
0:00 开头
0:59 第一层 光就是光線
1:52 第二层 光就是粒子
3:49 第三层 光就是波
5:16 第四层 光是電磁波
8:12 第五层 光速是不變的
10:50 第六层 光是光子
14:13 第七层 光是波又是粒子
17:53 第八层 光能製造物質
20:41 第九层 光是虛粒子
23:24 第十层 光是規範玻色子
29:50 结尾
小学科学SSR
4.38萬位訂閱者
觀看次數:406,308次 2023年10月20日 光
本期视频以十层理解探讨光的本质。
0:00 开头
0:59 第一层 光就是光線
1:52 第二层 光就是粒子
3:49 第三层 光就是波
5:16 第四层 光是電磁波
8:12 第五层 光速是不變的
10:50 第六层 光是光子
14:13 第七层 光是波又是粒子
17:53 第八层 光能製造物質
20:41 第九层 光是虛粒子
23:24 第十层 光是規範玻色子
29:50 结尾
抽象世界「只有看得見的人能看見」,如果以為「我能看見的抽象世界」別人也能看見,就會導致溝通發生重大誤會
-
- 文章: 5326
- 註冊時間: 週日 6月 27, 2021 10:05 am
Re: 反省閒談
https://zh.wikibooks.org/wiki/Wikibooks ... 6%E9%A1%B5
維基教科書
======================
https://zh.wikibooks.org/wiki/%E4%B8%AD ... 7%E5%AE%B9
中國文學/內容
https://zh.wikibooks.org/wiki/Subject:% ... 1%E5%AD%B8
計算機科學
https://zh.wikibooks.org/wiki/Subject:% ... 8%E5%AD%B8
維基教科書[數學]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5%B0 ... 7%E8%A1%A8
數學家傳記
https://zh.wikibooks.org/wiki/%E4%B8%AD ... 3%E6%9B%B8
中小學參考書
https://zh.wikibooks.org/wiki/Template: ... 8%E6%9E%B6
藝術書架[維基教科書]
https://zh.wikibooks.org/wiki/%E4%B8%AD ... B%E5%AD%A6
中醫學[維基教科書]
https://zh.wikibooks.org/wiki/%E8%90%A5 ... B%E5%AD%A6
營養學
https://zh.wikibooks.org/wiki/%E8%80%81 ... 5%E5%BA%B7
老齡化與全球健康
https://zh.wikibooks.org/wiki/%E8%80%81 ... 5%E5%AD%A6
老年病學
https://zh.wikibooks.org/wiki/%E9%87%8F ... B%E5%AD%A6
量子力學[維基教科書]
https://zh.wikibooks.org/wiki/%E5%9F%BA ... B%E5%AD%A6
基礎力學[維基教科書]
維基教科書
======================
https://zh.wikibooks.org/wiki/%E4%B8%AD ... 7%E5%AE%B9
中國文學/內容
https://zh.wikibooks.org/wiki/Subject:% ... 1%E5%AD%B8
計算機科學
https://zh.wikibooks.org/wiki/Subject:% ... 8%E5%AD%B8
維基教科書[數學]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5%B0 ... 7%E8%A1%A8
數學家傳記
https://zh.wikibooks.org/wiki/%E4%B8%AD ... 3%E6%9B%B8
中小學參考書
https://zh.wikibooks.org/wiki/Template: ... 8%E6%9E%B6
藝術書架[維基教科書]
https://zh.wikibooks.org/wiki/%E4%B8%AD ... B%E5%AD%A6
中醫學[維基教科書]
https://zh.wikibooks.org/wiki/%E8%90%A5 ... B%E5%AD%A6
營養學
https://zh.wikibooks.org/wiki/%E8%80%81 ... 5%E5%BA%B7
老齡化與全球健康
https://zh.wikibooks.org/wiki/%E8%80%81 ... 5%E5%AD%A6
老年病學
https://zh.wikibooks.org/wiki/%E9%87%8F ... B%E5%AD%A6
量子力學[維基教科書]
