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west Posts
    Top Active Users
    Newest Users

公案很難懂

新老怪
文章: 4868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1381

文章 新老怪 »

<t>包括我們六根跟六塵,這些相 都是從本體發起來的。<br/>
雖然本體沒有實相,沒有一個東西 不是從它起來的。<br/>
你要看到相,就要知道這是性中的相,性我們怎麼見到它,無相,所以我們要瞭解性的話,一定要從它發生的相中間 來看到性,這個理大家應該同意了。<br/>
沒有本體,不可以發出這些作用來。<br/>
從這些作用中 才找到本體。.<br/>
我們就說沒有電,所有電器都不能用。對不對?<br/>
但是你怎麼知道有電?必須知道看到電的起用,然後我們知道有電了。<br/>
我們現在最好打的比方。你要知道電在哪裡?<br/>
電就是它發出作用的相,就是本體起的用。<br/>
你想要知道性在哪裡,你就看到相 發生出來的東西裡就看到性,所以性跟相不二。<br/>
沒有性的話,不可能發生各種各樣的萬相。<br/>
那麼這個相 之所以能發生,就是性中所發的相。<br/>
你要問性呢,就是相中 所發起的本體就是性。所以性相不二。</t>
新老怪
文章: 4868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1382

文章 新老怪 »

<t>說你真正假如說大性的體,假設不是和合的話,就不是真如隨緣了。<br/>
這個學佛學大乘一定要記住:本體永遠不變,但是它隨緣。<br/>
所以因為本體不變,所以它可以真空 才可以生出妙有來。<br/>
假設本體不真空的話,不可能生出妙有來。<br/>
房子不真空,我們不能擺桌子,不能擺椅子,必須真空 才能生出妙有。</t>
新老怪
文章: 4868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1383

文章 新老怪 »

<t>釋迦牟尼最好的 就是會舉例子,他說好比水變成冰了,水多加成分了麼?<br/>
這麼一盆水變成一大塊冰,等到冰化成水,還是一樣多的水。<br/>
所以說如水成冰,冰還成水。<br/>
水跟冰同體,一個是固體,一個是流質。<br/>
冷了變成冰,冰不是水跟別的東西合起來的,只是天氣冷了。<br/>
冰的形體 跟水的形體不同,水性有沒有差別。暖和了就變成水了。<br/>
這個東西沒有變遷,水性沒有變遷,這個大家都承認了以後,<br/>
那麼當冰還回來 變成水以後,這個“還”字大家要好好的、仔仔細細的記住並且用心思想。<br/>
<br/>
這個就是老子所談的知復。<br/>
跟我們講的泰,小往大來,無平不坡,無往不復。<br/>
老子、易經、儒家、佛家都談這個復字。<br/>
這個還關系非常要緊,把還字記在心裡,天底下一切事情都看開了,有什麼了不起的,全都會歸還本位。<br/>
不只是因果的問題,因為有往必定有復,有來必定有去,有生必定有死,有死就一定還生。<br/>
所以知道這個復字,相實在是變,而性實在沒有變。<br/>
電燈滅了,開關一關,電就回到原來的地方去了。</t>
新老怪
文章: 4868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1384

文章 新老怪 »

<t>汝元不知 如來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淨本然。周遍法界。<br/>
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br/>
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t>
新老怪
文章: 4868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1385

文章 新老怪 »

<t>麻三斤(馮學成《四季禪·秋》)<br/>
<br/>
<br/>
  問:“如何是佛?”師曰;“麻三斤。”(《五燈會元》卷十五)<br/>
<br/>
  譯文<br/>
  有個和尚問洞山守初禪師;“到底什麼才是佛呢?”洞山守初禪師說:“麻三斤。”<br/>
<br/>
  旁白<br/>
  如同“干屎橛”、“庭前柏樹子”一樣,這又是對“如何是佛”的一個 令人不著邊際的回答。而且比上兩個回答更難以捉摸。說實話,禪門中的答話,如果用思維來穿鑿,那就如同到“北斗裡藏身”,成了“雞寒上樹”,“鴨寒下水”了。所以,對此只能在無法領會處領會,若有法領會,反而必然會領會錯。在無法領會處領會到了,那才是親切的,實在的。不然,三斤亂麻,哪個愛理 就去理吧,聰明人可沒有這份閒功夫。<br/>
<br/>
  (馮學成《四季禪·秋》)</t>
新老怪
文章: 4868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1386

