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Gord1989
註冊時間: 週四 10月 24, 2024 8:09 am
-
BillyRit
註冊時間: 週五 10月 11, 2024 12:01 pm
-
akwangho
註冊時間: 週一 10月 07, 2024 8:36 pm
-
sumit
註冊時間: 週四 9月 26, 2024 12:46 pm
-
lacie
註冊時間: 週五 9月 06, 2024 8:53 am
-
大開眼界
- 文章: 1675
- 註冊時間: 週五 12月 31, 2021 6:32 pm
文章
由 大開眼界 »
高報 寫: 週一 4月 18, 2022 11:26 am
你泡在論壇沒20年 也有17 或 18年
拉到一個人道教信徒籃石
我不是泡在論壇浪費時間, 我還有實修可以教
因為這種事沒有經證,所以不講
你們很多人才是真的泡在論壇浪費時間, 完全沒有進步
-
普通人
- 文章: 201
- 註冊時間: 週四 3月 03, 2022 11:02 am
文章
由 普通人 »
永明延壽嘗云:
楞伽經所明三種識,謂真識、現識及分別事識,此中三識於八識中如何分別?
答:真謂本覺,現謂第八,餘七俱名分別事識。雖第七識不緣外塵,緣第八故名分別事
第七識不緣外塵,緣第八
第七識不緣外塵,緣第八
第七識不緣外塵,緣第八
【苦】與【苦受】是兩者不一樣的思維,修行的訣竅在此
-
大開眼界
- 文章: 1675
- 註冊時間: 週五 12月 31, 2021 6:32 pm
文章
由 大開眼界 »
高報 寫: 週一 4月 18, 2022 11:46 am
大開眼界 寫: 週一 4月 18, 2022 11:34 am
末那識總攝諸識,這種道理不是你們所了解的
所以不要因為自己不懂,就亂批評佛經
我的邏輯很簡單 心法總攝色法 是奇怪理論
心法和色法 其實就是指「名色.五陰」
《金剛三昧經》一念心動 五陰俱生。
佛經說,一念心動後 才生出五陰
這說明,不是只有心法和色法而已。其實還有「一念心」
這「一念」能生「心法」和「色法」
這「一念」能生「五陰」
-
大開眼界
- 文章: 1675
- 註冊時間: 週五 12月 31, 2021 6:32 pm
文章
由 大開眼界 »
普通人 寫: 週一 4月 18, 2022 11:54 am
第七識不緣外塵,緣第八
第七識不緣外塵,緣第八
第七識不緣外塵,緣第八
《大乘密嚴經》阿賴耶識變似眾境彌於世間。
《大乘密嚴經》世間所有色。諸天宮殿等。皆是阿賴耶變異
世間一切「色」都是阿賴耶識
因此緣第八識 就等於緣世間一切「色」
-
高報
- 個人觀點不代表誰
- 文章: 1419
- 註冊時間: 週四 2月 17, 2022 10:43 am
文章
由 高報 »
大乘佛教徒會信玄奘 不會去信道教徒大開眼界
《大乘百法明門論》天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http://buddhism.lib.ntu.edu.tw/BDLM/sut ... 1n1614.pdf
一切法者。略有五種。一者心法。二者心所有法。三者色法。四者心不相應行法。五者無為法。...
第一心法略有八種
。一眼識。二耳識。三鼻識。四舌識。五身識。六意識。七末那識。八阿賴耶識....
第三色法。略有十一種。一眼二耳三鼻四舌五身。六色七聲八香九味十觸。十一
法處所攝色
-
普通人
- 文章: 201
- 註冊時間: 週四 3月 03, 2022 11:02 am
文章
由 普通人 »
大開眼界 寫: 週一 4月 18, 2022 12:09 pm
普通人 寫: 週一 4月 18, 2022 11:54 am
第七識不緣外塵,緣第八
第七識不緣外塵,緣第八
第七識不緣外塵,緣第八
《大乘密嚴經》阿賴耶識變似眾境彌於世間。
《大乘密嚴經》世間所有色。諸天宮殿等。皆是阿賴耶變異
世間一切「色」都是阿賴耶識
因此緣第八識 就等於緣世間一切「色」
不要東拉西扯,七識就不是總攝意
===========
《大乘密嚴經》
七識亦如是, 依於阿賴耶,
藏識亦如是, 眾識之所依。
【苦】與【苦受】是兩者不一樣的思維,修行的訣竅在此
-
普通人
- 文章: 201
- 註冊時間: 週四 3月 03, 2022 11:02 am
文章
由 普通人 »
今年上南傳禪修營線上班,有兩個中國那邊道教的道士向泰國尊者求法
有一個人還是兩個道觀的住持
【苦】與【苦受】是兩者不一樣的思維,修行的訣竅在此
-
藍海千尋
- 文章: 5505
- 註冊時間: 週六 3月 20, 2021 9:02 pm
文章
由 藍海千尋 »
心意識與心心所法.....二者心的內涵不同.
同樣說是:心
1.因譯者的關係:名同義不同.致混淆不清.
2.誘盡方便有別:
權大乘言心意識(八識).......法界分
小乘言心不相應與心心所法.....己心分
雞同鳳講..難怪難怪!
五識蘊之行識二蘊....指的也只是己心分.
十二因緣法第二支(行).第三支(識)若只及於己心分.只能稱其為小.(小故.無末那識.阿賴耶識之探究.)
大小之別分明矣!
小者.唯處理己心.阿羅漢道
大者.遍一切處.所謂菩薩道
-
大開眼界
- 文章: 1675
- 註冊時間: 週五 12月 31, 2021 6:32 pm
文章
由 大開眼界 »
大開眼界 寫: 週一 4月 18, 2022 12:09 pm
普通人 寫: 週一 4月 18, 2022 11:54 am
第七識不緣外塵,緣第八
世間一切「色」都是阿賴耶識
因此緣第八識 就等於緣世間一切「色」
你要搞懂的是, 前六識只緣自境, 譬如:
眼識只緣色塵
耳識只緣聲塵
意識只緣法塵
末那識則是緣一切色.聲.香.味.觸.法
這才叫做「遍」,
-
普通人
- 文章: 201
- 註冊時間: 週四 3月 03, 2022 11:02 am
文章
由 普通人 »
大開眼界 寫: 週一 4月 18, 2022 12:52 pm
大開眼界 寫: 週一 4月 18, 2022 12:09 pm
普通人 寫: 週一 4月 18, 2022 11:54 am
第七識不緣外塵,緣第八
世間一切「色」都是阿賴耶識
因此緣第八識 就等於緣世間一切「色」
你要搞懂的是, 前六識只緣自境, 譬如:
眼識只緣色塵
耳識只緣聲塵
意識只緣法塵
末那識則是緣一切色.聲.香.味.觸.法
這才叫做「遍」,
成唯識論就有說七識只緣阿賴耶見相分
你故意裝沒看到嗎?
【苦】與【苦受】是兩者不一樣的思維,修行的訣竅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