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1 頁 (共 619 頁)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日 5月 08, 2022 6:11 pm
由 新老怪
<t>在這裡還須申明一點,雖說就體消和依文字的悟緣在識,從緣入的悟緣在根,<br/>
但是真正悟道的主體 並不是識和根,而是我們的心!<br/>
所謂見性,說到底就是 從對性與作用關係的觀察、覺知、體悟入手,把我們的妄心轉變成真心。<br/>
真心與妄心能思能慮的作用 並無分別,區別在於一個對法的認知 是真實的,一個是虛妄的,<br/>
一個是智,一個是識。<br/>
對於智與識,彌勒菩薩的解釋是:“分別是識,不分別是智。”<br/>
這裡的“分別”指的是站在主觀的立場上 去分別取捨的標準和觀念,<br/>
而不是能夠分別 這種作用的本身。<br/>
如果把能分別的作用 滅掉就是智,那痴呆 人豈不個個都成佛了?<br/>
a就體消和依文字 所謂的悟緣在識,是說他的前一念 還在識心的虛妄分別中,第二念識心 突然斷掉,真智得以朗然現前,這是覺在念後。<br/>
b從緣入 是心在根對塵境領受以後 所生起的覺知出現的一剎那,於識心 還沒有生起之前,當下一轉念 就是真智,這是覺在念前。<br/>
其實我們的心 對任何事物感知的第一念 都是無分別念,<br/>
比如我們在遇到突發事件時 常會有“反映不過來”的情況,<br/>
這個反映不過來 就是雖然已經現量地、完整地見到了,但是還來不及 分析它是怎麼回事,<br/>
來不及採取措施,作出反映。<br/>
這個反映之前的念 就是現量的無分別念,你只要能夠從這一念上認取,當下就 悟道了,<br/>
這就是 從緣入的竅門所在。<br/>
我們平時之所以不能於念頭 剛剛生起時另外,是因為它來得太短、太快、太細,<br/>
往往還未意識到 就滑過去了。</t>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一 5月 09, 2022 7:05 am
由 新老怪
<t>智不是道(心平如願《無門關》)<br/>
<br/>
<br/>
第三十四則 智不是道<br/>
<br/>
【公案】<br/>
南泉雲:「心不是佛,智不是道。」<br/>
<br/>
【語譯】<br/>
南泉說:「心不是佛,智也不是道。」<br/>
<br/>
【評唱】<br/>
無門曰:「南泉可謂,老不識羞,纔開臭口,家醜外揚。然雖如是,知恩者少!」<br/>
<br/>
【語譯】<br/>
<br/>
無門說:「南泉,可說是老而不識羞。才開臭口,就將家醜外揚了。雖然如此,因此而知道感恩他的人,實在不多。」<br/>
<br/>
【頌曰】<br/>
天晴日頭出 雨下地上濕 盡情都說了 只恐信不及<br/>
<br/>
【語譯】<br/>
<br/>
晴天,就是太陽出來了。下雨,地上就會濕。一切都是現成,所以能說的,我都盡情地說了,只擔心聽者,仍然自信心不足呀。<br/>
<br/>
【附參資料】<br/>
一、星雲禪話文<br/>
<br/>
馬祖大師圓寂後,由於門徒執著於參「即心即佛」的公案,又常說「佛於何住 而曰即心,心如畫師而云即佛」,如會禪師終於忍不住 告訴大眾:「心不是佛,智不是道。如果落入『心即是佛,佛即是心』的執見,無異是刻舟求劍。」<br/>
<br/>
二、網絡文摘<br/>
南泉禪師說過:「心不是佛,智不是道。」這則公案可以看成類似「即心即佛」或「非心非佛」的。<br/>
<br/>
有一次有位僧人問南泉:「連馬大師在內以前的祖師們 都講即心即佛,可現在您卻說心不是佛,智不是道。為此修行的人 都疑惑不解,請大師發發慈悲,指點一下迷津。」<br/>
<br/>
南泉道:「即心是佛,平常心是道,你們眾人不加實證地 就認為那是道是佛,這是一種執迷。」<br/>
<br/>
