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west Posts
    Top Active Users
    Newest Users

五樓之人

高報
個人觀點不代表誰
文章: 860
註冊時間: 週四 2月 17, 2022 10:43 am

麻煩自認為金字塔頂端樓主

#71

文章 高報 »

<t>看一下《寂調音所問經》再回答</t>
高報
個人觀點不代表誰
文章: 860
註冊時間: 週四 2月 17, 2022 10:43 am

有請他人論述

#72

文章 高報 »

<t>《寂調音所問經》劉宋三藏法師法海奉 詔譯<br/>
聲聞之人持戒精進 ,乃是菩薩 破戒懶惰<br/>
<br/>
清淨毘尼方廣經 鳩摩羅什譯<br/>
<br/>
諸聲聞持戒勤加精進,即是菩薩毀禁懈怠</t>
河中雨
文章: 210
註冊時間: 週四 12月 30, 2021 1:38 pm

Re: 有請他人論述

#73

文章 河中雨 »

<r><QUOTE author="高報" post_id="83893" time="1652270070" user_id="54941"><s>[quote=高報 post_id=83893 time=1652270070 user_id=54941]</s>
《寂調音所問經》劉宋三藏法師法海奉 詔譯<br/>
聲聞之人持戒精進 ,乃是菩薩 破戒懶惰<br/>
<br/>
清淨毘尼方廣經 鳩摩羅什譯<br/>
<br/>
諸聲聞持戒勤加精進,即是菩薩毀禁懈怠
<e>[/quote]</e></QUOTE>

應該要與前段佛開示相呼應<br/>
<br/>
<B><s>[b]</s>爾時世尊嘆文殊師利法王子言。善哉善哉。文殊師利。善說菩薩摩訶薩所應行所<br/>
不應行。又文殊師利。吾當為汝說喻重明此義。文殊師利。譬如有人飢渴羸瘦。彼人<br/>
寧忍飢渴終不食於雜毒之食。何以故。食。可畏故。如是文殊師利。菩薩寧慳嫉破戒<br/>
惡名懶惰忘念無慧。終不希求聲聞辟支佛地。....<br/>
<e>[/b]</e></B><br/>
<B><s>[b]</s>佛告天子。應畏煩惱。畏聲聞辟支佛地復過於彼。....<e>[/b]</e></B><br/>
<br/>
菩薩應度盡一切眾生成就菩提,若有眾生樂聲聞法,是菩薩懈怠懶惰<br/>
<br/>
<B><s>[b]</s>佛告天子。如是菩薩寧毀禁戒終不捨見。寧有煩惱終不昇於聲聞決定。天<br/>
子白佛言。希有世尊。菩薩所行世所難信。所以者何。聲聞之人持戒精進。乃是菩薩破戒懶惰。<br/>
佛告天子。如汝所言。如貧人食是轉輪王毒。如是天子。聲聞之人持戒精<br/>
進。即是菩薩破戒懶惰。天子。喻如有人庸作自活。其人尚自不能資眾眷屬令得快樂<br/>
。況復餘人。如是天子。聲聞精進為自斷結以此精進。不能令閻浮提人得樂。況餘一<br/>
切。天子。如大商主多饒財寶。常樂賑給精進不息。則能利益一切眾生。如是天子。<br/>
菩薩專心精進成就悲愍。則能利益一切眾生。為無量眾生而作樂因。能授世間出世間<br/>
之樂<br/>
<e>[/b]</e></B><br/>
重點在於:菩薩寧毀禁戒終不捨見。寧有煩惱終不昇於聲聞決定。<br/>
貧人食是轉輪王毒 :窮人常有隔夜食物不是很乾淨,吃慣了有抵抗力反而沒事,轉輪王沒吃過隔夜的食物,吃了等於食毒定會生病,</r>
漫步的犀牛
文章: 206
註冊時間: 週日 3月 28, 2021 9:47 pm

Re: 五樓之人

#74

文章 漫步的犀牛 »

<r><QUOTE><s>[quote]</s>
....<br/>
戲論甚麽未如實證知的見解,學術見解?慢步的蝸牛,喜歡屎的味道?
<e>[/quote]</e></QUOTE>

不不不,學友,<br/>
<br/>
學友真的誤會了,<br/>
<br/>
犀牛一點兒都不喜歡學友的味道。<br/>
<br/>
平安喜樂</r>
次草
文章: 1089
註冊時間: 週日 12月 26, 2021 11:15 am

Re: 五樓之人

#75

文章 次草 »