文章 新老怪 »

<t>麻三斤(司南《禪心一念間》)<br/>
<br/>
[原文]<br/>
<br/>
僧問洞山:“如何是佛?”山雲:“麻三斤。”<br/>
<br/>
<br/>
[今釋]<br/>
什麼是佛?這個問題問過的人實在太多,而答案也各種各樣。惟獨洞山禪師的這句最難理解。為什麼呢?因為這句“麻三斤”太過淡然無味。前人的答案 諸如“三十二相”,或雲“杖林山下竹筋鞭”,而這“麻三斤”,看上去卻太過簡單無物了。<br/>
<br/>
其實,這段話是有前因的。因為當時僧人問洞山之時,洞山正在稱麻,故而有此回答。所以,如果照著字面上的意思 去理解洞山所說的什麼是佛,那真是尋到死 也尋不到確切答案了。<br/>
<br/>
古人道:道本無言,因言顯道,見道即忘言。五祖先師頌雲:“賤賣擔板漢,貼稱麻三斤。千百年滯貨,無處著渾身。”可見,佛法恰恰是 不能用語言來形容的。洞山一語,明看是問東答西,實際上是在點悟這句話的僧人啊。<br/>
<br/>
<br/>
[禪心一念]<br/>
有心之語,卻聽與無心之人;無心之語,卻被有心之人誤解。這麼看來,“無聲勝有聲”,沉默之語倒是最能契合人心的溝通了。<br/>
<br/>
當我們絮絮叨叨說了太多話時,有沒想過,也許是該沉默一會兒了。沉默時,不但能方便窺見本心,更能瞭解他意。言語再多又有何用呢?<br/>
<br/>
<br/>
(司南《禪心一念間》)</t>
新老怪
文章: 4868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1387

文章 新老怪 »

<t>麻三斤(白雲禪師《碧岩錄探討》)<br/>
<br/>
<br/>
  舉:僧問洞山:如何是佛?山雲:麻三斤。<br/>
<br/>
  頌古:<br/>
金烏急,玉兔速,善應何曾有輕觸?<br/>
展事投機見洞山,跛鰲盲龜入空谷;<br/>
花簇簇,錦簇簇,南地竹兮北地木,<br/>
因思長慶陸大夫,解道合笑不合哭。<br/>
咦?<br/>
<br/>
  垂示:殺人刀,活人劍,乃上古之風范,亦今時之樞要;若論殺也!不傷一毫。若論活也!喪身失命。所以道:向上一路,千聖不傳;學者勞形,如猿捉影。且道:既是不傳,為什麼卻有許多葛藤公案?!具眼者,試舉看!<br/>
<br/>
  野老曰:<br/>
<br/>
  雲麻三斤,不是情見識解,不是狗拿耗子;猶若老鼠過街,為什麼人人喊打?莫非“犯稼”?如此說來,第一機何在?又道一句“桶底的”!如是轉句,豈不是更加玄妙?!咂!粉面不是油頭,油頭下盡藏粉面!<br/>
<br/>
  五祖雲:“賤賣擔板漢,貼秤麻三斤,千百年滯貨,無處著渾身。”大德!您以為是“陳貨賤價”,但求脫手麼?非也!洞山畢竟非土坑,任天崩地塌,狂風暴雨,卻有他的“麻三斤”在!信不?黃河水清,不是漫天山泉溢,也不是冰霜雨雪封;而是那賢聖臨濁世,有殺人的刀,也有活人的劍,任他積石如山,也將安祥寧靜!<br/>
<br/>
  (白雲禪師《碧岩錄探討》)</t>
新老怪
文章: 4868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1388