南泉和尚反其言而言之,一下點中了眾人的要害,切斷了凡夫們的 執著之念。<br/>
<br/>
對此無門和尚評贊道:「天晴就出太陽,天下雨地上就會濕。這是明明白白 最簡單不過的事,真理也一樣,不過說的這樣明白,也會有人懷疑不信的。總之,執著於自我的人,什麼事都是在疑惑中。」<br/>
<br/>
(心平如願《無門關》)</t>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一 5月 09, 2022 7:08 am
由 新老怪
<t>智不是道(白雲禪師《無門關的探討》)<br/>
<br/>
<br/>
智不是道<br/>
<br/>
舉:南泉雲:“心不是佛,智不是道。”<br/>
<br/>
無門曰:南泉可謂:老不識羞!才開臭口,家醜外揚!然雖如是,知恩者少!<br/>
<br/>
頌曰:天晴日頭出,雨下地上濕,盡情都說了,只恐信不及。<br/>
<br/>
<br/>
野老曰:放火燒宅,狂呼救火,無異牧童 頻喚“狼來了”!一份耽不住的寂寞,一張閒得無聊的嘴巴;為何不靜觀 晴陰雨雪?細看日落月出?難不成,虹豔霞麗,天藍雲白,都只是一個個消失了的昨天?!再說:風雲變幻,滄海桑田,全引不起些許意念?!<br/>
<br/>
大德!窗外的,那夜雨芭蕉,可否是冷啾啾底?還傳過來 淒楚的陣陣飲泣?果如是,則認心是佛,認智是道,大好的一生,將長久地藏烏黑的岩洞,躲避著 可以助你強健的風和雨!<br/>
<br/>
(白雲禪師《無門關的探討》)</t>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一 5月 09, 2022 7:11 am
由 新老怪
<t>智不是道(明超《無門關夾注》)<br/>
<br/>
<br/>
智不是道(智慧並不是本然的道)<br/>
南泉(南泉普願禪師)雲:“心不是佛,智不是道。”<br/>
我們的心如果是佛,應該本來就是解脫之人,那為什麼我們 還沉溺於苦的輪回?如果要通過修行而獲得了無上的智慧 才是究竟圓滿的道,那它終將有 失去的那一刻,我們必定從覺悟的佛陀 又變成迷惑的眾生。<br/>
<br/>
<br/>
無門曰:“南泉可謂老不識羞(倚老賣老,不顧羞恥)。才開臭口,家醜外揚。然雖如是,知恩者少。”<br/>
<br/>
心即是佛,智就是道。這是人人皆知的常識。而南泉老人 倚仗自己是個受人敬信的老和尚,就信口胡說,迷亂人心,不免遭明眼人譏笑。然而老人的一片苦心,又有幾人能夠 真正體會呢?實則“有眼即瞎,無知則明”,如果能夠當下 棄舍從前種種知見悟解,默契於心,可謂真能知恩報恩之者。<br/>
<br/>
頌曰:<br/>
<br/>
天晴日頭出,雨下地上濕。<br/>
盡情都說了,只恐信不及。<br/>
<br/>
<br/>
頌文大意:天一放晴,太陽就會出來;天一下雨,地上就會變濕。這樣清楚明白 毫無隱瞞的 把全部真相都說了出來,又能有什麼作用呢?因為你並不會真正相信,只是枉費了老人的一片婆心。<br/>
<br/>
<br/>
(明超《無門關夾注》)</t>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一 5月 09, 2022 7:36 am
由 新老怪
<t>師(興教院坦禪師 )住興教。<br/>
有雪竇化主省宗出問:諸佛未出世 人人鼻孔撩天,出世後 為甚麼杳無消息?<br/>
雪竇說:諸佛未曾出世以前人人鼻孔撩天,個個腳跟點地!佛出世後人人眼裡添沙,個個耳中著水!只如今為什麼 也看不到有上一個半個的名師,上無攀仰,下絕己躬,若有的話,也好出來道個凡聖無差,古今一致!究竟什麼叫做“真如”?這又是個什麼道理?<br/>
<br/>
師曰。雞足峰前風悄然。<br/>
禪師曰:此事不妨等到迦葉出世後為你開示!<br/>
何故?道的早是賊過後張弓!恁麼時,正好坐斷天下人舌頭!<br/>
(法無雲:禪師如此說猶較些子,汝等切莫更欲遲疑,劍去久矣,從來無佛法系綴於人也!)<br/>
