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Newest Posts
- Top Active Users
- Newest Users
從靈魂(中陰身)到法身
-
- 文章: 3140
-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5, 2021 10:36 pm
Re: 從靈魂(中陰身)到法身
發揮一切種智的目的在於度化眾生.
眾生無邊誓願度. 法門無量誓願學
所有被授記當來作佛的每位發菩提大願的行者
每位均需面對根器不一.煩惱不一的無邊眾生
他必須學習無量法門
同時.他在付出前.付出當下.會累積無量無邊的智慧
Re: 從靈魂(中陰身)到法身
////
{一切種子識}:諸種子,[依]多種差別之名(所謂名{界}。名{種姓}。名{自性}。名{因}。名{薩迦耶}。名{戲論}。名{阿賴耶}。名{取}名{苦}。名{薩迦耶見所依止處}。名{我慢所依止處}),分群歸類(子集合),的聯集(母集合,可擴充)
-
- 文章: 3140
-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5, 2021 10:36 pm
Re: 從靈魂(中陰身)到法身
和合的名色是一切種子心識所緣的對象
一切種子心識又為名色所緣的對象
彼此交互作用
Re: 從靈魂(中陰身)到法身
於色中識住,攀緣色,喜貪潤澤,生長增廣;於受、想、行中識住,攀緣受、想、行,貪喜潤澤,生長增廣。比丘!識於中,若來、若去、若住、若沒、若生長增廣。若離色、受、想、行、識有若來、若去、若住、若生者,彼但有言數,問已不知,增益生癡,以非境界故。
////
尊者舍利弗與尊者摩訶拘絺羅兩位聖者,在討論「十二緣起」的問題。尊者摩訶拘絺羅說,「彼『名、色』緣『識』生」,「彼『識』緣『名、色』生」。「識」與「名、色」,是相互依存生長的,就像三支蘆草(同於交蘆,三蘆束),需要相互支撐(輾轉相依),才能豎立於空地一樣,缺了哪一支都不行。「名」,就是生命的精神狀態,也就是指 「受、想、行」。如果套用「黑牛與白牛」的經文,我們也可以說,識是一邊,四識住(名色)是一邊,於其中間,貪愛是繫。斷五蘊,就是要從斷貪愛著手。貪愛斷 ,識(種子)不再攀緣色、受、想、行等「四識住」(地界),也就無從生長增廣,在失去貪愛(水界)的滋潤下枯萎。識、名、色,三蘆如果少了一蘆,五蘊就斷了。
-
- 文章: 3140
-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5, 2021 10:36 pm
Re: 從靈魂(中陰身)到法身
識住於其他四蘊成一合相.並執之為我
識源自於無明.常呈染雜狀
Re: 從靈魂(中陰身)到法身
////
《雜阿含經》卷十五、北本《涅槃經》卷三十八述及觀此四食之相︰(1)觀段食猶如曠野中饑餓的父母食其子之肉,(2)觀觸食如被剝皮的牛為無數蟲所齧食,(3)觀思食猶如大火聚,(4)觀識食猶如三百鑽矛。並謂依此而觀身、受、心、法等四念處,是為入道(古仙人道,八正道,五分法身)之方便法。...四食之於眾生,猶如史萊姆進化?!
