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外求法
發表於 : 週四 12月 02, 2021 9:31 pm
<t>什麼是〔心不顛倒〕?<br/>
我們〔從後往前〕推<br/>
經云: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br/>
可見能否〔往生〕與行人臨終是否〔心不顛倒〕有絶對關係<br/>
那,什麼是〔心不顛倒〕?<br/>
通途教理依其修行的目的,有其不同的解釋<br/>
在淨土以往生西方淨土為目的,就比較單純了<br/>
參考〔觀經〕下品三品往生的行狀,皆是造罪凡夫,臨終遇善知識開導,聞說〔阿彌陀佛〕無上威德之力,一念歸依迴向,願生彼國,而得往生<br/>
可見,所謂〔心不顛倒〕,依往生教,即是〔願生之心〕,不被破壞或退轉<br/>
而這〔心不顛倒〕是如何達到的<br/>
依〔如是因如是果〕來看,當然是來自平時〔一心不亂,專持名號〕的功夫成就<br/>
但,眾生機緣不同,平時〔一心不亂,專持名號〕的行者,未必皆能達到臨終〔心不顛倒〕的境界,也是事實<br/>
好比,一顆成熟的水果,必來自於〔果籽栽培及細心照料〕,但,有了〔果籽栽培及細心照料〕不一定保證有〔成熟的水果〕可收成<br/>
因為,還會受到客觀條件影響如颱風.暴雨.低溫.酷熱...<br/>
阿彌陀佛為了這類無力達到〔臨終心不顛倒〕的眾生,而發下臨終接引願<br/>
釋迦如來為了這類無力達到〔臨終心不顛倒〕的眾生,說〔佛及聖眾,現在其前,慈悲加祐,令心不亂〕<br/>
<br/>
所以,我們蓮友修學淨土<br/>
與其擔心臨終是否能正念分明,有心不顛倒功夫,不如時時勘驗當下,是否順彼佛願,以真信切願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淨土<br/>
<br/>
藕益大師說:往生與否,全憑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功夫之深淺</t>
我們〔從後往前〕推<br/>
經云: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br/>
可見能否〔往生〕與行人臨終是否〔心不顛倒〕有絶對關係<br/>
那,什麼是〔心不顛倒〕?<br/>
通途教理依其修行的目的,有其不同的解釋<br/>
在淨土以往生西方淨土為目的,就比較單純了<br/>
參考〔觀經〕下品三品往生的行狀,皆是造罪凡夫,臨終遇善知識開導,聞說〔阿彌陀佛〕無上威德之力,一念歸依迴向,願生彼國,而得往生<br/>
可見,所謂〔心不顛倒〕,依往生教,即是〔願生之心〕,不被破壞或退轉<br/>
而這〔心不顛倒〕是如何達到的<br/>
依〔如是因如是果〕來看,當然是來自平時〔一心不亂,專持名號〕的功夫成就<br/>
但,眾生機緣不同,平時〔一心不亂,專持名號〕的行者,未必皆能達到臨終〔心不顛倒〕的境界,也是事實<br/>
好比,一顆成熟的水果,必來自於〔果籽栽培及細心照料〕,但,有了〔果籽栽培及細心照料〕不一定保證有〔成熟的水果〕可收成<br/>
因為,還會受到客觀條件影響如颱風.暴雨.低溫.酷熱...<br/>
阿彌陀佛為了這類無力達到〔臨終心不顛倒〕的眾生,而發下臨終接引願<br/>
釋迦如來為了這類無力達到〔臨終心不顛倒〕的眾生,說〔佛及聖眾,現在其前,慈悲加祐,令心不亂〕<br/>
<br/>
所以,我們蓮友修學淨土<br/>
與其擔心臨終是否能正念分明,有心不顛倒功夫,不如時時勘驗當下,是否順彼佛願,以真信切願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淨土<br/>
<br/>
藕益大師說:往生與否,全憑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功夫之深淺</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