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QUOTE author="Viirya" post_id="74948" time="1648867329" user_id="609"><s>[quote=Viirya post_id=74948 time=1648867329 user_id=609]</s>
爬走跑跳越<br/>
飛簷走壁需真功夫
<e>[/quote]</e></QUOTE>
是沒錯<br/>
<br/>
不過,直接從六趣夢中覺醒,空空之大千則還有什麼執著與<B><s>[b]</s><COLOR color="#BF0000"><s>[color=#BF0000]</s>罣<e>[/color]</e></COLOR><e>[/b]</e></B>礙?<br/>
<br/>
直接覺醒是很困難的,所以,請先學人乘法、天乘法,聲聞法、緣覺法。<br/>
而等真正覺醒時,人乘法、天乘法、聲聞法、緣覺法、般若法,通通只是夢中之五樓法。</r>
如何如如不動?
-
- 文章: 2626
- 註冊時間: 週四 3月 25, 2021 4:33 pm
Re: 如何如如不動?
<r><QUOTE author="東正" post_id="74921" time="1648862225" user_id="24803"><s>[quote=東正 post_id=74921 time=1648862225 user_id=24803]</s>
<QUOTE author="寂照世間" post_id="74911" time="1648860435" user_id="62"><s>[quote=寂照世間 post_id=74911 time=1648860435 user_id=62]</s>
<QUOTE author="東正" post_id="74904" time="1648858229" user_id="24803"><s>[quote=東正 post_id=74904 time=1648858229 user_id=24803]</s>
感謝師兄回應<br/>
<br/>
無:實無眾生得滅度,無字義為(不曾、沒有)<br/>
----(角度的問題)-----<br/>
這裡是這個意思<br/>
如陽光照大地而植物生長<br/>
光不曾也從未分別荒島與植物<br/>
<br/>
法未曾從未,為心而動<br/>
但心尋法而動<br/>
如植物尋光而成長<br/>
<br/>
自心(植物)取自心(光)的平等性<br/>
<br/>
是光照植物還是植物尋了光而成長?<br/>
<br/>
這裡是已從一切智智轉入一切種智
<e>[/quote]</e></QUOTE>
如如與不動<br/>
不是因為心能不動,所以才如如。<br/>
<br/>
而是了悟真相,照見五蘊皆空,照見有無平等,動不動平等,<br/>
也就是照見如如,所以心才能不動。<br/>
<QUOTE><s>[quote]</s>是光照植物還是植物尋了光而成長?<e>[/quote]</e></QUOTE>
都不是<br/>
<br/>
而是六趣夢中的光照植物,植物尋了光而成長<br/>
重點在大修行法<br/>
在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e>[/quote]</e></QUOTE>
^^<br/>
其實您陷入了一個悖論之中了<br/>
<br/>
上面您說是「照見平等」而心不動<br/>
這段這樣說是可以的<br/>
<br/>
但是到了下面的<br/>
一切“有為法”如夢如幻<br/>
這裡的有為法卻是“強”分別了<br/>
<br/>
仔細分辨<br/>
<br/>
<br/>
佛陀在說「有為法是幻」<br/>
<br/>
若說幻時<br/>
幻平等否?<br/>
是的!一切皆幻如何不平等<br/>
<br/>
但是「有為法」如何成為特例而出於平等外?<br/>
<br/>
何意?此時有為法在幻內,幻中有無無為法?<br/>
若無,有為之於何等而名有為?<br/>
若有,依幻立故,無為亦幻!<br/>
<br/>
是故若是依幻說有為法是幻,<br/>
那麼無為法不幻,無有是處。<br/>
<br/>
那麼幻即是一切法,<br/>
不論有為無為。<br/>
<br/>
所以若師兄意中有為法(幻)不立有對者(無為法)<br/>
此法無實無虛!<br/>
<br/>
若師兄住有為法,<br/>
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br/>
<br/>
此是自心取自心(您取有為幻法為自心相)(幻中現現離幻即覺見)<br/>
<br/>
要正入上面的知見<br/>
才能說明理解後面的<br/>
一切種智(大圓鏡智)
<e>[/quote]</e></QUOTE>
上次問你什麼是妙觀察智?<br/>
而你沒有答出來<br/>
<br/>
現在再問你,什麼是妙觀察智?<br/>
不是我陷入悖論,而是你還沒有了悟妙觀察智,所以看不懂我在說什麼..<br/>
<br/>
【《思益梵天所問經》卷3<br/>
又問:「何等是諸法實相義?」<br/>
答言:「一切法平等無有差別,是諸法實相義。」】<br/>
<br/>
一切法為何平等,而沒有差別,是所謂的諸法實相義?</r>
<QUOTE author="寂照世間" post_id="74911" time="1648860435" user_id="62"><s>[quote=寂照世間 post_id=74911 time=1648860435 user_id=62]</s>
<QUOTE author="東正" post_id="74904" time="1648858229" user_id="24803"><s>[quote=東正 post_id=74904 time=1648858229 user_id=24803]</s>
感謝師兄回應<br/>
<br/>
無:實無眾生得滅度,無字義為(不曾、沒有)<br/>
----(角度的問題)-----<br/>
這裡是這個意思<br/>
如陽光照大地而植物生長<br/>
光不曾也從未分別荒島與植物<br/>
<br/>
法未曾從未,為心而動<br/>
但心尋法而動<br/>
如植物尋光而成長<br/>
<br/>
自心(植物)取自心(光)的平等性<br/>
<br/>
是光照植物還是植物尋了光而成長?<br/>
<br/>
這裡是已從一切智智轉入一切種智
<e>[/quote]</e></QUOTE>
如如與不動<br/>
不是因為心能不動,所以才如如。<br/>
<br/>
