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west Posts
    Top Active Users
    Newest Users

公案很難懂

新老怪
文章: 4868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181

文章 新老怪 »

<t>禪宗「無心即佛」與「靈知即佛」<br/>
<br/>
禪宗以「即心是佛」為宗旨。<br/>
即心者,指現前一念意識心 此意識心含攝著五蘊、十二入、十八界、有情身心,也就是十二緣起表現之生命不同境界。<br/>
也可說,禪宗「即心是佛」主旨,即是由此心 攝持一切法,<br/>
跳躍<br/>
⑴「無明 為生死流轉根源」、<br/>
⑵「無明 為一切煩惱惑主宰」、<br/>
⑶「無明 無體」之三階段思維,直接表述 無明當下 即佛法身。<br/>
「即心是佛」跳躍式 表達了 禪宗最終目標,把修行起點跟目的,同時含攝在「即心是佛」這句話中。<br/>
「即心是佛」,如何了達 此心是佛耶?故要明心、要看心。<br/>
明心者,<br/>
⑴因為此心為無明所蔽,<br/>
⑵本來清淨佛性 轉成了根、塵角立之五蘊、十二入、十八界,為生死流轉十二緣起各支分。<br/>
所以,要明此心,而後方能知道 此心即佛。如何明此心?就要看心。<br/>
依種種法門修行,迴光返照、體究、參究,就是所謂看心。<br/>
如何看?<br/>
⑶看此現前一念心,本無實體。這一念心 即是十二緣起心、即是無明性、即是無明煩惱心,此心<br/>
──無明煩惱心,本來體空,所以說「無心是道」。<br/>
所以,六祖講「無念」,宗密大師講「無念 是修行妙門」等等。<br/>
禪宗講「無心是道」、「無心即佛」,無心 轉入即心是佛。<br/>
禪宗看心之法,脈衍成二大系統:一是無心是佛,一是靈知是佛。<br/>
1「無心是佛」即本文所述、所無之「不會」、「漆桶」。<br/>
2「靈知是佛」,將在第二、三節略述因由,故知明心之途 開出兩條看心之法,入即佛之歸趣</t>
新老怪
文章: 4868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182

文章 新老怪 »

<t>慧經禪師對《金剛經》中的四句謁,常存疑問。<br/>
一日,慧經禪師偶然見到傅大士的一首偈頌,中有“若論四句偈,應當不離身”二句,當下不覺釋然。<br/>
當時慧經禪師才二十四歲。(心生萬千有為相法)<br/>
後來慧經禪師來到峨嵋山,卓庵隱居。<br/>
他自誓道:“不發明大事,決不下山。”<br/>
在峨嵋山,慧經禪師勤苦參學了三年,人們竟不知道他的蹤跡。<br/>
他曾經登上峨嵋山的絕頂,顧盼足下峰巒如聚,遂作偈雲:<br/>
   “踏上雲頭第一峰,眼中廣博小虛空。<br/>
   當時欲見無由面,今日相逢處處同。”<br/>
在住山期間,慧經禪師一日閱讀《傳燈錄》,看到下面這樣一則公案——<br/>
  僧問興善:“如何是道?”善曰:“大好山。”<br/>
  慧經禪師不明其意,疑情頓發,於是日夜提撕,以至於廢寢忘食。<br/>
一天,慧經禪師在庵前搬一塊石頭,那石頭的一端埋在土裡,堅不可移。<br/>
慧經禪師使盡平生力氣來推它。就在這個時候,他豁然大悟,<br/>
遂作偈雲:<br/>
   “欲參無上菩提道,急急疏通大好山。<br/>
   知道始知山不好,翻身跳出祖師關。”(不執著是破“祖師西來意”機關。)<br/>
慧經禪師臨終時,有辭眾偈及舉火偈。<br/>
  辭眾偈雲:<br/>
   “人生有受非償,莫為老病死慌。<br/>
   可笑無生法忍,將何業識消亡。<br/>
   一時雲淨常光發,佛祖聊安此道場。”<br/>
尺童——此偈認為“無生法忍(認識、認可、覺悟到無生、無滅)”無法實際消亡業識,需要實際修煉才行。<br/>
<br/>
  舉火偈雲:<br/>
   “無始劫來只這個,今日依然又這個。<br/>
   復將這個了那個,這個那個同安樂。”(提示平等一味。)</t>
新老怪
文章: 4868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183

文章 新老怪 »

