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west Posts
    Top Active Users
    Newest Users

禪宗『開悟』要如何鑑定??

版主: 無相不相

訪客

Re: 禪宗『開悟』要如何鑑定??

#131

文章 訪客 »

<r><QUOTE author="環保清潔員" post_id="60194" time="1641387644"><s>[quote=環保清潔員 post_id=60194 time=1641387644]</s>
刪除離題貼文<br/>
若有誤刪,請見諒。
<e>[/quote]</e></QUOTE>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br/>
這帖本來就畫唬爛</r>
訪客

Re: 禪宗『開悟』要如何鑑定??

#132

文章 訪客 »

<t>旁觀者清。 <br/>
<br/>
上一帖刪除比較好。<br/>
<br/>
南無阿彌陀佛!</t>
訪客

Re: 禪宗『開悟』要如何鑑定??

#133

文章 訪客 »

<r><QUOTE author="訪客" post_id="60285" time="1641437414"><s>[quote=訪客 post_id=60285 time=1641437414]</s>
旁觀者清。 <br/>
<br/>
上一帖刪除比較好。<br/>
<br/>
南無阿彌陀佛!
<e>[/quote]</e></QUOTE>
<EMOJI seq="1f44d" tseq="1f44d">👍</EMOJI><br/>
清者自清<br/>
娛者自愚</r>
作客

Re: 禪宗『開悟』要如何鑑定??

#134

文章 作客 »

<t>六祖法寶壇經 付囑品<br/>
<br/>
須舉三科法門。動用三十六對。出沒即菩提場。說一切法。莫離自性。忽有人問汝法。出語盡雙。皆取對法。來去相因。究竟二法盡除。更無去處。<br/>
<br/>
三科法門者。陰界入也。陰是五陰。色受想行識是也。入是十二入。外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內六門眼耳鼻舌身意是也。界是十八界。六塵六門六識是也。自性能含萬法。名含藏識。若起思量。即是轉識。生六識。出六門。見六塵。如是一十八界。皆從自性起用。<br/>
<br/>
自性若邪。起十八邪。自性若正。起十八正。若惡用即眾生用。善用即佛用。用由何等。由自性有對法。外境無情五對。天與地對。日與月對。明與暗對。陰與陽對。水與火對。此是五對也。<br/>
<br/>
法相語言十二對。語與法對。有與無對。有色與無色對。有相與無相對。有漏與無漏對。色與空對。動與靜對。清與濁對。凡與聖對。僧與俗對。老與少對。大與小對。此是十二對也。<br/>
<br/>
自性起用十九對。長與短對。邪與正對。癡與慧對。愚與智對。亂與定對。慈與毒對。戒與非對。直與曲對。實與虛對。險與平對。煩惱與菩提對。常與無常對。悲與害對。喜與瞋對。捨與慳對。進與退對。生與滅對。法身與色身對。化身與報身對。此是十九對也。<br/>
<br/>
師言。此三十六對法。若解用。即道貫一切經法。出入即離兩邊</t>
訪客

Re: 禪宗『開悟』要如何鑑定??

#135

文章 訪客 »

<r><QUOTE author="訪客" post_id="60306" time="1641441004"><s>[quote=訪客 post_id=60306 time=1641441004]</s>
<QUOTE author="訪客" post_id="60285" time="1641437414"><s>[quote=訪客 post_id=60285 time=1641437414]</s>
旁觀者清。 <br/>
<br/>
上一帖刪除比較好。<br/>
<br/>
南無阿彌陀佛!
<e>[/quote]</e></QUOTE>
自以為是!
<e>[/quote]</e></QUOTE>

清者自清,濁者自濁。廢言少貼比較好,中國大陸還是病毒Covid-19的根源地。事實真相是永遠改變不了!南無阿彌陀佛!</r>
好言

Re: 禪宗『開悟』要如何鑑定??