而是了悟真相,照見五蘊皆空,照見有無平等,動不動平等,<br/>
也就是照見如如,所以心才能不動。<br/>
<QUOTE><s>[quote]</s>是光照植物還是植物尋了光而成長?<e>[/quote]</e></QUOTE>
都不是<br/>
<br/>
而是六趣夢中的光照植物,植物尋了光而成長<br/>
重點在大修行法<br/>
在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e>[/quote]</e></QUOTE>
^^<br/>
其實您陷入了一個悖論之中了<br/>
<br/>
上面您說是「照見平等」而心不動<br/>
這段這樣說是可以的<br/>
<br/>
但是到了下面的<br/>
一切“有為法”如夢如幻<br/>
這裡的有為法卻是“強”分別了<br/>
<br/>
仔細分辨<br/>
<br/>
<br/>
佛陀在說「有為法是幻」<br/>
<br/>
若說幻時<br/>
幻平等否?<br/>
是的!一切皆幻如何不平等<br/>
<br/>
但是「有為法」如何成為特例而出於平等外?<br/>
<br/>
何意?此時有為法在幻內,幻中有無無為法?<br/>
若無,有為之於何等而名有為?<br/>
若有,依幻立故,無為亦幻!<br/>
<br/>
是故若是依幻說有為法是幻,<br/>
那麼無為法不幻,無有是處。<br/>
<br/>
那麼幻即是一切法,<br/>
不論有為無為。<br/>
<br/>
所以若師兄意中有為法(幻)不立有對者(無為法)<br/>
此法無實無虛!<br/>
<br/>
若師兄住有為法,<br/>
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br/>
<br/>
此是自心取自心(您取有為幻法為自心相)(幻中現現離幻即覺見)<br/>
<br/>
要正入上面的知見<br/>
才能說明理解後面的<br/>
一切種智(大圓鏡智)
<e>[/quote]</e></QUOTE>
上次問你什麼是妙觀察智?<br/>
而你沒有答出來<br/>
<br/>
現在再問你,什麼是妙觀察智?<br/>
不是我陷入悖論,而是你還沒有了悟妙觀察智,所以看不懂我在說什麼..<br/>
<br/>
【《思益梵天所問經》卷3<br/>
又問:「何等是諸法實相義?」<br/>
答言:「一切法平等無有差別,是諸法實相義。」】<br/>
<br/>
一切法為何平等,而沒有差別,是所謂的諸法實相義?</r>
-
- 文章: 162
- 註冊時間: 週五 10月 29, 2021 2:03 pm
Re: 如何如如不動?
<r><QUOTE author="恆不住" post_id="74976" time="1648871344" user_id="54087"><s>[quote=恆不住 post_id=74976 time=1648871344 user_id=54087]</s>
<QUOTE author="東正" post_id="74973" time="1648870803" user_id="24803"><s>[quote=東正 post_id=74973 time=1648870803 user_id=24803]</s>
金剛經中<br/>
文字部分分成兩個共四種類思維。<br/>
<br/>
首先分為佛、阿羅漢<br/>
再分佛問、佛說、阿羅漢意、阿羅漢說<br/>
<br/>
佛說的部分為實<br/>
佛問的部分為非實<br/>
阿羅漢意部分為方便<br/>
阿羅漢說部分三乘方便<br/>
<br/>
譬如<br/>
<br/>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br/>
(三乘)<br/>
<br/>
<br/>
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br/>
(信心為實)<br/>
<br/>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非實)<br/>
<br/>
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br/>
<br/>
何以故?<br/>
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方便)<br/>
<br/>
所以者何?<br/>
<br/>
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三乘)<br/>
<br/>
「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br/>
(實)
<e>[/quote]</e></QUOTE>
東兄法安<br/>
個人認為要看佛當時說法的法義是在說甚麼?<br/>
不是叫我們說文解字,<br/>
譬如:<br/>
經云:[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方便)<br/>
所以者何?<br/>
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br/>
這個意思是說,叫我們不要妄執如來所說的法<br/>
但我們要照如來所說法義,是否能修行達到聖賢<br/>
那麼你若達到聖賢<br/>
就是都是以無為法為體,而有為差別法。
<e>[/quote]</e></QUOTE>
^^師兄吉祥<br/>
在如來智之中<br/>
以「實」為智<br/>
<br/>
簡單說<br/>
以「兔角」來做論點是其智所現<br/>
<br/>
...<br/>
如此無為法才有差別^^<br/>
內容可能要討論很久</r>
<QUOTE author="東正" post_id="74973" time="1648870803" user_id="24803"><s>[quote=東正 post_id=74973 time=1648870803 user_id=24803]</s>
金剛經中<br/>
文字部分分成兩個共四種類思維。<br/>
<br/>
首先分為佛、阿羅漢<br/>
再分佛問、佛說、阿羅漢意、阿羅漢說<br/>
<br/>
佛說的部分為實<br/>
佛問的部分為非實<br/>
阿羅漢意部分為方便<br/>
阿羅漢說部分三乘方便<br/>
<br/>
譬如<br/>
<br/>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br/>
