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頁 (共 230 頁)

Re: 莫讓玄奘大師法相宗失傳

發表於 : 週四 1月 13, 2022 9:31 pm
河中雨
<r><QUOTE author="次草" post_id="61480" time="1642076846" user_id="39211"><s>[quote=次草 post_id=61480 time=1642076846 user_id=39211]</s>
<QUOTE author="河中雨" post_id="61478" time="1642074320" user_id="40692"><s>[quote=河中雨 post_id=61478 time=1642074320 user_id=40692]</s>
<QUOTE author="勿忘初心" post_id="61477" time="1642071442" user_id="23770"><s>[quote=勿忘初心 post_id=61477 time=1642071442 user_id=23770]</s>
還是感覺太虛大師拘泥古人論師古拙陳腐之見,若能以當今創世紀之科學知識來做檢驗..........<br/>
=======<br/>
<br/>
嘖嘖 ! 心中湧出某一感想......<br/>
<br/>
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 !!<br/>
對您不知哪來的勇氣及自信,實著深感敬佩。
<e>[/quote]</e></QUOTE>
<E>:lol:</E> 敢就可以了,不慚不愧可衝世界第一<br/>
<br/>
識性本空,不知道他要創新什麼?古人云:汝意不可信,莫要信汝意 他卻很相信自己的腦筋
<e>[/quote]</e></QUOTE>
他討論有多注意一些細節<br/>
您不覺得嗎
<e>[/quote]</e></QUOTE>
有稍微收斂點,但 基本上沒什麼變,古人在時空上當時文學本就古樸,說古人陳腐是欺負古人嗎?哈哈 說這點我又想笑了<br/>
沒有這些大德留下珍貴的資料,至少在學習上也該觀當時資訊交流有多麼不便,現代資訊發達也還是得感謝前人辛苦收集來供後人方便,站著說話不喊腰疼,自我膨脹以為學者,若不是前人種樹哪還由得他吹毛求疵</r>

Re: 莫讓玄奘大師法相宗失傳

發表於 : 週四 1月 13, 2022 9:34 pm
妙吉祥如意
<r><QUOTE author="河中雨" post_id="61485" time="1642080691" user_id="40692"><s>[quote=河中雨 post_id=61485 time=1642080691 user_id=40692]</s>
<QUOTE author="次草" post_id="61480" time="1642076846" user_id="39211"><s>[quote=次草 post_id=61480 time=1642076846 user_id=39211]</s>
<QUOTE author="河中雨" post_id="61478" time="1642074320" user_id="40692"><s>[quote=河中雨 post_id=61478 time=1642074320 user_id=40692]</s>
<QUOTE author="勿忘初心" post_id="61477" time="1642071442" user_id="23770"><s>[quote=勿忘初心 post_id=61477 time=1642071442 user_id=23770]</s>
還是感覺太虛大師拘泥古人論師古拙陳腐之見,若能以當今創世紀之科學知識來做檢驗..........<br/>
=======<br/>
<br/>
嘖嘖 ! 心中湧出某一感想......<br/>
<br/>
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 !!<br/>
對您不知哪來的勇氣及自信,實著深感敬佩。
<e>[/quote]</e></QUOTE>
<E>:lol:</E> 敢就可以了,不慚不愧可衝世界第一<br/>
<br/>
識性本空,不知道他要創新什麼?古人云:汝意不可信,莫要信汝意 他卻很相信自己的腦筋
<e>[/quote]</e></QUOTE>
他討論有多注意一些細節<br/>
您不覺得嗎
<e>[/quote]</e></QUOTE>
有稍微收斂點,但 基本上沒什麼變,古人在時空上當時文學本就古樸,說古人陳腐是欺負古人嗎?哈哈 說這點我又想笑了<br/>
沒有這些大德留下珍貴的資料,至少在學習上也該觀當時資訊交流有多麼不便,現代資訊發達也還是得感謝前人辛苦收集來供後人方便,站著說話不喊腰疼,自我膨脹以為學者,若不是前人種樹哪還由得他吹毛求疵
<e>[/quote]</e></QUOTE>
呵呵,我說論法觀念古版僵化陳腐,你看到的是文學???<br/>
論法,求的是真理真相,只有法義辨正的誠信,沒有什麼敬不敬的問題,更沒有要膨脹甚麼,您可別(想)遠了。是幡動!?是河中雨心動!?<br/>
.</r>