#136

文章 好言 »

<t>六祖法寶壇經 行由品<br/>
<br/>
祖三更。喚秀入堂。問曰。偈是汝作否。秀言。實是秀作。不敢妄求祖位。望和尚慈悲。看弟子有少智慧否。<br/>
<br/>
祖曰。汝作此偈。未見本性。只到門外。未入門內。如此見解。覓無上菩提。了不可得。無上菩提。須得言下識自本心。見自本性。不生不滅。於一切時中。念念自見。萬法無滯。一真一切真。萬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實。若如是見。即是無上菩提之自性也</t>
訪客

Re: 禪宗『開悟』要如何鑑定??

#137

文章 訪客 »

<t>見不得人好<br/>
人生太不幸</t>
訪客

轉載!!

#138

文章 訪客 »

<r><SIZE size="150"><s>[size=150]</s><br/>
轉載 .. .<br/>
<br/>
我在閱讀我在閱讀一些西方人對於靈修與開悟的相關文獻時,注意到他們很常把所謂的「合一」做為意識進化的終極目標(甚至有人認為無成就才是真理英依此把自己弄成理直氣壯的白痴),<br/>
<br/>
在我曾經開悟的經驗裡,我體驗到的並不是「失去了我」,或是整個世界其時是「一個意識」,在頭一次的開悟經驗中,我「發現」到的是(你也可以稱其為獲得的洞見):「執取是一種不自然的狀態。」執取就是攀緣的意思,在佛教思想裡,攀緣即是強求,即是離開中道,有一種做了不該做的,拿了不該拿的那種感覺。<br/>
<br/>
<br/>
那次的經驗更全面一點的說法是在那個時候的體悟裡,我完全「出戲」了我注意到事情只是事情本身,水只是水,走路只是走路,傷害只是傷害,祝福只是祝福,「我」這個存在,這個被稱為「我」的存在,其實在真相的層面中,是不受到「我」以外的事情(或說是我以外的存在)所影響的。<br/>
<br/>
我想有些相似經驗的人會用“醒來”這個詞來表達那種體悟,這確實很像你在夢中意識到自己在作夢,你第一個念頭是「我要如何回到現實,而是「噢,我在作夢。」<br/>
<br/>
當出現了這種時刻,如果你拼命在夢中掙扎,有時候你會醒來,有時候不會,我們都有過做惡夢,並且知道自己在做惡夢的經驗,大部分的時候,我們會趨向「比較痛苦」的一邊待著,如果夢比現實可怕,我們就很難透過掙扎醒來,如果夢比現實美好,通常你一意識到自己在作夢的時候就醒了(笑)。<br/>
<br/>
<br/>
在那一次的經驗中,我與過去的「負面感」完全抽哩,負面感是負面感,我是我,而這兩者同時存在卻彼此不受影響,這種感覺有點像是你身上著了火,但你不會因其受到傷害,你感受的烈火溫度是熱的,你越集中意是去感覺火的溫度他就隨知感覺越燙,乃至於你可能會「嚇到」,接下來生起的念頭即是:「我會死」然後,你就死了。<br/>
<br/>
在那次的經驗中,確實生出了:「世界即是念頭所生」的體悟,我保持「注意到自己是開悟的」狀態一小段時間,可能只有五到十分鐘而已,在那十分鐘裡,我一個一個檢視自己對過去經驗的感覺即現在周遭的事物,以及未來的空無(或說未知感),突然我起了一個無法放下的疑問,其他的念頭卻被確信了,或說是被自證了,但念頭最終落到了那「第二個問題」上,十年前,我十七歲的時候升起了一個疑問,那第一個問題即是「這個世界是真的嗎?」這常出了「我是真的存在嗎? 」「我是什麼? 」「誰? 」或說「什麼東西創造了一切? 」<br/>
<br/>
十七歲時那個第一個問題,在我大約十九歲的時候得到了初步的了解,也就是我前面提到的獲得了洞見,那個洞見引發了生出了,延續了後面的種種真相,即是我是我,世界是世界。但這個體悟持續了一小段時間後,這第二個問題便是這是的嗎?<br/>
<br/>
我發現,這個「世界」是不是真的取決於「我」是不是真的想要知道「我」是不是真的存在,就必須先知道「我」是什麼,而在得到了「我是我」這個洞見之後升起了無數真相,例如:「我即是當下」、「我即是決定」、「我即是片刻」、「我即是行為舉指」等等<br/>
<br/>
然後,為了知道這個洞見是不是「真的」,我便從那場抽離於萬物,卻能身處於萬物之中的體驗<br/>
進入了執取狀態,我會玩,「執取」狀態即是連續妄想組成的現實,我們透過這種現實去應證自己體悟道的真理,藉由不知道而知道,藉煩惱妄想而證菩提。<br/>
<br/>
在那之後好像還有什麼我沒注意到的事,好像是關於醒來,關於醒醒你沒有妹妹這件事,但,我不記得了。<e>[/size]</e></SIZE></r>
訪客