(三乘)<br/>
<br/>
<br/>
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br/>
(信心為實)<br/>
<br/>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非實)<br/>
<br/>
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br/>
<br/>
何以故?<br/>
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方便)<br/>
<br/>
所以者何?<br/>
<br/>
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三乘)<br/>
<br/>
「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br/>
(實)
<e>[/quote]</e></QUOTE>
東兄法安<br/>
個人認為要看佛當時說法的法義是在說甚麼?<br/>
不是叫我們說文解字,<br/>
譬如:<br/>
經云:[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方便)<br/>
所以者何?<br/>
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br/>
這個意思是說,叫我們不要妄執如來所說的法<br/>
但我們要照如來所說法義,是否能修行達到聖賢<br/>
那麼你若達到聖賢<br/>
就是都是以無為法為體,而有為差別法。
<e>[/quote]</e></QUOTE>
^^師兄吉祥<br/>
在如來智之中<br/>
以「實」為智<br/>
<br/>
簡單說<br/>
以「兔角」來做論點是其智所現<br/>
<br/>
...<br/>
如此無為法才有差別^^<br/>
內容可能要討論很久</r>
原本如此,真如是道
-
- 文章: 162
- 註冊時間: 週五 10月 29, 2021 2:03 pm
Re: 如何如如不動?
<r><QUOTE author="寂照世間" post_id="74982" time="1648871849" user_id="62"><s>[quote=寂照世間 post_id=74982 time=1648871849 user_id=62]</s>
<QUOTE author="東正" post_id="74921" time="1648862225" user_id="24803"><s>[quote=東正 post_id=74921 time=1648862225 user_id=24803]</s>
<QUOTE author="寂照世間" post_id="74911" time="1648860435" user_id="62"><s>[quote=寂照世間 post_id=74911 time=1648860435 user_id=62]</s>
<QUOTE author="東正" post_id="74904" time="1648858229" user_id="24803"><s>[quote=東正 post_id=74904 time=1648858229 user_id=24803]</s>
感謝師兄回應<br/>
<br/>
無:實無眾生得滅度,無字義為(不曾、沒有)<br/>
----(角度的問題)-----<br/>
這裡是這個意思<br/>
如陽光照大地而植物生長<br/>
光不曾也從未分別荒島與植物<br/>
<br/>
法未曾從未,為心而動<br/>
但心尋法而動<br/>
如植物尋光而成長<br/>
<br/>
自心(植物)取自心(光)的平等性<br/>
<br/>
是光照植物還是植物尋了光而成長?<br/>
<br/>
這裡是已從一切智智轉入一切種智
<e>[/quote]</e></QUOTE>
如如與不動<br/>
不是因為心能不動,所以才如如。<br/>
<br/>
而是了悟真相,照見五蘊皆空,照見有無平等,動不動平等,<br/>
也就是照見如如,所以心才能不動。<br/>
<QUOTE><s>[quote]</s>是光照植物還是植物尋了光而成長?<e>[/quote]</e></QUOTE>
都不是<br/>
<br/>
而是六趣夢中的光照植物,植物尋了光而成長<br/>
重點在大修行法<br/>
在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e>[/quote]</e></QUOTE>
^^<br/>
其實您陷入了一個悖論之中了<br/>
<br/>
上面您說是「照見平等」而心不動<br/>
這段這樣說是可以的<br/>
<br/>
但是到了下面的<br/>
一切“有為法”如夢如幻<br/>
這裡的有為法卻是“強”分別了<br/>
<br/>
仔細分辨<br/>
<br/>
<br/>
佛陀在說「有為法是幻」<br/>
<br/>
若說幻時<br/>
幻平等否?<br/>
是的!一切皆幻如何不平等<br/>
<br/>
但是「有為法」如何成為特例而出於平等外?<br/>
<br/>
何意?此時有為法在幻內,幻中有無無為法?<br/>
若無,有為之於何等而名有為?<br/>
若有,依幻立故,無為亦幻!<br/>
<br/>
是故若是依幻說有為法是幻,<br/>
那麼無為法不幻,無有是處。<br/>
<br/>
那麼幻即是一切法,<br/>
不論有為無為。<br/>
<br/>
所以若師兄意中有為法(幻)不立有對者(無為法)<br/>
此法無實無虛!<br/>
<br/>
若師兄住有為法,<br/>
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br/>
<br/>
此是自心取自心(您取有為幻法為自心相)(幻中現現離幻即覺見)<br/>
<br/>
要正入上面的知見<br/>
才能說明理解後面的<br/>
一切種智(大圓鏡智)
<e>[/quote]</e></QUOTE>
上次問你什麼是妙觀察智?<br/>
而你沒有答出來<br/>
<br/>
現在再問你,什麼是妙觀察智?<br/>
不是我陀入悖論,而是你還沒有了悟妙觀察智,所以看不懂我在說什麼..<br/>
<br/>
【《思益梵天所問經》卷3<br/>
又問:「何等是諸法實相義?」<br/>
答言:「一切法平等無有差別,是諸法實相義。」】<br/>
<br/>
一切法為何平等,而沒有差別,是所謂的諸法實相義?