<t> 示眾雲。庭前柏樹。竿上風幡。如一華 說無邊春。如一滴 說大海水。<br/>
間生古佛。迥出常流。不落言思。若為話會。<br/>
<br/>
【舉】僧問趙州。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多羅閒管)。<br/>
州雲。庭前柏樹子(焦磚打著連底凍)。<br/>
<br/>
  師舉。趙州一日。上堂雲。此事的的沒量大人。出這裡不得。<br/>
老僧到溈山。僧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br/>
溈雲。與我將床子來。若是宗師。須以本分事接人始得。<br/>
僧便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br/>
州雲。庭前柏樹子<br/>
。僧雲。和尚莫將境示人。<br/>
師雲。不將境示人。<br/>
僧雲。然則如何是祖師西來意。<br/>
師雲。庭前柏樹子。<br/>
<br/>
楊州城東光孝寺。慧覺禪師。到法眼處。<br/>
眼問。近難何處。<br/>
覺曰。趙州。<br/>
眼曰。承聞趙州有柏樹子話是否。<br/>
覺曰。無。<br/>
眼曰。往來皆謂。僧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州曰。庭前柏樹子。上座何得道無。<br/>
覺曰。先師實無此語。和尚莫謗先師好。諸方名為覺鐵嘴。<br/>
勝默和尚。必須教人先過此話淘汰知見。嘗曰。三玄五位。盡在其中。<br/>
<br/>
真如方禪師悟此話。直入方丈。見琅玡廣照覺禪師。<br/>
照問。汝作麼生會。<br/>
如曰。夜來床薦暖。一覺到天明。<br/>
廣照可之。真如悟得此話最好。<br/>
<br/>
天童頌得此話亦不惡。<br/>
頌雲。<br/>
岸眉橫雪(吃鹽多如吃米)。<br/>
河目含秋(一點難謾)。<br/>
海口鼓浪(有句非宗旨)。<br/>
航舌駕流(無言絕聖凡)。<br/>
撥亂之手(也是柏樹)。<br/>
太平之籌(也是柏樹)。<br/>
老趙州老趙州(為甚不應)。<br/>
攪攪叢林卒未休(天童第二)。<br/>
徒費工夫 也造車合轍(將來使用恰好)。<br/>
本無伎倆 也塞壑填溝(買盡風流不著錢)。</t>
新老怪
文章: 4868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184

文章 新老怪 »

<t>師雲。七百甲子。經事多矣。所以岸眉橫雪。古人以眉目為岩電。天童用河眸海口故事。成四句偈。如見活趙州 指柏樹子相似。<br/>
眉如蘆花岸。眼如秋水碧。<br/>
古句野水淨於僧眼碧。遠山濃似佛頭青。<br/>
海口鼓浪。航舌駕流。<br/>
浪即能覆航。航即能駕浪。一言可以興邦。一言可以喪邦。故次之。<br/>
以撥亂之手。太平之籌。<br/>
州嘗雲。有時將一莖草。作丈六金身。用有時將丈六金身。作一莖草。用此話本與人決疑。而今多少人疑著。趙州豈欲攪叢林哉。<br/>
人見趙州答話 應聲便對。如不假功用。<br/>
唯天童知八十行腳。三歲孩童勝如我。我從他學。<br/>
此乃閒時造下。忙時用著。不是苦辛人。不知臥輪有伎倆。能斷百思想。對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長。<br/>
六祖道。慧能無伎倆。不斷百思想。對境心數起。菩提作麼長。<br/>
恁麼看來 塞壑填溝底事。又作麼生。如今拋擲西湖裡。下載清風付與誰。<br/>
<br/>
  (萬松老人評唱天童覺和尚頌古《從容庵錄》卷三)</t>
新老怪
文章: 4868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185

文章 新老怪 »

<t>天童頌曰。<br/>
<br/>
離念見佛。破塵出經。<br/>
現成家法。誰立門庭。<br/>
月逐舟行江練淨。春隨草上燒痕青。<br/>
撥不撥。聽叮嚀。<br/>
三徑就荒歸便得。舊時松菊尚芳馨。<br/>
<br/>
取此則公案。與此段經文。反覆詳味。不知郭象注莊子。莊子注郭象。</t>
新老怪
文章: 4868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186

文章 新老怪 »