Re: 轉載!!

#139

文章 訪客 »

<r><QUOTE author="訪客" post_id="60776" time="1641707444"><s>[quote=訪客 post_id=60776 time=1641707444]</s>
<SIZE size="150"><s>[size=150]</s><br/>
轉載 .. .<br/>
<br/>
我在閱讀我在閱讀一些西方人對於靈修與開悟的相關文獻時,注意到他們很常把所謂的「合一」做為意識進化的終極目標(甚至有人認為無成就才是真理英依此把自己弄成理直氣壯的白痴),<br/>
<br/>
在我曾經開悟的經驗裡,我體驗到的並不是「失去了我」,或是整個世界其時是「一個意識」,在頭一次的開悟經驗中,我「發現」到的是(你也可以稱其為獲得的洞見):「執取是一種不自然的狀態。」執取就是攀緣的意思,在佛教思想裡,攀緣即是強求,即是離開中道,有一種做了不該做的,拿了不該拿的那種感覺。<br/>
<br/>
<br/>
那次的經驗更全面一點的說法是在那個時候的體悟裡,我完全「出戲」了我注意到事情只是事情本身,水只是水,走路只是走路,傷害只是傷害,祝福只是祝福,「我」這個存在,這個被稱為「我」的存在,其實在真相的層面中,是不受到「我」以外的事情(或說是我以外的存在)所影響的。<br/>
<br/>
我想有些相似經驗的人會用“醒來”這個詞來表達那種體悟,這確實很像你在夢中意識到自己在作夢,你第一個念頭是「我要如何回到現實,而是「噢,我在作夢。」<br/>
<br/>
當出現了這種時刻,如果你拼命在夢中掙扎,有時候你會醒來,有時候不會,我們都有過做惡夢,並且知道自己在做惡夢的經驗,大部分的時候,我們會趨向「比較痛苦」的一邊待著,如果夢比現實可怕,我們就很難透過掙扎醒來,如果夢比現實美好,通常你一意識到自己在作夢的時候就醒了(笑)。<br/>
<br/>
<br/>
在那一次的經驗中,我與過去的「負面感」完全抽哩,負面感是負面感,我是我,而這兩者同時存在卻彼此不受影響,這種感覺有點像是你身上著了火,但你不會因其受到傷害,你感受的烈火溫度是熱的,你越集中意是去感覺火的溫度他就隨知感覺越燙,乃至於你可能會「嚇到」,接下來生起的念頭即是:「我會死」然後,你就死了。<br/>
<br/>
在那次的經驗中,確實生出了:「世界即是念頭所生」的體悟,我保持「注意到自己是開悟的」狀態一小段時間,可能只有五到十分鐘而已,在那十分鐘裡,我一個一個檢視自己對過去經驗的感覺即現在周遭的事物,以及未來的空無(或說未知感),突然我起了一個無法放下的疑問,其他的念頭卻被確信了,或說是被自證了,但念頭最終落到了那「第二個問題」上,十年前,我十七歲的時候升起了一個疑問,那第一個問題即是「這個世界是真的嗎?」這常出了「我是真的存在嗎? 」「我是什麼? 」「誰? 」或說「什麼東西創造了一切? 」<br/>
<br/>
十七歲時那個第一個問題,在我大約十九歲的時候得到了初步的了解,也就是我前面提到的獲得了洞見,那個洞見引發了生出了,延續了後面的種種真相,即是我是我,世界是世界。但這個體悟持續了一小段時間後,這第二個問題便是這是的嗎?<br/>
<br/>
我發現,這個「世界」是不是真的取決於「我」是不是真的想要知道「我」是不是真的存在,就必須先知道「我」是什麼,而在得到了「我是我」這個洞見之後升起了無數真相,例如:「我即是當下」、「我即是決定」、「我即是片刻」、「我即是行為舉指」等等<br/>
<br/>
然後,為了知道這個洞見是不是「真的」,我便從那場抽離於萬物,卻能身處於萬物之中的體驗<br/>
進入了執取狀態,我會玩,「執取」狀態即是連續妄想組成的現實,我們透過這種現實去應證自己體悟道的真理,藉由不知道而知道,藉煩惱妄想而證菩提。<br/>
<br/>
在那之後好像還有什麼我沒注意到的事,好像是關於醒來,關於醒醒你沒有妹妹這件事,但,我不記得了。<e>[/size]</e></SIZE>
<e>[/quote]</e></QUOTE>
只有瘋子才會老是想著美麗新世界</r>
訪客