<e>[/quote]</e></QUOTE>
這個也跟不才回應恆師兄的一樣內容<br/>
<br/>
^^</r>
<QUOTE author="東正" post_id="74921" time="1648862225" user_id="24803"><s>[quote=東正 post_id=74921 time=1648862225 user_id=24803]</s>
<QUOTE author="寂照世間" post_id="74911" time="1648860435" user_id="62"><s>[quote=寂照世間 post_id=74911 time=1648860435 user_id=62]</s>
<QUOTE author="東正" post_id="74904" time="1648858229" user_id="24803"><s>[quote=東正 post_id=74904 time=1648858229 user_id=24803]</s>
感謝師兄回應<br/>
<br/>
無:實無眾生得滅度,無字義為(不曾、沒有)<br/>
----(角度的問題)-----<br/>
這裡是這個意思<br/>
如陽光照大地而植物生長<br/>
光不曾也從未分別荒島與植物<br/>
<br/>
法未曾從未,為心而動<br/>
但心尋法而動<br/>
如植物尋光而成長<br/>
<br/>
自心(植物)取自心(光)的平等性<br/>
<br/>
是光照植物還是植物尋了光而成長?<br/>
<br/>
這裡是已從一切智智轉入一切種智
<e>[/quote]</e></QUOTE>
如如與不動<br/>
不是因為心能不動,所以才如如。<br/>
<br/>
而是了悟真相,照見五蘊皆空,照見有無平等,動不動平等,<br/>
也就是照見如如,所以心才能不動。<br/>
<QUOTE><s>[quote]</s>是光照植物還是植物尋了光而成長?<e>[/quote]</e></QUOTE>
都不是<br/>
<br/>
而是六趣夢中的光照植物,植物尋了光而成長<br/>
重點在大修行法<br/>
在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e>[/quote]</e></QUOTE>
^^<br/>
其實您陷入了一個悖論之中了<br/>
<br/>
上面您說是「照見平等」而心不動<br/>
這段這樣說是可以的<br/>
<br/>
但是到了下面的<br/>
一切“有為法”如夢如幻<br/>
這裡的有為法卻是“強”分別了<br/>
<br/>
仔細分辨<br/>
<br/>
<br/>
佛陀在說「有為法是幻」<br/>
<br/>
若說幻時<br/>
幻平等否?<br/>
是的!一切皆幻如何不平等<br/>
<br/>
但是「有為法」如何成為特例而出於平等外?<br/>
<br/>
何意?此時有為法在幻內,幻中有無無為法?<br/>
若無,有為之於何等而名有為?<br/>
若有,依幻立故,無為亦幻!<br/>
<br/>
是故若是依幻說有為法是幻,<br/>
那麼無為法不幻,無有是處。<br/>
<br/>
那麼幻即是一切法,<br/>
不論有為無為。<br/>
<br/>
所以若師兄意中有為法(幻)不立有對者(無為法)<br/>
此法無實無虛!<br/>
<br/>
若師兄住有為法,<br/>
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br/>
<br/>
此是自心取自心(您取有為幻法為自心相)(幻中現現離幻即覺見)<br/>
<br/>
要正入上面的知見<br/>
才能說明理解後面的<br/>
一切種智(大圓鏡智)
<e>[/quote]</e></QUOTE>
上次問你什麼是妙觀察智?<br/>
而你沒有答出來<br/>
<br/>
現在再問你,什麼是妙觀察智?<br/>
不是我陀入悖論,而是你還沒有了悟妙觀察智,所以看不懂我在說什麼..<br/>
<br/>
【《思益梵天所問經》卷3<br/>
又問:「何等是諸法實相義?」<br/>
答言:「一切法平等無有差別,是諸法實相義。」】<br/>
<br/>
一切法為何平等,而沒有差別,是所謂的諸法實相義?
