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原不動 白雲自去來《五燈會元》
就在兩三天前,有了一次從新幹線的車窗 看到富士山的機會。富士山的全貌 清楚地展現在眼前,在八合目附近,有白雲飄忽繚繞,被廣袤雄偉的山麓原野所壓倒。正如“青山原不動,白雲自去來”。
說是“青山”,實際未必是青山,什麼山都一樣,不管是颳風還是下雨,山都是泰然自若,巋然不動。
白雲不知何處湧出,不管山有多高,它也不會被遮斷,飄忽東西、飄忽左右,上下來去自由,山則悠然而不動。如果把前後兩句顛倒過來,“白雲自去來,青山原不動”,可能意思會更加清楚。
不論何時、何地,不論做什麼事情,心都不要為萬緣萬境(世間萬象)所左右,而要像山一樣堅定不移,泰然自若。
我願在別人的眼中是個好人!
我願別人不要把我往壞裡想!
我不知何時變得光彩奪目!
我不知何時變得茫然自失!
我是那麼在意別人的目光,!
為什麼會這樣地
在意別人的目光?
忘記是在哪兒讀過的這一段詩。
曾聽說過這樣一個有趣的小故事。
農夫父子幹完了活,牽著馬走在回家的路上。有過往行人議論他們父子。“這倆人真夠傻的,馬背上空著,誰騎了上去,就不用走得那麼累了嘛。”
兒子聽了覺得有理,就讓父親騎了上去,自己牽著韁繩繼續快步往前走。這時前面又來了一個行人,擦身而過時自言自語:“真可憐,這兒子也一定很累了。”騎在馬上的父親聽到後連忙跳下馬來,硬是把不肯騎馬的兒子推到了馬背上,自己牽過了韁繩。又走了一會兒,過來了幾個行人,他們看到這對父子,不禁吃驚:“讓老父親走路,自己年紀輕輕卻騎在馬背上悠哉遊哉,天底下竟有如此不孝之子?”兒子聽了慚愧地從馬背上跳了下來。父子倆商量,為了堵住別人的嘴,這回兩人親熱地一起騎到馬背上。他們想這回該沒人指責了吧?卻沒想到,很快就遭到了更猛烈的痛駡:“這倆個大男人也太殘忍了,竟然都騎在馬上,也不可憐可憐那匹馬!”父子倆不知如何是好,又經過商量,最後兩人抬著馬回了家。
人們見狀,先是仰天驚愕,繼而是捧腹倒地……。
“青山原不動,白雲自去來”,是值得我們細細品味的句子。

父子為旁人言語轉慘了
別笑,正是老怪的拙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