文章 新老怪 »

<t>麻三斤(星雲法師《大機大用》)<br/>
<br/>
<br/>
  洞山守初禪師,號宗慧,住在江西襄州洞山。初參雲門文偃禪師時,雲門禪師問道:“你從什麼地方來?”<br/>
  守初:“查渡!”<br/>
  雲門:“在何處安居?”<br/>
  守初:“湖南報慈寺。”<br/>
  雲門:“什麼時候離開?”<br/>
  守初:“八月二十五日。”<br/>
  雲門:“放你三頓棒。”<br/>
  隔日在法堂,守初問道:“昨天蒙老師賜三頓棒,請慈悲開示過在何處?”<br/>
  雲門禪師呵斥道:“飯袋子!江西湖南,便恁麼去!”<br/>
<br/>
  洞山守初禪師於此言下大悟。因為雲門禪師慈悲,點醒洞山守初,肉體可以走來走去,自性真我也有來去嗎?所以才給他三頓棒,及至洞山再問過在何處,雲門就老實告訴他,沒有認識自性,可以在江(西)湖(南)走動嗎?<br/>
<br/>
  有一天,守初在廚房量胡麻,在學僧來請示:“如何是佛?”<br/>
  洞山守初禪師因為正在量胡麻,所以就順口答道:“麻三斤!”<br/>
  如何是佛?這一句麻三斤的回答,可說截斷千古的懸案;因為如何是佛的問題,實在不易說明,盡管眾多發揮仍是分別意識,不如一句麻三斤,告訴你佛是不要解釋的!那時,學僧不懂這個回答就跑去問智門禪師道:“為什麼說佛是麻三斤呢?”<br/>
  智門禪師道:“百花盛開,如織錦美麗。”<br/>
  學僧仍不懂,智門禪師又道:“南地竹,北地木。”<br/>
  學僧更是不懂,又回到洞山守初那兒,把經過告訴洞山守初禪師。洞山守初很嚴肅地說道:“錯的固然是錯,對的又何嘗不錯,即使有理,無如於佛性何?”<br/>
<br/>
  洞山的麻三斤,是一個有名的公案,自古以來,多少人參這個公案,越參越遠,因為麻三斤本身沒有意義,只因在秤量胡麻,你問如何是佛?能回答你佛供在佛殿裡嗎?佛就是你嗎?不如一句麻三斤,截斷分別、意識、思想,無文字理路脈絡可尋,不是更為親切嗎?<br/>
<br/>
  (星雲法師《大機大用》)</t>
新老怪
文章: 4868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1389

文章 新老怪 »

<t>真正當你要用它的時候,燈光發電,燈泡必須是空的,否則不能起作用,就是這個電線 也是空的,中間有空氣起了作用。電然後在這個中間 起了作用,我們看的相是它的作用,從作用中 知道本體的存在。<br/>
<br/>
所以在釋迦牟尼談出來,我們由明心而見性,明心,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這個心我們抓不住它的,找不到它的,這個心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因為心 永遠在那兒不停的變。但是就是從這個不停在變的心,從這裡面 來找出性的本體。世間沒有一個相沒有理,我們稱它為相,背後都有成它為相的理。我們稱它為理,這個理假設說 不能夠有事相發生的化,這個理不存在。<br/>
<br/>
我們知道了 電是陰陽交互,於是發光發熱發能。因為我們知道這樣,而這一個東西 必須讓他們接觸起作用。所以我們的十二因緣,我們一念無明起,於是立刻無明緣行,立刻採取行動。有時候是我們腦筋起的作用,看天上打雷,聲音那麼大,那麼亮,還可以打死人,這個力量大概強得不得了。</t>
新老怪
文章: 4868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1390

文章 新老怪 »

<t>世人欲識真空理,身內真如還遍外。<br/>
情與無情共一體,處處皆同真法界</t>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