Re: 莫讓玄奘大師法相宗失傳

發表於 : 週四 1月 13, 2022 9:45 pm
cyc320
<t>「現代資訊發達也還是得感謝前人辛苦收集來供後人方便,站著說話不喊腰疼,自我膨脹以為學者,若不是前人種樹哪還由得他吹毛求疵」 贊同!</t>

Re: 莫讓玄奘大師法相宗失傳

發表於 : 週四 1月 13, 2022 10:10 pm
妙吉祥如意
<r><B><s>[b]</s>所謂佛法與科學,要怎麼相輔相成,融會貫通!?<e>[/b]</e></B><br/>
隨便舉個看法,例如:<br/>
首愣嚴經內容出現(有頂色邊際),那麼以現代的微觀物理科學,就知道,這是在講物理時空與超物理時空的臨界點。那麼在這個有漏法界進入無漏界(臨界點),從現代科學新知發現有(量子)存在,而佛教解深密經又怎麼說,(最初一切種子)。那麼,當我們研讀解深密經,就可參考(一切種子)與物理科學對(量子)的介紹。<br/>
量子,有波粒兩相(波,即是佛教講的空,粒,即佛教是講的色)。<br/>
於是,心經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可以確定這是開示(一切種子阿陀那識)的境界,而此境界也就是解深密經開示的菩薩修習法住智(般若波羅蜜多)所依止的境界……<br/>
於是,佛法與科學知識就連上線了,於是,我們雖然沒有大乘菩薩摩訶薩之證量,可是,根據現代微觀物理科學知識,我們多少也可以知道菩薩摩訶薩的現行境界,以此知見來註解佛經,肯定會比幾百年前的論師還清楚一些,不是嗎!?<br/>
要知道上面講的例子,在佛法上的境界(阿陀那識),可是比探究阿賴耶識的境界還深入呢,那麼,讀到阿含經開示:<br/>
世尊曰:(……識有故名色有,識緣故有名色有。我作是思惟時,齊識而還不能過彼,)是不是就可以有聽有懂一些些!?<EMOJI seq="1f601" tseq="1f601">😁</EMOJI><br/>
<br/>
.</r>

Re: 莫讓玄奘大師法相宗失傳

發表於 : 週四 1月 13, 2022 10:18 pm
次草
<r><QUOTE author="妙吉祥如意" post_id="61491" time="1642083044" user_id="57"><s>[quote=妙吉祥如意 post_id=61491 time=1642083044 user_id=57]</s>
所謂佛法與科學,要怎麼相輔相成,融會貫通!?<br/>
例如:<br/>
首愣嚴經內容出現(有頂色邊際),那麼以現代的微觀物理科學,就知道,這是在講物理時空與超物理時空的臨界點。那麼在這個境界(臨界點),從現代科學新知發現(量子),而佛教解深密經又怎麼說,(最初一切種子)。那麼,當我們研讀解深密經,就可參考(一切種子)與物理科學對(量子)的介紹。<br/>
量子,有波粒兩相(波,即是佛教講的空,粒,即佛教是講的色)。<br/>
於是,心經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可以確定這是開示(一切種子阿陀那識)的境界,而此境界也就是解深密經開示的菩薩修習法住智(般若波羅蜜多)所依止的境界……<br/>
於是,佛法與科學知識就連上線了,不是嗎!?<br/>
<br/>
.
<e>[/quote]</e></QUOTE>
照這樣說<br/>
科學能有效幫助人類遠離貪嗔痴嗎<br/>
靠科學知識成佛豈不更快<br/>
要有實績才是<br/>
否則就不科學了</r>

