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為死後沒有身體,這就是大邪見
「汝等亦如是知我如是說法:『今此識往生,不更異耶?』」
時,諸比丘答曰:「不也。」
這經文只是在講「識」並不是一成不變,一直延續下去
「識」的內容一直在變,並不是一成不變
﹋﹋﹋﹋﹋﹋﹋﹋﹋﹋﹋﹋﹋﹋﹋﹋﹋﹋﹋﹋﹋﹋﹋﹋﹋﹋﹋
當人, 當鬼, 當牛羊, 當天人....這些身體 稱為六道輪迴身
連這種問題 也能爭不休
沒有等於末那識。。。大開眼界 寫: 週日 2月 27, 2022 11:57 pm
《深密解脫經》
彼識名阿陀那識。何以故。以彼阿陀那識取此身相應身故。
廣慧。亦名阿梨耶識。何以故。以彼身中住著故。
《解深密經》
此識亦名阿陀那識。何以故。由此識於身隨逐執持故。
亦名阿賴耶識。何以故。由此識於身攝受藏隱同安危義故。
《深密解脫經》雖然將阿陀那識與阿賴耶識 視為同一個
但兩者其實是有差別的
1. 阿陀那識:取此身相應身。於身隨逐執持。
2. 阿賴耶識:於身中住。於身中隱藏著
阿陀那識 執取此「身體」為自己身 ← 這就是末那識的特性
阿賴耶識 則只是 於身中住著
連輪迴的「識」,都不是同ㄧ個「識」大開眼界 寫: 週一 2月 28, 2022 12:02 am
認為死後沒有身體,這就是大邪見
「汝等亦如是知我如是說法:『今此識往生,不更異耶?』」
時,諸比丘答曰:「不也。」
這經文只是在講「識」並不是一成不變,一直延續下去
「識」的內容一直在變,並不是一成不變
﹋﹋﹋﹋﹋﹋﹋﹋﹋﹋﹋﹋﹋﹋﹋﹋﹋﹋﹋﹋﹋﹋﹋﹋﹋﹋﹋
當人, 當鬼, 當牛羊, 當天人....這些身體 稱為六道輪迴身
連這種問題 也能爭不休
輕舟 寫: 週日 2月 27, 2022 9:57 pm 識心達本 解無為法有沒有用第六識?
如果不含,你用什麼識別意內法?
如果含,你怎說不是心的功能?
【識】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術語)梵語,婆哩惹儞Parijñana,心之異名。了別之義也。心對於境而了別,名為識。唯識論一曰:「識謂了別。」同五曰:「識以了境為自性。」大乘義章三曰:「識者乃是神知之別名也。」止觀二曰:「對境覺智,異乎木石名為心,次心籌量,名為意,了了別知名為識。」同四曰:「識是一期心主。」往生禮讚曰:「識揚神飛,觀難成就也。」
自己寫得清清楚楚。二楞子 寫: 週一 2月 28, 2022 12:21 am連輪迴的「識」,都不是同ㄧ個「識」大開眼界 寫: 週一 2月 28, 2022 12:02 am
認為死後沒有身體,這就是大邪見
「汝等亦如是知我如是說法:『今此識往生,不更異耶?』」
時,諸比丘答曰:「不也。」
這經文只是在講「識」並不是一成不變,一直延續下去
「識」的內容一直在變,並不是一成不變
﹋﹋﹋﹋﹋﹋﹋﹋﹋﹋﹋﹋﹋﹋﹋﹋﹋﹋﹋﹋﹋﹋﹋﹋﹋﹋﹋
當人, 當鬼, 當牛羊, 當天人....這些身體 稱為六道輪迴身
連這種問題 也能爭不休
你還在瞎掰「身體」都是同ㄧ個「身體」
佛經那裏有六道輪迴身??
你不是都依經典嗎??在那裏??
不要老是自己打妄想:大開眼界 寫: 週一 2月 28, 2022 7:34 am輕舟 寫: 週日 2月 27, 2022 9:57 pm 識心達本 解無為法有沒有用第六識?
如果不含,你用什麼識別意內法?
如果含,你怎說不是心的功能?
【識】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術語)梵語,婆哩惹儞Parijñana,心之異名。了別之義也。心對於境而了別,名為識。唯識論一曰:「識謂了別。」同五曰:「識以了境為自性。」大乘義章三曰:「識者乃是神知之別名也。」止觀二曰:「對境覺智,異乎木石名為心,次心籌量,名為意,了了別知名為識。」同四曰:「識是一期心主。」往生禮讚曰:「識揚神飛,觀難成就也。」
《入楞伽經》
有八種識。略說有二種。
何等為二。一者了別識。二者分別事識。
大慧。如明鏡中見諸色像。大慧。了別識亦如是。見種種鏡像。
前六識即了別識,如明鏡中見諸色像
譬如眼識,顯現蘋果色像
譬如耳識,顯現歌曲聲像
譬如意識,能在腦海裡顯現昨日聚餐畫面 ← 這就是「意內法塵」
前六識只負責把影像顯現出來,讓你清楚看見 聽見,這稱為「了別」
「你」就是指:分別事識(末那識)
分別事識+了別識,就是所謂的:能取(心) 和所取(色)
亦稱為:名.色
編排一下,大慧!諸識有三種相,謂:真相、業相、轉相。對應:真識、現識、及分別事識。大慧!諸識有三種相,謂:轉相、業相、真相。大慧!略說有三種識,廣說有八相。何等為三?謂真識、現識、及分別事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