-
- 文章: 1081
-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0:26 pm
Re: 從靈魂(中陰身)到法身
中陰身與法身在佛教的教義中代表不同層次的存在與意義,前者屬於生命流轉過程中的一個階段,後者則是佛陀證悟的究竟實相。以下是兩者的詳細比較與關聯。
1. 中陰身的定義
(1)中陰身的意義
- 中陰身(bardo):指介於死亡與再生之間的一種中間存在狀態,主要見於《密宗》與《中陰救度法》。
- 「中陰」意指「介於兩個階段之間」:
- 死有中陰:剛死亡後的過渡狀態。
- 法性中陰:面對光明法性或實相的階段。
- 輪迴中陰:接近投胎的階段。
- 「身」:指意識於此期間所依的微細能量體,並非物質性的身體。
(2)中陰身的特徵
- 無實質形體:中陰身非物質身體,而是由微細業力與意識構成,具有某種能動性。
- 易變性:中陰身極為敏感,隨業力的引導而動,受善惡業的影響。
- 短暫性:中陰身的存在通常持續49天(傳統說法),期間若未轉化,則必然進入下一次輪迴。
(3)中陰身的修行意義
- 覺悟契機:在中陰身階段,意識不再受粗重物質身體的限制,有機會認識法性光明或空性本然。
- 被業力驅使:若未能認識光明法性,則容易被業力牽引進入六道輪迴。
2. 法身的定義
(1)法身的意義
- 法身(Dharmakāya):是佛的究竟實相,是無形無相、不生不滅的真如本性。
- 與三身的關係:
- 法身是佛的根本本體,為一切現象的實相基礎。
- 報身與應身則是法身在現象界的顯現。
(2)法身的特徵
- 無相無為:法身超越一切形相與造作,是不可分別的真理之體。
- 常住不變:法身是超越時間、空間的究竟實相,無始無終,遍一切處。
- 一切眾生共有:法身不僅是佛陀所證悟,也是眾生本具的佛性。
(3)法身的修行意義
- 認識自性清淨心:法身即自性清淨心,修行的目的在於破除煩惱與無明,顯現此清淨心。
- 通達無住涅槃:證悟法身意味著徹底悟入空性,解脫輪迴。
3. 中陰身與法身的比較
範疇 | 中陰身 | 法身 |
---|---|---|
性質 | 生死流轉中的過渡狀態 | 超越生死的不生不滅實相 |
存在時間 | 短暫,通常不超過49天 | 永恆,無始無終 |
依據 | 業力與意識的微細身體 | 真如本性,超越一切形相與分別 |
目標 | 抉擇善業或解脫 | 本然清淨,無需造作 |
修行意義 | 覺悟或輪迴的關鍵階段 | 修行究竟的圓滿體現 |
4. 中陰身與法身的關聯
(1)中陰身階段的契機:法性的顯現
- 在中陰身階段(特別是「法性中陰」),眾生有機會直接面對法性光明:
- 法性光明即法身的顯現:此光明是法身的自性流露,是眾生本具的佛性顯現。
- 執著與解脫:若中陰身意識能認識此光明,即可當下解脫,若因無明與恐懼無法認識,則墮入輪迴。
(2)修行中的準備
- 修行者在生前修行時,若熟悉空性、法性與自性清淨心的觀照,就能在中陰身階段迅速認識法性光明,避免被業力牽引。
- 密宗的中陰法教:例如《中陰救度法》中強調,在中陰身階段要引導亡者辨識光明法性,避免投胎輪迴。
(3)究竟解脫的對應
- 中陰身是短暫且易變的,而法身是究竟與圓滿的:
- 若中陰身在法性中陰中證悟法身,則能免於輪迴,直達涅槃。
- 若未證悟,則法身仍是本具的,但被無明所遮,需依未來生修行漸次顯現。
5. 實修啟示
(1)中陰身的修行準備
- 正念現前:透過日常修習正念,熟悉光明法性的觀照。
- 放下執著:學習在死亡與變化中不恐懼、不執著,迎接法性的顯現。
(2)法身的實修目標
- 從理論到體證:透過禪修、觀空性,逐步深入體悟法身的無相與清淨。
- 修行心態:理解法身是本然具足的,不需外求,只需破除遮蓋的無明。
(3)二者的結合
- 當下體悟法身:若能在生前修行中直接體悟法身的無相實相,即可減少對中陰身的恐懼,提升中陰身階段的解脫可能性。
- 生死一如:理解中陰身與法身並非兩種對立的存在,前者是業力作用下的顯現,後者是本然的究竟實相。
6. 結論
- 中陰身與法身分屬不同層次:
- 中陰身是生命流轉中的短暫階段,因業力而生,因法性而解脫。