<t>禪宗講的破三關,<br/>
第一關就是能所雙亡、虛空粉碎,證得不生滅的 本體。<br/>
第二關,從體啟用,在相上知道了佛性,見到了,我跟你講的時候 你就是見到了杯子的性能,馬上反應出來。<br/>
見到了只是見到了,等一下又忘記掉了;<br/>
等一下一想,又著到相上了。這是第二關,破重關,從相已經能啟用,但是啟用的機率太少。<br/>
所以第三關呢,就是一切妄相現前,不管是非好壞,不管天堂地獄,只要有相,只要有念,只要現前,就見到了是佛性,沒有第二,證入一真圓滿法界。<br/>
這叫禪宗的破三關。<br/>
所以我們真正禪法的修行,要達到這個程度,才算可以放手。阿彌陀佛。</t>
新老怪
文章: 4868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187

文章 新老怪 »

<t>禪宗講的破三關,<br/>
第一關就是能所雙亡、虛空粉碎,證得不生滅的 本體。<br/>
第二關,從體啟用,在相上知道了佛性。破重關,<br/>
第三關,只要有相,只要有念,只要現前,就見到了是佛性,證入一真圓滿法界。</t>
新老怪
文章: 4868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188

文章 新老怪 »

<t>  舉:僧問洞山:如何是佛?山雲:麻三斤。<br/>
<br/>
  頌古:金烏急,玉兔速,善應何曾有輕觸?展事投機見洞山,跛鰲盲龜入空谷;<br/>
花簇簇,錦簇簇,南地竹兮北地木,因思長慶陸大夫,解道合笑不合哭。咦?<br/>
<br/>
  垂示:殺人刀,活人劍,乃上古之風範,亦今時之樞要;若論殺也!不傷一毫。若論活也!喪身失命。所以道:向上一路,千聖不傳;學者勞形,如猿捉影。<br/>
且道:既是不傳,為什麼卻有許多葛藤公案?!具眼者,試舉看!<br/>
<br/>
<br/>
  野老曰:<br/>
  雲麻三斤,不是情見識解,不是狗拿耗子;猶若老鼠過街,為什麼人人喊打?<br/>
莫非“犯稼”?如此說來,第一機何在?又道一句“桶底的”!<br/>
如是轉句,豈不是更加玄妙?!咂!粉面不是油頭,油頭下盡藏粉面!<br/>
<br/>
  五祖雲:“賤賣擔板漢,貼秤麻三斤,千百年滯貨,無處著渾身。”<br/>
大德!您以為是“陳貨賤價”,但求脫手麼?非也!<br/>
洞山畢竟非土坑,任天崩地塌,狂風暴雨,卻有他的“麻三斤”在!信不?<br/>
黃河水清,不是漫天山泉溢,也不是冰霜雨雪封;<br/>
而是那賢聖臨濁世,有殺人的刀,也有活人的劍,任他積石如山,也將安祥寧靜!<br/>
<br/>
<br/>
  (白雲禪師《碧巖錄探討》)</t>
新老怪
文章: 4868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189

文章 新老怪 »

<r>裴休入開元寺,見壁畫高僧。詢曰:『形影在這裏。高僧在什麼處?』<br/>
黃檗召曰:『裴休。』休應諾。<br/>
蘗曰:『在什麼處?』休於言下有省!<br/>
<br/>
(解脫長者:任何人遇到別人呼喚他,聽到之後,必不及轉動念頭,立刻應諾。<br/>
且以為別人必然尚另有話說,故必息念凝然,等候繼續發言。<br/>
那息念 就是已息諸緣。那凝然的 是什麽呢?但亦不可錯認。此即於頔公案的骨髓。<br/>
『讀者:紫玉雲:「更莫別求。」藥山雲:「是什麼?」對照之下,於公殊不可能不省了。』)<br/>
<br/>
<E>:mrgreen:</E>息念凝然</r>
新老怪
文章: 4868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190

文章 新老怪 »

<t>仰山問僧:『近離甚處?』<br/>
僧曰:『南方。』<br/>
仰舉拄杖曰:『彼中老宿還說這個麽?』<br/>
曰:『不說。』<br/>
仰曰:『既不說這個,還說那個麽?』<br/>
曰:『不說。』<br/>
仰召大德,僧應諾。<br/>
仰曰:『參堂去。』<br/>
僧便出,仰復召大德,僧回首。<br/>
仰曰:『近前來。』僧近前,仰便打。<br/>
(後來雲門曰:『仰山若無後語,爭識得人!』——解脫長者。)</t>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