<e>[/quote]</e></QUOTE>
這個也跟不才回應恆師兄的一樣內容<br/>
<br/>
^^</r>
原本如此,真如是道
-
- 文章: 2626
- 註冊時間: 週四 3月 25, 2021 4:33 pm
Re: 如何如如不動?
<r><QUOTE author="東正" post_id="74985" time="1648872021" user_id="24803"><s>[quote=東正 post_id=74985 time=1648872021 user_id=24803]</s>
<QUOTE author="寂照世間" post_id="74982" time="1648871849" user_id="62"><s>[quote=寂照世間 post_id=74982 time=1648871849 user_id=62]</s>
<QUOTE author="東正" post_id="74921" time="1648862225" user_id="24803"><s>[quote=東正 post_id=74921 time=1648862225 user_id=24803]</s>
<QUOTE author="寂照世間" post_id="74911" time="1648860435" user_id="62"><s>[quote=寂照世間 post_id=74911 time=1648860435 user_id=62]</s>
<QUOTE author="東正" post_id="74904" time="1648858229" user_id="24803"><s>[quote=東正 post_id=74904 time=1648858229 user_id=24803]</s>
感謝師兄回應<br/>
<br/>
無:實無眾生得滅度,無字義為(不曾、沒有)<br/>
----(角度的問題)-----<br/>
這裡是這個意思<br/>
如陽光照大地而植物生長<br/>
光不曾也從未分別荒島與植物<br/>
<br/>
法未曾從未,為心而動<br/>
但心尋法而動<br/>
如植物尋光而成長<br/>
<br/>
自心(植物)取自心(光)的平等性<br/>
<br/>
是光照植物還是植物尋了光而成長?<br/>
<br/>
這裡是已從一切智智轉入一切種智
<e>[/quote]</e></QUOTE>
如如與不動<br/>
不是因為心能不動,所以才如如。<br/>
<br/>
而是了悟真相,照見五蘊皆空,照見有無平等,動不動平等,<br/>
也就是照見如如,所以心才能不動。<br/>
<QUOTE><s>[quote]</s>是光照植物還是植物尋了光而成長?<e>[/quote]</e></QUOTE>
都不是<br/>
<br/>
而是六趣夢中的光照植物,植物尋了光而成長<br/>
重點在大修行法<br/>
在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e>[/quote]</e></QUOTE>
^^<br/>
其實您陷入了一個悖論之中了<br/>
<br/>
上面您說是「照見平等」而心不動<br/>
這段這樣說是可以的<br/>
<br/>
但是到了下面的<br/>
一切“有為法”如夢如幻<br/>
這裡的有為法卻是“強”分別了<br/>
<br/>
仔細分辨<br/>
<br/>
<br/>
佛陀在說「有為法是幻」<br/>
<br/>
若說幻時<br/>
幻平等否?<br/>
是的!一切皆幻如何不平等<br/>
<br/>
但是「有為法」如何成為特例而出於平等外?<br/>
<br/>
何意?此時有為法在幻內,幻中有無無為法?<br/>
若無,有為之於何等而名有為?<br/>
若有,依幻立故,無為亦幻!<br/>
<br/>
是故若是依幻說有為法是幻,<br/>
那麼無為法不幻,無有是處。<br/>
<br/>
那麼幻即是一切法,<br/>
不論有為無為。<br/>
<br/>
所以若師兄意中有為法(幻)不立有對者(無為法)<br/>
此法無實無虛!<br/>
<br/>
若師兄住有為法,<br/>
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br/>
<br/>
此是自心取自心(您取有為幻法為自心相)(幻中現現離幻即覺見)<br/>
<br/>
要正入上面的知見<br/>
才能說明理解後面的<br/>
一切種智(大圓鏡智)
<e>[/quote]</e></QUOTE>
上次問你什麼是妙觀察智?<br/>
而你沒有答出來<br/>
<br/>
現在再問你,什麼是妙觀察智?<br/>
不是我陀入悖論,而是你還沒有了悟妙觀察智,所以看不懂我在說什麼..<br/>
<br/>
【《思益梵天所問經》卷3<br/>
又問:「何等是諸法實相義?」<br/>
答言:「一切法平等無有差別,是諸法實相義。」】<br/>
<br/>
一切法為何平等,而沒有差別,是所謂的諸法實相義?