https://zh.wikibooks.org/wiki/%E5%9F%BA ... B%E5%AD%A6
基礎力學[維基教科書]
-
- 文章: 882
-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0:26 pm
Re: 反省閒談
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
譯為Intra-Brain/拯救手機腦
作者安德斯・韓森
在書中提到HPA軸(P41)
這個醫學名詞解釋了
為什麼現代人
不管大人小孩老的小的
手機(3C)一直滑停不了的原因
HPA軸這個大腦機制讓人沉迷於
迫切想知道接下來還有什麼
一刻也等不了
沒法安住當下
專注力->0
醫學上來看,每當壓力發生時,杏仁核(腦中重要的記憶、情感部位)就會啟動HPA軸 (下視丘-腦下垂體-腎上腺素)像是拉警報一樣,下視丘受到壓力刺激後,會把資訊傳送給腦下垂體,在由腦下垂體要求腎上腺分泌皮質醇。這時候,身體就會啟動戰或逃反應,不論如何,都需要大量血補給讓肌肉可以動起來,心跳當然也會加速。而且因為對過去的人來說這樣的警報通常都是攸關性命,所以杏仁核其實非常敏感,就算是一點小小的威脅都有可能啟動,畢竟誤觸警報總比遇到危險時沒有發動警報來的好。也因為這機制攸關生存,所以對腦部來說其他的事情像是睡眠、消化、生育等都會被拋諸腦後,因此長期的壓力就有可能導致消化道問題、睡眠問題、記憶變差甚至生育問題。
學習不行
更別說修行了
作者說他可以教人每天花5分鐘
終結數位焦慮,找回快樂與專注力
Skärmhjärnan你所需要的只是注意力..Transformer
譯為Intra-Brain/拯救手機腦
作者安德斯・韓森
在書中提到HPA軸(P41)
這個醫學名詞解釋了
為什麼現代人
不管大人小孩老的小的
手機(3C)一直滑停不了的原因
HPA軸這個大腦機制讓人沉迷於
迫切想知道接下來還有什麼
一刻也等不了
沒法安住當下
專注力->0
醫學上來看,每當壓力發生時,杏仁核(腦中重要的記憶、情感部位)就會啟動HPA軸 (下視丘-腦下垂體-腎上腺素)像是拉警報一樣,下視丘受到壓力刺激後,會把資訊傳送給腦下垂體,在由腦下垂體要求腎上腺分泌皮質醇。這時候,身體就會啟動戰或逃反應,不論如何,都需要大量血補給讓肌肉可以動起來,心跳當然也會加速。而且因為對過去的人來說這樣的警報通常都是攸關性命,所以杏仁核其實非常敏感,就算是一點小小的威脅都有可能啟動,畢竟誤觸警報總比遇到危險時沒有發動警報來的好。也因為這機制攸關生存,所以對腦部來說其他的事情像是睡眠、消化、生育等都會被拋諸腦後,因此長期的壓力就有可能導致消化道問題、睡眠問題、記憶變差甚至生育問題。
學習不行
更別說修行了
作者說他可以教人每天花5分鐘
終結數位焦慮,找回快樂與專注力
抽象世界「只有看得見的人能看見」,如果以為「我能看見的抽象世界」別人也能看見,就會導致溝通發生重大誤會
-
- 文章: 882
-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0:26 pm
Re: 反省閒談
手機是怎麼使我們上癮?
你可曾想過為什麼我們離不開手機,早上起床第一件事是用手機,一整天都需要手機在身邊才能感到安心嗎?
這就跟多巴胺有關係!
多巴胺就是一種原動力,多巴胺可以讓我們感到快樂,他是為了刺激我們、獎勵我們去做某些能提高生存的行為(像是飲食、與他人互動)而存在的物質。
像是比起在吃東西時,我們看著美食上桌的時候反而才是多巴胺分泌最多的時候,就像是她在告訴我們"吃吧!快吃吧!專注在這上面!"一樣。
就跟壓力系統一樣,我們的獎賞系統是經過千萬年演化,而現代社會對於他們來說都是一個未知的領域,手機就是一例。
腦子喜歡接觸新事物、新環境,因為多了解周遭事物可以提升生存機率(像是八卦..),而且腦子很喜歡"說不定"(可能發生甚麼事),這樣會多促使我們想要探索(在以前這就代表額外的生存機會,像是以前人站在樹下思考到底樹上有沒有果子,因此相較於不上去的人,上去的人會有更大的機會找到果實並存活下來),在這樣的情況下大腦會分泌更多的多巴胺來促使我們行動。
科學家用猴子進行實驗,發現相較於每一下按按鈕都會出現食物,若是每按一次僅有50%才會出現食物的裝置,後者中的猴子腦中會分泌更多多巴胺。
同樣的套用在社群媒體、手機上,因為手機、網路上有無限的新資訊,每當滑動螢幕就會釋出多巴胺,因此我們熱愛點擊更愛"下一頁"。
這樣的機制加上社群美體的"讚",同時間提供人們社交需求,讓人們沒辦法離開手機與社群軟體。
你曾否有過這樣的情況,你正專注在某件事情上,但聽到旁邊手機的震動你就忍不住想要拿起來看,"說不定"是甚麼重要的事? 由於腦子還在依據數十萬年前的狀況給予獎勵,導致我們沒辦法抗拒這樣的狂烈慾望。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11511
你可曾想過為什麼我們離不開手機,早上起床第一件事是用手機,一整天都需要手機在身邊才能感到安心嗎?
