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6 頁)

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發表於 : 週日 2月 27, 2022 10:24 pm
糟老頭
<t>不識本心,學法無益<br/>
這句話很簡單,大家都看得懂,但弘忍大師的原意是什麼?可能是眾生隨類各得解了<br/>
坐看成嶺側看成峰,解讀不同或許只是角度不同,不用落在是非對錯的分別,只是心得報告而己<br/>
若依表面文字解釋,會有點奇怪,這世上有生下來就[識自本心,見自本性]的人嗎?<br/>
若學法無益,那世尊49年說法要說給誰聽,結集龐大經典又要留給誰看?<br/>
也與弘忍大師評斷神秀大師的偈語相違<br/>
弘忍大師說神秀大師的偈未見本性,但又教導弟子們依此偈修得大利益,不墮惡道<br/>
得大利益,不墮惡道,這就是學法的好處,怎會說無益呢?<br/>
這句話是在五祖三更傳法,六祖呈悟道偈後所說,說法對象是明心見性悟道之人<br/>
可見,[學法無益]是在講,成就佛道,解脫生死輪迴這件事</t>

Re: 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發表於 : 週日 2月 27, 2022 10:25 pm
糟老頭
<t>因為聖凡分界線,就在證得不退轉位,明心見性見道位,從此一往直前不再盲修瞎練,成佛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了<br/>
若未能[明心見性],無法掌据正確的修行方向,就可能隨緣進進退退,在六道浮沉不定,故說無益<br/>
那什麼是[識自本心,見自本性],這只有明心見性的人,才能知道,見性的人講給我們聽,也是鴨子聽雷,不夠我們也似乎可以從文字上約略揣摩一些<br/>
就拿六祖前後兩句受法時所呈的悟道偈來看,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能生萬法<br/>
自性本自清淨是講本体,自性能生萬法是講作用,作用當然離不開本体,就像水遇風生波,而波就水,並非他物,以此可知[心]就展現在作用上<br/>
從這樣理解,我們就有修行的下手處了<br/>
當我們的六根接觸六塵,引起身心反應,這正是我們用功下手之處<br/>
有一回舍利弗向世尊稟報入禪的經驗,世尊說這是入了上座禪,並教導弟子們,入上座禪的方法,就是當眼睛看到可喜可愛的東西時,而心生貪念;或看到討厭不順眼的東西時,心生厭惡,就要及時知道,並迅速用有效的方法對治,如救頭燃;耳鼻舌身意,聲香味觸法亦復如是</t>

Re: 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發表於 : 週日 2月 27, 2022 10:38 pm
糟老頭
<t>[不識本心,學法無益]這句話<br/>
若用[四聖諦]來理解<br/>
就是不知道問題所在,再怎麼修都是徒勞無功<br/>
<br/>
大家學佛為了[離苦得樂],總要先知道[苦]是怎麼發展出來的<br/>
先知道病因(集),才能對症下藥<br/>
病因是什麼?經云:欲為苦本<br/>
欲就是貪愛,其反面就是瞋恚<br/>
要消[滅]這個苦因,當然要有方法[道]<br/>
八正道就是世尊教導的方法<br/>
八正道,亦可簡化為戒定三學<br/>
所以,[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可說是大小乘修學共同的目標</t>

Re: 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發表於 : 週日 2月 27, 2022 11:10 pm
訪客
<r><CODE><s>[code]</s><e>[/code]</e></CODE><QUOTE author="糟老頭" post_id="68519" time="1645972682" user_id="6760"><s>[quote=糟老頭 post_id=68519 time=1645972682 user_id=6760]</s>
[不識本心,學法無益]這句話<br/>
若用[四聖諦]來理解<br/>
就是不知道問題所在,再怎麼修都是徒勞無功<br/>
<br/>
大家學佛為了[離苦得樂],總要先知道[苦]是怎麼發展出來的<br/>
先知道病因(集),才能對症下藥<br/>
病因是什麼?經云:欲為苦本<br/>
欲就是貪愛,其反面就是瞋恚<br/>
<SIZE size="200"><s>[size=200]</s>要消[滅]這個苦因,當然要有方法[道]<e>[/size]</e></SIZE><br/>
八正道就是世尊教導的方法<br/>
八正道,亦可簡化為戒定三學<br/>
所以,[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可說是大小乘共通法門
<e>[/quote]</e></QUOTE>
滅了苦因就能見道了</r>

Re: 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發表於 : 週一 2月 28, 2022 9:20 am
恆不住
<t>原來乳酪、酥油乃至醍醐都是牛奶做的。<br/>
要得醍醐就是從牛奶提煉。<br/>
這就是識得本心。</t>