<e>[/quote]</e></QUOTE>
這個也跟不才回應恆師兄的一樣內容<br/>
^^
<e>[/quote]</e></QUOTE>
一切法平等無有差別,是諸法實相義。<br/>
這可以當作疑問來參<br/>
<br/>
有回答沒有回答,其實也是平等沒有差別。<br/>
但為什麼?<br/>
<br/>
在什麼情境下,會造成一切都是平等沒有差別?<br/>
找到正確解答時,你就了悟這段經文了<br/>
「一切法平等無有差別,是諸法實相義。」<br/>
<br/>
心動心不動平等無有差別,是諸法實相義。</r>
<QUOTE author="寂照世間" post_id="74982" time="1648871849" user_id="62"><s>[quote=寂照世間 post_id=74982 time=1648871849 user_id=62]</s>
<QUOTE author="東正" post_id="74921" time="1648862225" user_id="24803"><s>[quote=東正 post_id=74921 time=1648862225 user_id=24803]</s>
<QUOTE author="寂照世間" post_id="74911" time="1648860435" user_id="62"><s>[quote=寂照世間 post_id=74911 time=1648860435 user_id=62]</s>
<QUOTE author="東正" post_id="74904" time="1648858229" user_id="24803"><s>[quote=東正 post_id=74904 time=1648858229 user_id=24803]</s>
感謝師兄回應<br/>
<br/>
無:實無眾生得滅度,無字義為(不曾、沒有)<br/>
----(角度的問題)-----<br/>
這裡是這個意思<br/>
如陽光照大地而植物生長<br/>
光不曾也從未分別荒島與植物<br/>
<br/>
法未曾從未,為心而動<br/>
但心尋法而動<br/>
如植物尋光而成長<br/>
<br/>
自心(植物)取自心(光)的平等性<br/>
<br/>
是光照植物還是植物尋了光而成長?<br/>
<br/>
這裡是已從一切智智轉入一切種智
<e>[/quote]</e></QUOTE>
如如與不動<br/>
不是因為心能不動,所以才如如。<br/>
<br/>
而是了悟真相,照見五蘊皆空,照見有無平等,動不動平等,<br/>
也就是照見如如,所以心才能不動。<br/>
<QUOTE><s>[quote]</s>是光照植物還是植物尋了光而成長?<e>[/quote]</e></QUOTE>
都不是<br/>
<br/>
而是六趣夢中的光照植物,植物尋了光而成長<br/>
重點在大修行法<br/>
在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e>[/quote]</e></QUOTE>
^^<br/>
其實您陷入了一個悖論之中了<br/>
<br/>
上面您說是「照見平等」而心不動<br/>
這段這樣說是可以的<br/>
<br/>
但是到了下面的<br/>
一切“有為法”如夢如幻<br/>
這裡的有為法卻是“強”分別了<br/>
<br/>
仔細分辨<br/>
<br/>
<br/>
佛陀在說「有為法是幻」<br/>
<br/>
若說幻時<br/>
幻平等否?<br/>
是的!一切皆幻如何不平等<br/>
<br/>
但是「有為法」如何成為特例而出於平等外?<br/>
<br/>
何意?此時有為法在幻內,幻中有無無為法?<br/>
若無,有為之於何等而名有為?<br/>
若有,依幻立故,無為亦幻!<br/>
<br/>
是故若是依幻說有為法是幻,<br/>
那麼無為法不幻,無有是處。<br/>
<br/>
那麼幻即是一切法,<br/>
不論有為無為。<br/>
<br/>
所以若師兄意中有為法(幻)不立有對者(無為法)<br/>
此法無實無虛!<br/>
<br/>
若師兄住有為法,<br/>
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br/>
<br/>
此是自心取自心(您取有為幻法為自心相)(幻中現現離幻即覺見)<br/>
<br/>
要正入上面的知見<br/>
才能說明理解後面的<br/>
一切種智(大圓鏡智)
<e>[/quote]</e></QUOTE>
上次問你什麼是妙觀察智?<br/>
而你沒有答出來<br/>
<br/>
現在再問你,什麼是妙觀察智?<br/>
不是我陀入悖論,而是你還沒有了悟妙觀察智,所以看不懂我在說什麼..<br/>
<br/>
【《思益梵天所問經》卷3<br/>
又問:「何等是諸法實相義?」<br/>
答言:「一切法平等無有差別,是諸法實相義。」】<br/>
<br/>
一切法為何平等,而沒有差別,是所謂的諸法實相義?
<e>[/quote]</e></QUOTE>
這個也跟不才回應恆師兄的一樣內容<br/>
^^
<e>[/quote]</e></QUOTE>
一切法平等無有差別,是諸法實相義。<br/>
這可以當作疑問來參<br/>
<br/>
有回答沒有回答,其實也是平等沒有差別。<br/>
但為什麼?<br/>
<br/>
在什麼情境下,會造成一切都是平等沒有差別?<br/>
找到正確解答時,你就了悟這段經文了<br/>
「一切法平等無有差別,是諸法實相義。」<br/>
<br/>
心動心不動平等無有差別,是諸法實相義。</r>
-
- 文章: 363
- 註冊時間: 週三 2月 02, 2022 7:09 pm
Re: 如何如如不動?