- 法身是超越生死的根本實相,為眾生本具的佛性。
- 聯繫:中陰身中的法性光明即法身的顯現,修行者應在生前熟悉法性的觀照,於中陰身階段把握契機,證入法身的清淨境界。
-
- 文章: 1081
-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0:26 pm
Re: 從靈魂(中陰身)到法身
法身與一合相是佛教哲學中緊密相關的概念,體現了佛教對實相的終極探討與智慧表達。以下將詳細論述兩者的內涵及其關聯。
1. 法身的定義
(1)法身的基本意涵
- 法身(Sanskrit: Dharmakāya)是佛陀三身之一,表示佛的究竟實相,是無形無相、無限遍滿的真如、實相、法界。
- 「法」指佛教的真理與教法,也指諸法實相。
- 「身」指承載或表現真理的體性。
- 法身是佛陀證悟的究竟境界,超越一切現象與分別心,是一切法的根本。
(2)法身的特徵
- 無相性:法身無形無相,超越時空限制,不可被感官所知。
- 平等性:法身遍一切處,無內外、自他之分,是一切眾生的共性。
- 不生不滅:法身超越生滅流轉,是真實常住的本體。
- 依性起用:雖無相,但法身以應身(肉身化現)與報身(功德顯現)在現象界中利益眾生。
2. 一合相的定義
(1)一合相的基本意涵
- 一合相指諸法(萬有)的最終實相,即萬法的緣起性空和不二性。
- 出自《金剛經》:「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表明一合相的真理不可言說,只能通過直觀智慧(般若)來體證。
- 「一合」強調一切法雖現象多樣,但本質上統一於緣起的真如;「相」則指出現象界的一切表現形式均無自性。
(2)一合相的特徵
- 無分別性:一合相強調諸法的平等無分別,本質上是相互依存且不可分割的整體。
- 空性:一合相的本質是空,因為一切法無自性,唯依緣而起。
- 不執著性:佛陀警示修行者不可執著於一合相的概念,應通過超越分別心來體證。
3. 法身與一合相的關聯
(1)兩者共同的哲學基礎
- 緣起性空:法身與一合相皆以緣起性空為基礎,指出一切現象(諸法)皆因緣所生,無自性。
- 無分別心:法身與一合相都超越對立與分別,強調一切法的統一性與和諧性。
- 真如實相:法身是佛陀證悟的究竟實相,一合相則是諸法真相的表達,兩者皆指向同一真如實相。
(2)修行上的相互體現
法身體現一合相:
- 法身是佛陀所證悟的無相實相,其內涵正是一合相的真理——諸法一體、平等不二。
- 觀察一合相(如《金剛經》中提到的「一合相即非一合相」),可以幫助修行者理解法身的無相本質。
一合相體現法身:
- 一合相的實相本身就是法身的現前,是眾生可依智慧觀照的法身顯現。
- 體悟一合相的空性,便是逐步接近法身。
(3)修行中的重點
- 從現象到實相:
- 修行者從觀察現象界的緣起(諸法因緣所生)入手,進一步體悟現象背後的一合相,最終通達法身的無相境界。
- 破除執著:
- 法身和一合相皆不可執著為某種具體的「相」或概念,否則落入凡夫分別心,無法真正體悟。
4. 禪宗與法身、一合相的實修意涵
(1)禪宗對法身的詮釋
- 禪宗常以直觀方式引導修行者體證法身。例如,六祖慧能提倡「自性即法身」,強調眾生本具的佛性即法身,無需向外求索。
- 「無相禪」即是禪宗的核心修行方法,直指法身的無相本質。
(2)禪宗對一合相的詮釋
- 禪宗經常用語錄打破對「一合相」的概念執著。例如:
- 趙州禪師:「吃茶去!」——表達法身與一合相就在當下的平常心。
- 臨濟禪師:「隨處作主,立處皆真。」——任何情境都是一合相的展現。
5. 總結:法身與一合相的修行啟示
(1)理論層面
- 法身與一合相的關聯表明:
- 法身是諸法的根本實相,一合相則是對此實相的描述。
- 二者都超越概念與語言,需通過實修與智慧觀照來體證。
(2)實修層面
- 觀察諸法緣起:修行者可從觀察因緣法開始,逐步理解一合相的空性。
- 直指自性法身:進一步認識到自性本具的清淨法身,放下對內外對立的執著。
(3)啟示
法身與一合相皆指出現象與本體的統一性,提醒修行者放下二元對立,回歸當下,直證無住的真如實相。
-
- 文章: 1081