<r><QUOTE author="黃竹" post_id="83866" time="1652255949" user_id="713"><s>[quote=黃竹 post_id=83866 time=1652255949 user_id=713]</s>
<QUOTE><s>[quote]</s>佛陀說的是 : 離開有 (常存的見解)、無 (虛無斷滅的見解) 兩邊。(SA.262經/SN.22.90經)<br/>
<br/>
而不是離開 "有為"、"無為" 兩邊。<br/>
<br/>
一字之差,就走味了。<br/>
<br/>
修正一下,味道就對了。<e>[/quote]</e></QUOTE>
兩種如實見,如實正觀世間集者,則不生世間無見;如實正觀世間滅,則不生世間有見。<br/>
<br/>
以上修生方法,不住世間有無邊見,仍不是我所說的正法。正法無邊。(彼無同異,真有為法)<br/>
<br/>
戲論甚麽未如實證知的見解,學術見解?慢步的蝸牛,喜歡屎的味道?
<e>[/quote]</e></QUOTE>
以上修生方法,不住世間有無邊見,仍不是我所說的正法。正法無邊。(彼無同異,真有為法)<br/>
自我感覺良好,才會頭上安頭<br/>
既然離有無,與正法無邊何異<br/>
莫非佛陀說的,還不能滿足個人的高見<br/>
求勝解會弄巧成拙也不知<br/>
真是好玩</r>
黃竹
文章: 201
註冊時間: 週一 8月 02, 2021 8:41 pm

Re: 五樓之人

#76

文章 黃竹 »

<r><QUOTE><s>[quote]</s>以上修生方法,不住世間有無邊見,仍不是我所說的正法。正法無邊。(彼無同異,真有為法)<br/>
自我感覺良好,才會頭上安頭<br/>
既然離有無,與正法無邊何異<e>[/quote]</e></QUOTE>
以你此等毫無實修經驗,祗顧噴口水的人,當然不解。<br/>
<br/>
世出世間,寂照照寂,不住兩邊,是否仍有兩邊呢?心是根,法是塵,兩者猶如鏡上痕呀!<br/>
<br/>
痕垢盡時光始現,心法兩忘性即真。這就是觀音菩薩所述。寂滅現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br/>
<br/>
世出世間與超越世出世間,竟說是頭上安頭?你這鸚鵡嘴識條鐵!<br/>

<QUOTE><s>[quote]</s>求勝解會弄巧成拙也不知<br/>
真是好玩<e>[/quote]</e></QUOTE>
噢!好玩弄是非的竟反弄自己,自玩自 high好傷身的呀!</r>
寂照世間
文章: 2626
註冊時間: 週四 3月 25, 2021 4:33 pm

Re: 五樓之人

#77

文章 寂照世間 »

<r>聲聞法是三樓法<br/>
而常行十善天堂便至的十善法,才只是二樓法<br/>
而不懂常行十善天堂便至的人,你只是一樓人乘的程度<br/>
<br/>
直接拿著五樓菩薩法,然後,指責聲聞法是錯誤的人<br/>
大概學不會三樓法了<br/>
而且可能連二樓的天乘善法,都沒有機會學會了<br/>
於是,只能繼續是人乘的愚童心<br/>
<br/>
<B><s>[b]</s>一、異生羝羊心(外道)<br/>
二、愚童持齋心(人乘/1F)<br/>
三、嬰童無畏心(天乘/2F)<br/>
四、唯蘊無我心(聲聞/3F)<br/>
五、拔業因種心(緣覺/4F)<br/>
六、他緣大乘心(唯識/5F~1)<e>[/b]</e></B><br/>
<br/>
很喜歡保持愚童的程度,<br/>
其實也可以<br/>
只不過,將來不要後悔就行了<br/>
<br/>
比聲聞法正確的大乘,其實是五樓法,而不是一樓法<br/>
請不要抓著一樓法不放</r>
高報
個人觀點不代表誰
文章: 860
註冊時間: 週四 2月 17, 2022 10:43 am

Re: 五樓之人

#78

文章 高報 »

<r><QUOTE author="寂照世間" post_id="83990" time="1652351620" user_id="62"><s>[quote=寂照世間 post_id=83990 time=1652351620 user_id=62]</s>
直接拿著五樓菩薩法,然後,指責聲聞法是錯誤的人
<e>[/quote]</e></QUOTE>
誰?<br/>
<br/>
該不會又是你 <E>:D</E></r>
黃竹
文章: 201
註冊時間: 週一 8月 02, 2021 8:41 pm

Re: 五樓之人

#79

文章 黃竹 »

<t>大大,說法不應機,等同街頭遇到那自稱是傳道者的。猶如播唱機般重複又重複不理對象般地喊口號!<br/>
<br/>
來來去去就是那幾句話:是真有地獄呀!你們快信主耶穌吧!主耶穌基督,將會很快重臨人間啦!</t>
寂照世間
文章: 2626
註冊時間: 週四 3月 25, 2021 4:33 pm

Re: 五樓之人

#80

文章 寂照世間 »

<t>不應機是有原因的<br/>
<br/>
對在一樓而不想要上二樓的人,當然不應機</t>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