這就跟多巴胺有關係!
多巴胺就是一種原動力,多巴胺可以讓我們感到快樂,他是為了刺激我們、獎勵我們去做某些能提高生存的行為(像是飲食、與他人互動)而存在的物質。
像是比起在吃東西時,我們看著美食上桌的時候反而才是多巴胺分泌最多的時候,就像是她在告訴我們"吃吧!快吃吧!專注在這上面!"一樣。
就跟壓力系統一樣,我們的獎賞系統是經過千萬年演化,而現代社會對於他們來說都是一個未知的領域,手機就是一例。
腦子喜歡接觸新事物、新環境,因為多了解周遭事物可以提升生存機率(像是八卦..),而且腦子很喜歡"說不定"(可能發生甚麼事),這樣會多促使我們想要探索(在以前這就代表額外的生存機會,像是以前人站在樹下思考到底樹上有沒有果子,因此相較於不上去的人,上去的人會有更大的機會找到果實並存活下來),在這樣的情況下大腦會分泌更多的多巴胺來促使我們行動。
科學家用猴子進行實驗,發現相較於每一下按按鈕都會出現食物,若是每按一次僅有50%才會出現食物的裝置,後者中的猴子腦中會分泌更多多巴胺。
同樣的套用在社群媒體、手機上,因為手機、網路上有無限的新資訊,每當滑動螢幕就會釋出多巴胺,因此我們熱愛點擊更愛"下一頁"。
這樣的機制加上社群美體的"讚",同時間提供人們社交需求,讓人們沒辦法離開手機與社群軟體。
你曾否有過這樣的情況,你正專注在某件事情上,但聽到旁邊手機的震動你就忍不住想要拿起來看,"說不定"是甚麼重要的事? 由於腦子還在依據數十萬年前的狀況給予獎勵,導致我們沒辦法抗拒這樣的狂烈慾望。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11511
抽象世界「只有看得見的人能看見」,如果以為「我能看見的抽象世界」別人也能看見,就會導致溝通發生重大誤會
-
- 文章: 5326
- 註冊時間: 週日 6月 27, 2021 10:05 am
Re: 反省閒談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88%88 ... C%E8%8C%A8
哥特弗利德·萊布尼茲[維基百科]
二進位[編輯]
萊布尼茲二進位算術體系,在1701以前已經形成,他於1701年初向巴黎皇家學會提交了一篇正式論文,即論述二進位的《數字科學新論》(Essay d'unne nouvelle Science des Nombres),但被婉言謝絕。科學院院長封單內(De Fontenelle)提出的主要理由是看不出二進位有何用處。1703年,在補充了伏羲六十四卦次序圖和伏羲六十四卦方點陣圖後,他將全部研究成果發表在法國《皇家科學院院刊》上,[16]標題為「二進位算術闡釋——僅僅使用數字0和1兼論其效能及伏羲數字的意義」,萊布尼茲根據二進位來理解先天圓圖(先天六十四卦方圓圖),說先天原圖已經包含了他所發明的東西。二進位在萊布尼茲的時代並沒有得到推廣,直到電腦發明後,二進位才真正實現了其應用。
他曾斷言:「二進位乃是具有世界普遍性的、最完美的邏輯語言」。目前在德國圖林根,著名的哥達王宮圖書館(Schlossbibliothek zu Gotha)內仍儲存一份萊布尼茲的手稿,標題寫著「1與0,一切數字的神奇淵源。」
哥特弗利德·萊布尼茲[維基百科]
二進位[編輯]
萊布尼茲二進位算術體系,在1701以前已經形成,他於1701年初向巴黎皇家學會提交了一篇正式論文,即論述二進位的《數字科學新論》(Essay d'unne nouvelle Science des Nombres),但被婉言謝絕。科學院院長封單內(De Fontenelle)提出的主要理由是看不出二進位有何用處。1703年,在補充了伏羲六十四卦次序圖和伏羲六十四卦方點陣圖後,他將全部研究成果發表在法國《皇家科學院院刊》上,[16]標題為「二進位算術闡釋——僅僅使用數字0和1兼論其效能及伏羲數字的意義」,萊布尼茲根據二進位來理解先天圓圖(先天六十四卦方圓圖),說先天原圖已經包含了他所發明的東西。二進位在萊布尼茲的時代並沒有得到推廣,直到電腦發明後,二進位才真正實現了其應用。
他曾斷言:「二進位乃是具有世界普遍性的、最完美的邏輯語言」。目前在德國圖林根,著名的哥達王宮圖書館(Schlossbibliothek zu Gotha)內仍儲存一份萊布尼茲的手稿,標題寫著「1與0,一切數字的神奇淵源。」
