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意思
發表於 : 週二 10月 29, 2024 8:58 pm
凡夫即佛,佛即凡夫
淨土即此方,此方即淨土
生死即涅槃,煩惱即菩提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明明是不同的事,為何說(即)
這個(即)是什麼意思?
淨土即此方,此方即淨土
生死即涅槃,煩惱即菩提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明明是不同的事,為何說(即)
這個(即)是什麼意思?
Markdown enable
https://bodhicitta2.freeddns.org/newforum/
https://bodhicitta2.freeddns.org/newforum/viewtopic.php?t=62708
軟體之美 寫: 週三 10月 30, 2024 2:32 pm 害死人
一字多義
https://dict.revised.moe.edu.tw/dictVie ... owerMode=0
即 [卩部-5畫-共7畫]
注 音 ㄐㄧˊ
釋 義
動
近、靠近、投向。如:「若即若離」、「可望不可即」。《論語.子張》:「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
到、登上。如:「即位」。
是、便是。《史記.卷六三.老子韓非傳》:「儋即老子。」
形
當下。《後漢書.卷五一.陳禪傳》:「夷賊素聞其聲,即時降服。」
副
便、就。如:「憑票即付」、「招之即來,揮之即去。」《史記.卷一○九.李將軍傳》:「度不中不發,發即應弦而倒。」
立刻。如:「立即出發」。《左傳.隱公四年》:「此二人者,實弒寡君,敢即圖之。」
就是。《左傳.襄公八年》:「非其父兄,即其子弟。」
連
若、假使。如:「即使」。《呂氏春秋.慎行覽.疑似論》:「置鼓其上,遠近相聞,即戎寇至傳鼓相告。」
在華語字典同一字因不同詞就有不同義,而佛經文也可能因不同年代,或不同翻譯者也可能同一義,而換用不同字。所以有法師就認為解佛經文,須有一字多義的準備,才有機會相應願解如來真實義。我看過註解法師認為[即]指如新棉和舊絮,再重彈深入混合[蘊即]成中古棉被,搭配合適的[體相用]。糟老頭 寫: 週二 10月 29, 2024 8:58 pm 凡夫即佛,佛即凡夫
淨土即此方,此方即淨土
生死即涅槃,煩惱即菩提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明明是不同的事,為何說(即)
這個(即)是什麼意思?
糟老頭 寫: 週二 10月 29, 2024 8:58 pm 凡夫即佛,佛即凡夫
淨土即此方,此方即淨土
生死即涅槃,煩惱即菩提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明明是不同的事,為何說(即)
這個(即)是什麼意思?
讚
讚蔡葉 寫: 週三 10月 30, 2024 8:46 pm 在華語字典同一字因不同詞就有不同義,而佛經文也可能因不同年代,或不同翻譯者也可能同一義,而換用不同字。所以有法師就認為解佛經文,須有一字多義的準備,才有機會相應願解如來真實義。我看過註解法師認為[即]指如新棉和舊絮,再重彈深入混合[蘊即]成中古棉被,搭配合適的[體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