Re: 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發表於 : 週一 2月 28, 2022 9:42 am
訪客
<r><QUOTE author="恆不住" post_id="68588" time="1646011252" user_id="54087"><s>[quote=恆不住 post_id=68588 time=1646011252 user_id=54087]</s>
原來乳酪、酥油乃至醍醐都是牛奶做的。<br/>
<SIZE size="200"><s>[size=200]</s>要得醍醐就是從牛奶提煉。<e>[/size]</e></SIZE><br/>
這就是識得本心。
<e>[/quote]</e></QUOTE>
所為何來?</r>

Re: 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發表於 : 週一 2月 28, 2022 9:46 am
恆不住
<r><QUOTE author="訪客" post_id="68592" time="1646012577"><s>[quote=訪客 post_id=68592 time=1646012577]</s>
<QUOTE author="恆不住" post_id="68588" time="1646011252" user_id="54087"><s>[quote=恆不住 post_id=68588 time=1646011252 user_id=54087]</s>
原來乳酪、酥油乃至醍醐都是牛奶做的。<br/>
<SIZE size="200"><s>[size=200]</s>要得醍醐就是從牛奶提煉。<e>[/size]</e></SIZE><br/>
這就是識得本心。
<e>[/quote]</e></QUOTE>
所為何來?
<e>[/quote]</e></QUOTE>
經云:<br/>
<COLOR color="#800000"><s>[color=#800000]</s><br/>
即心即佛<br/>
是心作佛<e>[/color]</e></COLOR></r>

Re: 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發表於 : 週一 2月 28, 2022 10:16 am
訪客
<r><QUOTE author="恆不住" post_id="68594" time="1646012807" user_id="54087"><s>[quote=恆不住 post_id=68594 time=1646012807 user_id=54087]</s>
<QUOTE author="訪客" post_id="68592" time="1646012577"><s>[quote=訪客 post_id=68592 time=1646012577]</s>
<QUOTE author="恆不住" post_id="68588" time="1646011252" user_id="54087"><s>[quote=恆不住 post_id=68588 time=1646011252 user_id=54087]</s>
原來乳酪、酥油乃至醍醐都是牛奶做的。<br/>
<SIZE size="200"><s>[size=200]</s>要得醍醐就是從牛奶提煉。<e>[/size]</e></SIZE><br/>
這就是識得本心。
<e>[/quote]</e></QUOTE>
所為何來?
<e>[/quote]</e></QUOTE>
經云:<br/>
<COLOR color="#800000"><s>[color=#800000]</s><br/>
即心即佛<br/>
是心作佛<e>[/color]</e></COLOR>
<e>[/quote]</e></QUOTE>
粗心大意<br/>
奶酪不分</r>

Re: 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發表於 : 週一 2月 28, 2022 11:22 am
訪客
<r><QUOTE author="糟老頭" post_id="68512" time="1645971899" user_id="6760"><s>[quote=糟老頭 post_id=68512 time=1645971899 user_id=6760]</s>
不識本心,學法無益<br/>
這句話很簡單,大家都看得懂,但弘忍大師的原意是什麼?可能是眾生隨類各得解了<br/>
坐看成嶺側看成峰,解讀不同或許只是角度不同,不用落在是非對錯的分別,只是心得報告而己<br/>
若依表面文字解釋,會有點奇怪,這世上有生下來就[識自本心,見自本性]的人嗎?<br/>
若學法無益,那世尊49年說法要說給誰聽,結集龐大經典又要留給誰看?<br/>
也與弘忍大師評斷神秀大師的偈語相違<br/>
弘忍大師說神秀大師的偈未見本性,但又教導弟子們依此偈修得大利益,不墮惡道<br/>
得大利益,不墮惡道,這就是學法的好處,怎會說無益呢?<br/>
這句話是在五祖三更傳法,六祖呈悟道偈後所說,說法對象是明心見性悟道之人<br/>
可見,[學法無益]是在講,成就佛道,解脫生死輪迴這件事
<e>[/quote]</e></QUOTE>
舉個例子説<br/>
有個人家住在香港<br/>
本來出發要到北京<br/>
邊走邊遊山玩水<br/>
最後就乾脆在上海玩了起來<br/>
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br/>
只有聽天由命的份</r>

Re: 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發表於 : 週一 2月 28, 2022 7:08 pm
訪客
<r><QUOTE><s>[quote]</s>
舉個例子説<br/>
有個人家住在香港<br/>
本來出發要到北京<br/>
邊走邊遊山玩水<br/>
最後就乾脆在上海玩了起來<br/>
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br/>
只有聽天由命的份
<e>[/quote]</e></QUOTE>
比喻的好</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