<br/>
宗曰:未在,更道。<br/>
看來這位老兄是領會錯誤了!何故?涂毒聲前未解聞,藏鋒袖裡誰能爭?<br/>
<br/>
師曰:大雪滿長安。<br/>
蒼天!恁麼道,正是老僧突出時早無巴鼻,阇梨果然打失摩醯正眼睛!<br/>
正所謂出得一巢又入一巢,脫得一杻又添一杻,見得一法為一法礙,不見一法為一法迷,破得一法迷始見得一法礙,脫得一法礙始證得一法空啊!<br/>
<br/>
宗曰:誰人知此意,令我憶南泉。<br/>
唉!識得此意的人看來只有王老師啊!<br/>
<br/>
拂袖歸眾。更不禮拜。<br/>
忿然而歸,更不禮拜!<br/>
<br/>
師曰:新興教今日失利。便歸方丈。<br/>
禪師說:看來今天老僧未曾曳得 這頭莽牛回頭,自是失利啊!<br/>
<br/>
令人請宗至,師曰:適來錯祗對一轉語,人天眾前何不禮拜蓋覆卻?<br/>
到了晚間,禪師讓侍者 把這個二百五請至丈室說:日間只是對錯一句轉語(也不知是誰對錯? ),為什麼見了五百人的大善知識 還不禮拜啊!莫非你不肯我嗎?<br/>
<br/>
宗曰:大丈夫膝下有黃金,爭肯禮拜無眼長老?<br/>
雪竇說:學人怎麼會給無眼的偽善知識禮拜哪?<br/>
<br/>
師曰:我別有語在。<br/>
禪師說:象龍蹴踏,電光莫及!<br/>
真如自在,正是一個系驢橛子,縱饒履水如地,身遍虛空,也只是個守古冢的精靈!從來個事人皆具,何必山僧落二三!難道你真的不知 我說的意思嗎?<br/>
<br/>
<br/>
宗乃理前語,至未在更道處,師曰:我有三十棒,寄與打雪竇。 <br/>
禪師和血竇又從新把日間所說得好翻過來對一遍,說至未在 更道處,禪師說:正是你小子吃棒的地方啊!<br/>
<br/>
何故?向上有路 不須踏著,若踏著後 必喪我兒孫!<br/>
說個西來意 早是虛空釘橛,說個第一義 正是好肉剜瘡,若果是個氣宇如王的漢,向未出胞胎前一坐坐斷,那有許多臭氣熏人! <br/>
正恁麼時,一腳踢出微塵數佛時 已自腳跟點地,眉毛上穿透鼻孔裡 方才眼睛打開,開了眼立定腳,才好問西天 此土大放光明!<br/>
哪似爾等一班弄死蛇漢,將個無底籃子 拖來拽去,一棒打殺,又有什麼限!<br/>
諸佛未出世 人人鼻孔撩天,出世後杳無消息,我且問你,佛既出了世,為什麼撩天鼻孔反又不見?<br/>
要知有個佛出來 便是驢胎馬腹的禍種! <br/>
以故文殊普賢 才起佛法見 便被世尊攝向二鐵圍山下。所以你而今 要覓個撩天鼻孔,須向佛未出世時究取,若待到佛出世了,依舊沒消息。<br/>
古人拈出個屎尿盆子 最是黏手黏腳,若不是伶利漢,只恐十個五雙 上他機境頂門!<br/>
眼正的衲僧,拈他膠盆黏他手腳,方才好向十字街頭 開得藥鋪!雖然先須要根本正眼目清!不然何以濟人?<br/>
<br/>
宗禮拜。<br/>
到了這裡,這小子方才是心服口服了!</t>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一 5月 09, 2022 9:01 am
由 新老怪
<t>溈山尚有一則“無心是道”的公案,最能發明“思盡還原”之旨。<br/>
<br/>
僧問:“如何是道?”<br/>
師(溈山)曰:“無心是道。”<br/>
曰:“某甲不會。”<br/>
師曰:“會取不會的好。”<br/>
曰:“如何是不會的?”<br/>
師曰:“只汝是,不是別人。”<br/>
復曰:“今時人但直下體取不會的,正是汝心,正是汝佛,若向外得一知一解將為禪道,且沒交涉。名運糞入,不名運糞出,污汝心田,所以道不是道。””<br/>
這般說話,剴切暢朗之至。宗旨不在給人談玄妙 而在如何老實攤出,教人把得牢知所趨向。</t>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二 5月 10, 2022 7:18 am
由 新老怪
<t>智不是道(謝力《我與無門關》)<br/>
<br/>
<br/>
〖公案〗<br/>
<br/>
