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壇經:
「師曰:前念不生即心,後念不滅即佛;成一切相即心,離一切相即佛。(機緣品第七)
我們的真如本性、本體、佛性,也就是楞嚴經上的常住真心、妙真如性、清淨涅槃元清淨體。
是沒有沒有任何形相的。
攝用歸體時,離一切相即回歸本體、佛性。
而從體起用時,能生起一切相即心意識之相用。
《大般若經569卷》
真如不是心意識,真如不離心意識。
攝用歸體,離一切相即佛性、真如。
從體起用,從真如起一切相即心意識。
糟老頭 寫: 週一 2月 26, 2024 4:09 pm 「師曰:前念不生即心,後念不滅即佛;成一切相即心,離一切相即佛。(機緣品第七)
看得懂嗎?看得懂解釋一下。
有位法師 , 在臉書提出上面這個問題
有誰願意說說 [是啥意思?]
是的, 若從文字理解, 可以有很角度不同的說法路過隨想
這個是怎麼解釋都是可以的,只能自由心證了。
還是應該看原來的全文較好,以免斷章取義,越差越離譜。
個人以當時的問答因緣來理解前念不生即心,後念不滅即佛;成一切相即心,離一切相即佛。
換一個角度,就是明心見性,也就是開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