Re: 莫讓玄奘大師法相宗失傳

發表於 : 週四 1月 13, 2022 10:23 pm
河中雨
<t>呵呵 老楊 <br/>
你就繼續妄想吧!<br/>
<br/>
強加自我觀念對於解脫沒什麼好處<br/>
善了別諸法相 其目的就是了解本質是空性 沒什麼可以鑽牛角尖的</t>

Re: 莫讓玄奘大師法相宗失傳

發表於 : 週四 1月 13, 2022 10:28 pm
次草
<r><QUOTE author="河中雨" post_id="61495" time="1642083808" user_id="40692"><s>[quote=河中雨 post_id=61495 time=1642083808 user_id=40692]</s>
呵呵 老楊 <br/>
你就繼續妄想吧!<br/>
<br/>
強加自我觀念對於解脫沒什麼好處<br/>
善了別諸法相 其目的就是了解本質是空性 沒什麼可以鑽牛角尖的
<e>[/quote]</e></QUOTE>
他喜歡的<br/>
應該立個清楚的主題給他研究<br/>
搞不好主題定了<br/>
他就覺得沒趣了</r>

Re: 莫讓玄奘大師法相宗失傳

發表於 : 週四 1月 13, 2022 10:39 pm
妙吉祥如意
<r><QUOTE author="次草" post_id="61493" time="1642083507" user_id="39211"><s>[quote=次草 post_id=61493 time=1642083507 user_id=39211]</s>
<QUOTE author="妙吉祥如意" post_id="61491" time="1642083044" user_id="57"><s>[quote=妙吉祥如意 post_id=61491 time=1642083044 user_id=57]</s>
所謂佛法與科學,要怎麼相輔相成,融會貫通!?<br/>
例如:<br/>
首愣嚴經內容出現(有頂色邊際),那麼以現代的微觀物理科學,就知道,這是在講物理時空與超物理時空的臨界點。那麼在這個境界(臨界點),從現代科學新知發現(量子),而佛教解深密經又怎麼說,(最初一切種子)。那麼,當我們研讀解深密經,就可參考(一切種子)與物理科學對(量子)的介紹。<br/>
量子,有波粒兩相(波,即是佛教講的空,粒,即佛教是講的色)。<br/>
於是,心經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可以確定這是開示(一切種子阿陀那識)的境界,而此境界也就是解深密經開示的菩薩修習法住智(般若波羅蜜多)所依止的境界……<br/>
於是,佛法與科學知識就連上線了,不是嗎!?<br/>
<br/>
.
<e>[/quote]</e></QUOTE>
照這樣說<br/>
科你學能有效幫助人類遠離貪嗔痴嗎<br/>
靠科學知識成佛豈不更快<br/>
要有實績才是<br/>
否則就不科學了
<e>[/quote]</e></QUOTE>
你是在談個人修行,那就要從自己心性上去做功夫。<br/>
我這是在講佛法的理論,就像成唯識論,或一切佛經的作用。 我們總不能(<B><s>[b]</s>借用你的語言邏輯<e>[/b]</e></B>),對著成唯識論或經書說:<br/>
照這樣說<br/>
成唯識論或經書能有效幫助人類遠離貪嗔痴嗎<br/>
靠成唯識論或佛經成佛豈不更快<br/>
要有實績才是<br/>
否則就不是成唯識論與佛經了!?<EMOJI seq="1f644" tseq="1f644">🙄</EMOJI><br/>
.</r>

Re: 莫讓玄奘大師法相宗失傳

發表於 : 週四 1月 13, 2022 10:42 pm
Viirya
<t>唯識有完整的修行架構.是理事並重的.一方面施設八識.解說他們運作的原理與彼此之間的連動關係.一方面又張舉修學的次第.明確地列舉每個修行階段必修的功課.從資糧到究竟各有必修.其中止觀貫穿整個修學過程.直到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br/>
唯識的實修方法.事實上並未消失.它在禪宗被發揚光大.</t>

Re: 莫讓玄奘大師法相宗失傳

發表於 : 週四 1月 13, 2022 10:43 pm
Viirya
<t>唯識三十頌是成唯識論的核心</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