-
- 文章: 5326
- 註冊時間: 週日 6月 27, 2021 10:05 am
Re: 反省閒談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B8%83 ... F%E5%8D%A1
布萊茲·帕斯卡[維基百科]
1654年末一次信仰上的神秘經歷後,他離開數學和物理學,專注於沉思和神學與哲學寫作。他是堅定的詹森教派信徒,人文思想大受蒙田影響。宗教論戰之作《致外省人書》(Lettres provinciales)被奉為法文寫作的典範,身後其筆記本被編為《思想錄》。
==
1642年,為了減輕他父親無止盡地、重複地計算稅務的收支負擔,未滿19歲的帕斯卡努力地製造出一台可以運行加減的計算器,稱為帕斯卡計算器。而在巴黎工藝美術博物館和德國德勒斯登的茨溫格博物館,展示著他原創的兩台計算器。雖然這些機械後來成為早期電腦工程的先驅,但在當時並沒有造成很大的商業成功。因為它實在是太過昂貴以致於變得比較像是件玩具,和非常有錢的法國或歐洲人展示地位的象徵。然而帕斯卡在下個十年仍然不斷的精進他的設計,並且總共做了20台這樣的機器。
==
在1654年,在一個熱衷於賭博問題的朋友的影響下,他和費馬通信討論,並因此誕生了數學理論概率論[3]。這個朋友的具體問題是:基於贏得賭局的概率,兩個提前結束遊戲的玩家如何在給定現在賭局的情形下公平的分賭注。期望的概念在這一討論中提出。費馬和帕斯卡完成的分析和概率的工作給萊布尼茨提出無窮小微積分奠定了基礎。1654年後受宗教經歷影響,帕斯卡幾乎放棄了數學工作。
布萊茲·帕斯卡[維基百科]
1654年末一次信仰上的神秘經歷後,他離開數學和物理學,專注於沉思和神學與哲學寫作。他是堅定的詹森教派信徒,人文思想大受蒙田影響。宗教論戰之作《致外省人書》(Lettres provinciales)被奉為法文寫作的典範,身後其筆記本被編為《思想錄》。
==
1642年,為了減輕他父親無止盡地、重複地計算稅務的收支負擔,未滿19歲的帕斯卡努力地製造出一台可以運行加減的計算器,稱為帕斯卡計算器。而在巴黎工藝美術博物館和德國德勒斯登的茨溫格博物館,展示著他原創的兩台計算器。雖然這些機械後來成為早期電腦工程的先驅,但在當時並沒有造成很大的商業成功。因為它實在是太過昂貴以致於變得比較像是件玩具,和非常有錢的法國或歐洲人展示地位的象徵。然而帕斯卡在下個十年仍然不斷的精進他的設計,並且總共做了20台這樣的機器。
==
在1654年,在一個熱衷於賭博問題的朋友的影響下,他和費馬通信討論,並因此誕生了數學理論概率論[3]。這個朋友的具體問題是:基於贏得賭局的概率,兩個提前結束遊戲的玩家如何在給定現在賭局的情形下公平的分賭注。期望的概念在這一討論中提出。費馬和帕斯卡完成的分析和概率的工作給萊布尼茨提出無窮小微積分奠定了基礎。1654年後受宗教經歷影響,帕斯卡幾乎放棄了數學工作。
-
- 文章: 882
-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0:26 pm
Re: 反省閒談
計算工具的複雜化
AI問世正好能解決這類問題
AI普及個人也受益匪淺
與AI對話或發問
提問的技巧很關鍵
而什麼樣程度的問題
與思考深度正相關
因為沒有問對問題
得不到關鍵答案
因為看不見問題
學習不行
研究更是不行
不會游泳的人
總牽拖LP大
ChatGPT開放
不用註冊或登入也能使用
https://chat.openai.com/
AI問世正好能解決這類問題
AI普及個人也受益匪淺
與AI對話或發問
提問的技巧很關鍵
而什麼樣程度的問題
與思考深度正相關
因為沒有問對問題
得不到關鍵答案
因為看不見問題
學習不行
研究更是不行
不會游泳的人
總牽拖LP大
ChatGPT開放
不用註冊或登入也能使用
https://chat.openai.com/
抽象世界「只有看得見的人能看見」,如果以為「我能看見的抽象世界」別人也能看見,就會導致溝通發生重大誤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