<r><QUOTE author="東正" post_id="74983" time="1648871960" user_id="24803"><s>[quote=東正 post_id=74983 time=1648871960 user_id=24803]</s>
<QUOTE author="恆不住" post_id="74976" time="1648871344" user_id="54087"><s>[quote=恆不住 post_id=74976 time=1648871344 user_id=54087]</s>
<QUOTE author="東正" post_id="74973" time="1648870803" user_id="24803"><s>[quote=東正 post_id=74973 time=1648870803 user_id=24803]</s>
金剛經中<br/>
文字部分分成兩個共四種類思維。<br/>
<br/>
首先分為佛、阿羅漢<br/>
再分佛問、佛說、阿羅漢意、阿羅漢說<br/>
<br/>
佛說的部分為實<br/>
佛問的部分為非實<br/>
阿羅漢意部分為方便<br/>
阿羅漢說部分三乘方便<br/>
<br/>
譬如<br/>
<br/>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br/>
(三乘)<br/>
<br/>
<br/>
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br/>
(信心為實)<br/>
<br/>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非實)<br/>
<br/>
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br/>
<br/>
何以故?<br/>
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方便)<br/>
<br/>
所以者何?<br/>
<br/>
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三乘)<br/>
<br/>
「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br/>
(實)
<e>[/quote]</e></QUOTE>
東兄法安<br/>
個人認為要看佛當時說法的法義是在說甚麼?<br/>
不是叫我們說文解字,<br/>
譬如:<br/>
經云:[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方便)<br/>
所以者何?<br/>
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br/>
這個意思是說,叫我們不要妄執如來所說的法<br/>
但我們要照如來所說法義,是否能修行達到聖賢<br/>
那麼你若達到聖賢<br/>
就是都是以無為法為體,而有為差別法。
<e>[/quote]</e></QUOTE>
^^師兄吉祥<br/>
在如來智之中<br/>
以「實」為智<br/>
<br/>
簡單說<br/>
以「兔角」來做論點是其智所現<br/>
<br/>
...<br/>
如此無為法才有差別^^<br/>
內容可能要討論很久
<e>[/quote]</e></QUOTE>
1.佛比喻說:「兔角」「龜毛」是說這些世間沒有的斷見<br/>
2.不是說:[無為法才有差別],<br/>
是說:以無為法,而有差別。<br/>
也就是說:以無分別而有善分別。</r>
<QUOTE author="恆不住" post_id="74976" time="1648871344" user_id="54087"><s>[quote=恆不住 post_id=74976 time=1648871344 user_id=54087]</s>
<QUOTE author="東正" post_id="74973" time="1648870803" user_id="24803"><s>[quote=東正 post_id=74973 time=1648870803 user_id=24803]</s>
金剛經中<br/>
文字部分分成兩個共四種類思維。<br/>
<br/>
首先分為佛、阿羅漢<br/>
再分佛問、佛說、阿羅漢意、阿羅漢說<br/>
<br/>
佛說的部分為實<br/>
佛問的部分為非實<br/>
阿羅漢意部分為方便<br/>
阿羅漢說部分三乘方便<br/>
<br/>
譬如<br/>
<br/>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br/>
(三乘)<br/>
<br/>
<br/>
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br/>
(信心為實)<br/>
<br/>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非實)<br/>
<br/>
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br/>
<br/>
何以故?<br/>
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方便)<br/>
<br/>
所以者何?<br/>
<br/>
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三乘)<br/>
<br/>
「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br/>
(實)
<e>[/quote]</e></QUOTE>
東兄法安<br/>
個人認為要看佛當時說法的法義是在說甚麼?<br/>
不是叫我們說文解字,<br/>
譬如:<br/>
經云:[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方便)<br/>
所以者何?<br/>
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br/>
這個意思是說,叫我們不要妄執如來所說的法<br/>
但我們要照如來所說法義,是否能修行達到聖賢<br/>
那麼你若達到聖賢<br/>
就是都是以無為法為體,而有為差別法。
<e>[/quote]</e></QUOTE>
^^師兄吉祥<br/>
在如來智之中<br/>
以「實」為智<br/>
<br/>
簡單說<br/>
以「兔角」來做論點是其智所現<br/>
<br/>
...<br/>
如此無為法才有差別^^<br/>
內容可能要討論很久
<e>[/quote]</e></QUOTE>
1.佛比喻說:「兔角」「龜毛」是說這些世間沒有的斷見<br/>
2.不是說:[無為法才有差別],<br/>
是說:以無為法,而有差別。<br/>
也就是說:以無分別而有善分別。</r>
-
- 文章: 162
- 註冊時間: 週五 10月 29, 2021 2:03 pm
Re: 如何如如不動?
<t>實=佛知見<br/>
<br/>
師兄可以用不才四種分別方式<br/>
讀一段金剛經<br/>
<br/>
深入理解<br/>
<br/>
實<br/>
與<br/>
阿羅漢意,說的不同<br/>
看看差異為何<br/>
<br/>
^^</t>
<br/>
師兄可以用不才四種分別方式<br/>
讀一段金剛經<br/>
<br/>
深入理解<br/>
<br/>
實<br/>
與<br/>
阿羅漢意,說的不同<br/>
看看差異為何<br/>
<br/>
^^</t>
原本如此,真如是道
-
- 文章: 2626
- 註冊時間: 週四 3月 25, 2021 4:33 pm
Re: 如何如如不動?