南泉雲:“心不是佛。智不是道。”<br/>
<br/>
<br/>
<br/>
【語譯】<br/>
<br/>
南泉說:“心不是佛。智不是道。”<br/>
<br/>
〖評唱〗<br/>
<br/>
無門曰:“南泉可謂老不識羞。才開臭口,家醜外揚。然雖如是,知恩者少。”<br/>
<br/>
【語譯】<br/>
<br/>
無門說:“南泉這老兒真是不害羞。才一開臭口,便把家醜往外宣揚。話雖如此,知道受了他恩惠的人,畢竟不多。”<br/>
<br/>
〖頌曰〗<br/>
<br/>
天晴日頭出 雨下地上濕<br/>
盡情都說了 只恐信不及<br/>
<br/>
【語譯】<br/>
晴天是因為有太陽,<br/>
地上濕是因為下雨,<br/>
能說的我都說了,<br/>
只是你自己不相信。<br/>
<br/>
<br/>
<br/>
【題解】<br/>
無門一向來對南泉推崇有嘉,這回卻在臭南泉,說什麼南泉這老兒真是不害羞,才一開臭口,便把家醜往外宣揚。<br/>
<br/>
南泉真的是江郎才盡了嗎?幹嘛將這麼一般的話頭到處宣揚?這話頭真的這麼一般嗎?心、佛、智、道,不過是名相罷了,心是不是佛,智是不是道,見仁見智,又何必太在意呢!晴天是因為有太陽,地上濕是因為下雨,這是再簡單不過的道理,可是你偏偏要往別處想,能夠說的,南泉都已經說了,可是你就是不相信。南泉還能夠說些什麼呢?<br/>
<br/>
聽聽無門的真心話吧!“話雖如此,知道受了南泉恩惠的人,畢竟不多。”<br/>
<br/>
<br/>
【參究】<br/>
心是佛。智是道。<br/>
心不是佛。智不是道。<br/>
南泉可謂老不識羞。才開臭口,家醜外揚。<br/>
知道受了他恩惠的人,畢竟不多。<br/>
<br/>
<br/>
(謝力《我與無門關》)</t>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二 5月 10, 2022 7:23 am
由 新老怪
<t>智不是道(慧開《無門關》)<br/>
<br/>
南泉雲:“心不是佛,智不是道。”<br/>
<br/>
無門曰:南泉可謂老不識羞,才開臭口,家醜外揚。然雖如是,知恩者少。<br/>
<br/>
頌曰:<br/>
天晴日頭出,雨下地上濕。盡情都說了,只恐信不及!<br/>
<br/>
(無門慧開《無門關》)<br/>
<br/>
天晴日頭出(明明白白),<br/>
雨下地上濕(法爾如是)。<br/>
盡情都說了(毫無保留),<br/>
只恐信不及(只怕沒有人信)!</t>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二 5月 10, 2022 9:05 am
由 新老怪
<t>打鼓看來君不見。<br/>
<br/>
這裡解一下 打鼓的三步驟,當你聽到打鼓時:<br/>
第一步,是先有反應 即法身的作用,這個速度很快稱為:如擊石火,似閃電光。<br/>
第二步,回光一瞥是報身的作用,報身是智慧,(若是在這裡 佇思停機,即被心光蓋過,心光是識,識是跟著境走的,所以祖師常在第二頭,檢驗考察學人腳跟是否點地。)<br/>
第三步,當知 道這是在打鼓時,已是化身的作用了。這個化身是法身的影子,是相對的,虛幻的,終究要回歸的,破滅的。這三步 祖師稱關捩子,成佛的訣竅。</t>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二 5月 10, 2022 9:09 am
由 新老怪
<r>百花春至為誰開。<br/>
<br/>
這個“誰” 便是“盡大地撮來 如粟米粒大”的自性,<br/>
當春天將至 百花盛開的時候,體會到這些花 竟然是為這個“誰”而開的時候——即開悟了!<br/>
<br/>
<E>:mrgreen:</E> <br/>
為誰開<br/>
誰開!</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