-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0:26 pm
Re: 從靈魂(中陰身)到法身
從靈魂(中陰身)修到法身,可以理解為從受業力牽引的有情狀態轉化為證悟真如實相的究竟解脫。這是一個從迷失到覺悟的過程,涉及對生死輪迴的超越,直至體證佛性與法身的圓滿修行。以下將具體分析這一過程及其意涵。
1. 中陰身與靈魂的定位
(1)靈魂與中陰身的類比
- 靈魂的概念:
- 在世俗文化中,靈魂被認為是獨立於肉身的某種精神或意識體,在死亡後延續存在。
- 佛教並不承認「靈魂」的永恆不變性,但承認有「識」隨業力而流轉,即「中陰身」的概念。
- 中陰身的性質:
- 是六識(眼、耳、鼻、舌、身、意)的延續,以第八識阿賴耶識為主體,由業力與無明驅動。
- 僅存在於死亡與再生之間的短暫過渡狀態,非固定不變的「靈魂」。
(2)中陰身的困境
- 中陰身因業力顯現,不自主,受過去行為的影響。
- 雖有機會面對法性光明,但多因無明與恐懼無法認識,最終被業力牽引至下一生。
2. 法身的定位
- 法身(Dharmakāya):
- 是佛陀的究竟實相,是無形無相、不生不滅的真如本性。
- 不受生死束縛,為涅槃境界的體現。
- 眾生本具,但因無明遮蔽而未能顯現。
3. 從中陰身到法身的轉變原理
(1)根本障礙:無明與執著
- 中陰身(或靈魂)之所以流轉於生死,是因無明遮蔽了自性清淨心,未能認識真如法性。
- 兩種障礙:
- 煩惱障:執著於自身利益與情感束縛,無法超越苦樂分別。
- 所知障:對實相的誤解,導致不能直接體悟空性與緣起法。
(2)修行的關鍵
- 認識法性光明:法性光明是法身的顯現,在死亡或中陰階段可能短暫現前。
- 修行準備:若在生前修習止觀、正念,熟悉空性與自性清淨心的體悟,中陰時期更容易認識法性。
(3)生前修行與中陰解脫
- 修習覺照智慧(般若):生前修習般若智慧,認識一切法的空性與緣起,即為法身的準備。
- 對治無明與業力:修行幫助減少執著與恐懼,避免中陰身被業力牽引。
- 密宗修法:《中陰救度法》中指導修行者如何引導亡者認識法性光明,直接契入法身。
4. 修行過程的四個階段
(1)現前修行:認識自性清淨心
- 修止觀:通過禪定穩定心念,逐步深入觀察一切法的無常、無我與空性。
- 破除分別心:不執著善惡對立與外境表象,培養般若智慧,直接觀照自性。
- 培養菩提心:以利他為修行動力,淨化煩惱障與所知障。
(2)臨終關鍵:準備面對中陰
- 臨終時,修行者應保持清淨心念,認識即將現前的法性光明。
- 密宗提倡在臨終前由導師或修行同伴引導亡者,喚醒其對法性的覺照。
(3)中陰修行:面對法性光明
- 法性中陰:死亡後,意識有機會直面法性光明。此時若能認識光明即自性佛性,則可當下解脫,證入法身。
- 防止迷失:若因無明而恐懼光明,則意識會逐漸陷入業力牽引,進入輪迴。
(4)究竟目標:體證法身
- 修行最終目的是完全消除煩惱障與所知障,證入自性清淨心的圓滿顯現,達到法身的境界。
5. 從中陰身到法身的關聯與超越
(1)中陰身是法身的短暫顯現
- 中陰身雖是業力流轉的產物,但其間的法性光明正是法身的展現。
- 修行的目的是在中陰身階段,認識這種光明即是自己的本性,從而超越輪迴。
(2)從依業力到依自性
- 中陰身受業力牽引,而法身是不依任何因緣的清淨真如。
- 修行的過程是從業力支配的識(中陰身)轉化為無執著的智慧(法身)。
6. 修行啟示
(1)日常修行的重要性
- 修止觀:在日常中培養禪定與觀智慧,使心性穩定並熟悉空性觀。
- 放下執著:學會放下對自我、名利、苦樂的執著,培養清淨心。
- 密法準備:若修持密宗法門,應熟悉中陰修行方法,幫助臨終後的意識引導。
(2)超越生死的契機
- 生死輪迴不是不可避免的,認識法性光明便是超越的契機。
- 法身即眾生本具的佛性,唯有通過修行破除無明,才能使其顯現。
7. 結語
- 中陰身到法身的修行,是從業力與無明的束縛,逐漸認識自性佛性,最終證入無相法身的過程。
- 生死流轉的過程本是法身的顯現,修行者的任務是超越對輪迴表象的執著,回歸本然清淨的真如實相。
中陰身是否具備體、相、用?