<r><QUOTE author="東正" post_id="74990" time="1648873459" user_id="24803"><s>[quote=東正 post_id=74990 time=1648873459 user_id=24803]</s>
實=佛知見<br/>
<br/>
師兄可以用不才四種分別方式<br/>
讀一段金剛經<br/>
看看差異為何<br/>
<br/>
^^
<e>[/quote]</e></QUOTE>
如何如如不動?<br/>
四種分別方式,沒有差異的情況,是什麼情況?<br/>
<br/>
一切法平等無有差別,是在什麼情況之下?<br/>
你的如如不動,已經不見了。<br/>
<br/>
般若經言。在菩薩知見中,凡夫知見、聲聞知見、緣覺知見與菩薩知見並沒有不同。<br/>
但為什麼?<br/>
<br/>
討論不是在爭面子,而是在於深入佛法,在於開啟智慧、大智慧..</r>
實=佛知見<br/>
<br/>
師兄可以用不才四種分別方式<br/>
讀一段金剛經<br/>
看看差異為何<br/>
<br/>
^^
<e>[/quote]</e></QUOTE>
如何如如不動?<br/>
四種分別方式,沒有差異的情況,是什麼情況?<br/>
<br/>
一切法平等無有差別,是在什麼情況之下?<br/>
你的如如不動,已經不見了。<br/>
<br/>
般若經言。在菩薩知見中,凡夫知見、聲聞知見、緣覺知見與菩薩知見並沒有不同。<br/>
但為什麼?<br/>
<br/>
討論不是在爭面子,而是在於深入佛法,在於開啟智慧、大智慧..</r>
-
- 文章: 1086
- 註冊時間: 週一 3月 22, 2021 2:21 pm
Re: 如何如如不動?
<t>般若經言。在菩薩知見中,凡夫知見、聲聞知見、緣覺知見與菩薩知見並沒有不同。<br/>
但為什麼?<br/>
<br/>
出處:《中觀論》<br/>
作者:龍樹<br/>
原文:眾因緣說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 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t>
但為什麼?<br/>
<br/>
出處:《中觀論》<br/>
作者:龍樹<br/>
原文:眾因緣說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 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t>
-
- 文章: 162
- 註冊時間: 週五 10月 29, 2021 2:03 pm
Re: 如何如如不動?
<r><QUOTE author="寂照世間" post_id="74992" time="1648873575" user_id="62"><s>[quote=寂照世間 post_id=74992 time=1648873575 user_id=62]</s>
<QUOTE author="東正" post_id="74990" time="1648873459" user_id="24803"><s>[quote=東正 post_id=74990 time=1648873459 user_id=24803]</s>
實=佛知見<br/>
<br/>
師兄可以用不才四種分別方式<br/>
讀一段金剛經<br/>
看看差異為何<br/>
<br/>
^^
<e>[/quote]</e></QUOTE>
如何如如不動?<br/>
四種分別方式,沒有差異的情況,是什麼情況?<br/>
<br/>
一切法平等無有差別,是在什麼情況之下?<br/>
你的如如不動,已經不見了。<br/>
<br/>
般若經言。在菩薩知見中,凡夫知見、聲聞知見、緣覺知見與菩薩知見並沒有不同。<br/>
但為什麼?<br/>
<br/>
討論不是在爭面子,而是在於深入佛法,在於開啟智慧、大智慧..
<e>[/quote]</e></QUOTE>
^^<br/>
好吧!<br/>
<br/>
正法不壞不斷不滅不失<br/>
何來如如不動會壞消失<br/>
<br/>
試試無妨<br/>
不試也無妨<br/>
<br/>
^^</r>
<QUOTE author="東正" post_id="74990" time="1648873459" user_id="24803"><s>[quote=東正 post_id=74990 time=1648873459 user_id=24803]</s>
實=佛知見<br/>
<br/>
師兄可以用不才四種分別方式<br/>
讀一段金剛經<br/>
看看差異為何<br/>
<br/>
^^
<e>[/quote]</e></QUOTE>
如何如如不動?<br/>
四種分別方式,沒有差異的情況,是什麼情況?<br/>
<br/>
一切法平等無有差別,是在什麼情況之下?<br/>
你的如如不動,已經不見了。<br/>
<br/>
般若經言。在菩薩知見中,凡夫知見、聲聞知見、緣覺知見與菩薩知見並沒有不同。<br/>
但為什麼?<br/>
<br/>
討論不是在爭面子,而是在於深入佛法,在於開啟智慧、大智慧..
<e>[/quote]</e></QUOTE>
^^<br/>
好吧!<br/>
<br/>
正法不壞不斷不滅不失<br/>
何來如如不動會壞消失<br/>
<br/>
試試無妨<br/>
不試也無妨<br/>
<br/>
^^</r>
原本如此,真如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