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案 狗子佛性
《從容錄》舉:僧問趙州,狗子還有佛性也無?
州云:有。
僧云:既有,為甚麼卻撞入這箇皮袋?
州云:為他知而故犯。
又有僧問:狗子還有佛性也無?
州曰:無。
僧云: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狗子為什麼卻無?
州云:為伊有業識在。
禪宗離一切相對,所以六祖慧能傳法,人來說有,他即說無;人來說是,他即說非。
《入楞伽經》一開首便是大慧菩薩問一百零八句,這一百零八句都是相對法,釋迦不答,
再舉許多相對法,問大慧,為甚麼你不更問這些,
這便是用反詰 來遮撥相對。
如今趙州亦言,說有說無,只是隨機,既然他既說有,又說無,那便亦只是遮撥相對。
前僧問狗子佛性,分明是「明知故犯」;後僧問狗子佛性,亦是「伊有業識在」

佛性無形無相,周遍法界,本自具足,本自清淨。即現絕對,要問它相對狀,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