在佛教的理論中,中陰身作為死亡與再生之間的過渡狀態,其存在是依於業力和識的運作,因此可以在某種程度上談及其「體相用」,但其性質是無常、非實有的,並非如法身那樣的究竟不變。
以下從體、相、用的角度探討中陰身的特徵:
1. 體:中陰身的本質(依業而生)
依於業力:
- 中陰身(antarābhava,譯為中有)是由第八識(阿賴耶識)所引導的識體,其「體」依於過去的善惡業力。
- 它的存在並非實有,而是因緣和合之暫時現象,屬於虛妄的有情。
無自性:
- 雖然中陰身有其存在的功能,但它的本質是無自性,與生死輪迴的流轉相連。
近似描述:
- 中陰身的體可以視為「業力流轉的識」,是因緣的產物,非永恆不變。
2. 相:中陰身的顯現(識的功能表現)
形相特徵:
- 《中陰救度密法》中提到,中陰身可能會顯現與業感相應的形相,這些形相是識變現的結果,而非物質實體。
- 《俱舍論》描述,中陰身具有「色法」,但其色法微細,為六根不全之存在,且無實質肉身。
業相顯現:
- 中陰身在經歷中陰階段時,所見到的景象(如光明、怖畏相)皆是其心識的表現,為過去業力所感。
無常與變異:
- 中陰身的形相不固定,隨其識的變化而流轉,直到投生為止。
3. 用:中陰身的作用(業與識的延續)
尋求下一生的業果:
- 中陰身的主要作用是「承載業力」,尋找與自己業感相應的下一生父母,完成投生的過程。
感受業報:
- 在中陰期間,中陰身經歷恐懼、痛苦或喜樂,這些感受反映其過去業力的強弱。
面對法性光明:
- 據密教和《中陰救度法》的描述,中陰身有機會面對法性光明。若能認識此光明為自性清淨心,便可即刻解脫。
4. 中陰身與法身的對比
特徵 | 中陰身 | 法身 |
---|---|---|
體 | 業力所感,無自性 | 自性清淨,無生無滅 |
相 | 隨業力現形,微細色法,變化不定 | 無相之相,圓滿具足 |
用 | 流轉生死,尋求再生 | 利益眾生,法界無礙 |
5. 啟示與修行意義
認識中陰身的虛妄:
- 中陰身雖具體相用,但其本質是無常與依業力而起的,不是究竟的真實存在。修行者應以正見認識其幻相,避免執著。
轉化中陰身的契機:
- 在中陰階段,若能通過修行認識法性光明,則中陰身不再受業力束縛,轉而契入法身的境界。
修行的準備:
- 在生時的止觀修持、對空性與自性的體證,能幫助修行者在中陰中識別法性光明,從而超越輪迴。
結論
中陰身在佛教中雖具有體、相、用的層次表現,但這些層次都是依業力和無明所顯現的虛妄法,屬於生死流轉中的現象界。修行的目標是超越對中陰身的執著,認識其本質的無常與虛妄,進而轉化識性,契入法身的清淨境界。
-
- 文章: 1081
-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0:26 pm
Re: 從靈魂(中陰身)到法身
關於法身的領域,修行是頓修還是漸次,要看修行者的根器、所處的修行次第,以及對法身的認識與體證。從不同佛教傳統和理論的角度來看,頓修與漸修的關係並非對立,而是彼此輔助,共同指向證悟法身的目標。
1. 頓修的觀點
頓修強調修行的即刻覺悟,主張法身的體證不需要經過漫長的累積與階段,而是直接認識自性清淨心,見性成佛。
(1)法身即是當下本然
- 理論基礎:
- 法身是無相無為的真如,眾生本具,不需外求。
- 修行的重點不是去「創造」法身,而是認識和顯現這個本來具足的清淨性。
- 經典依據:
- 《六祖壇經》中六祖惠能說:「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 頓悟的核心思想是「放下即是」,在一念之間超越對自我的執著,契入真如法身。
(2)修行方式
- 以般若智慧觀空性:頓修以智慧為導,引導修行者直接洞見法身的實相。
- 禪宗的「直指人心」:
- 不依外境、不執著教相,只求當下明心見性,證入法身。
- 比如,六祖以「不思善,不思惡,正念現前,本來面目即顯現」指向頓悟。
(3)頓修的特點
- 根器要求高:頓修適合具有敏銳智慧和深厚因緣的修行者,能迅速破除對生滅現象的執著。
- 直接契入法身:頓修者認為,法身即是真如本性,悟後一切自然圓融,無需逐步淨化。
2. 漸修的觀點
漸修主張修行是漸次的,強調通過一個個階段的修持,逐步淨化煩惱、破除障礙,最終證悟法身。
(1)法身的圓滿顯現需要條件
- 理論基礎:
- 雖然法身是眾生本具,但因無明與煩惱遮蔽,眾生不能即刻認識它。
- 需要通過不斷的修行,消除業力與無明,使自性清淨心逐步顯現。
- 經典依據:
- 《瑜伽師地論》中提到修行的次第:止觀、禪定、般若智慧,漸次進入實相。
- 菩薩道中的「六度」與「十地」都是漸修的過程。
(2)修行方式
- 戒定慧的次第:修行從持戒開始,通過禪定的穩固與智慧的開發,逐步深入法身的實相。
- 淨化煩惱與業力:
- 煩惱障與所知障是眾生無法認識法身的主要障礙。
- 漸修通過反覆的修持,逐步減少障礙,直至圓滿。
(3)漸修的特點
- 適合一般眾生:漸修適合心性未完全成熟的修行者,通過有條不紊的努力,穩步提升。
- 注重積累與習氣對治:即使見性後,習氣未除,仍需以漸修穩固證悟,達到究竟清淨。
3. 頓修與漸修的關係
在實際修行中,頓修與漸修並非截然對立,兩者可以相輔相成。
(1)頓悟後起修
- 頓修者可能一念之間見性,見到法身的實相,但這只是「悟得法身」,未必「證得法身」。
- 因此,仍需通過漸修來淨化習氣,完成法身的圓滿顯現。
- 禪宗中有「頓悟漸修」的思想:悟後事事磨練,悟前的漸修同樣不可少。
(2)漸修中悟入
- 漸修者在修行的過程中,積累福德智慧因緣,培養正見與覺照能力,最終可能在某一刻頓然悟入。
- 漸修的目的是為頓悟做準備,一旦契入法身,則修行進入更高層次。
(3)教法與根器的差異
- 教法差異:
- 禪宗偏向頓修,強調一念悟入。
- 密宗、律宗、淨土宗等多採取漸修,注重階段性的修行。
- 根器差異:
- 頓修適合利根人,漸修適合一般眾生。
- 雖然理論上人人本具法身,但大多數眾生需經過漸修的積累,才能契入。
4. 關於法身修行的啟示
(1)法身是本具的,但需要努力顯現
- 法身是真如本性,眾生本具,不增不減;但因無明障覆,需經過修行才能顯現。
(2)修行方法的選擇因人而異
- 利根人可以直接透過頓修見性,漸次淨化習氣。
- 中下根器的人可以通過漸修穩步進步,最終在合適的時機頓然契入法身。
(3)修行不應執著形式
- 頓修與漸修都是手段,目標是認識並顯現法身。
- 修行者應隨順根器與因緣,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並保持精進與正念。
5. 結論
在法身的領域,頓修與漸修的本質是一致的——即通向自性清淨心的體證。法身雖是本具,但因眾生根器與障礙的不同,其顯現的方式有頓有漸。對大多數人而言,漸修與頓修的結合是最穩妥的方式:通過漸修累積因緣,並在合適的時機頓悟法身的實相,最終達到究竟圓滿的解脫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