Re: 轉載!!

#140

文章 訪客 »

<r><QUOTE author="訪客" post_id="60780" time="1641709475"><s>[quote=訪客 post_id=60780 time=1641709475]</s>
<QUOTE author="訪客" post_id="60776" time="1641707444"><s>[quote=訪客 post_id=60776 time=1641707444]</s>
<SIZE size="150"><s>[size=150]</s><br/>
轉載 .. .<br/>
<br/>
我在閱讀我在閱讀一些西方人對於靈修與開悟的相關文獻時,注意到他們很常把所謂的「合一」做為意識進化的終極目標(甚至有人認為無成就才是真理英依此把自己弄成理直氣壯的白痴),<br/>
<br/>
在我曾經開悟的經驗裡,我體驗到的並不是「失去了我」,或是整個世界其時是「一個意識」,在頭一次的開悟經驗中,我「發現」到的是(你也可以稱其為獲得的洞見):「執取是一種不自然的狀態。」執取就是攀緣的意思,在佛教思想裡,攀緣即是強求,即是離開中道,有一種做了不該做的,拿了不該拿的那種感覺。<br/>
<br/>
<br/>
那次的經驗更全面一點的說法是在那個時候的體悟裡,我完全「出戲」了我注意到事情只是事情本身,水只是水,走路只是走路,傷害只是傷害,祝福只是祝福,「我」這個存在,這個被稱為「我」的存在,其實在真相的層面中,是不受到「我」以外的事情(或說是我以外的存在)所影響的。<br/>
<br/>
我想有些相似經驗的人會用“醒來”這個詞來表達那種體悟,這確實很像你在夢中意識到自己在作夢,你第一個念頭是「我要如何回到現實,而是「噢,我在作夢。」<br/>
<br/>
當出現了這種時刻,如果你拼命在夢中掙扎,有時候你會醒來,有時候不會,我們都有過做惡夢,並且知道自己在做惡夢的經驗,大部分的時候,我們會趨向「比較痛苦」的一邊待著,如果夢比現實可怕,我們就很難透過掙扎醒來,如果夢比現實美好,通常你一意識到自己在作夢的時候就醒了(笑)。<br/>
<br/>
<br/>
在那一次的經驗中,我與過去的「負面感」完全抽哩,負面感是負面感,我是我,而這兩者同時存在卻彼此不受影響,這種感覺有點像是你身上著了火,但你不會因其受到傷害,你感受的烈火溫度是熱的,你越集中意是去感覺火的溫度他就隨知感覺越燙,乃至於你可能會「嚇到」,接下來生起的念頭即是:「我會死」然後,你就死了。<br/>
<br/>
在那次的經驗中,確實生出了:「世界即是念頭所生」的體悟,我保持「注意到自己是開悟的」狀態一小段時間,可能只有五到十分鐘而已,在那十分鐘裡,我一個一個檢視自己對過去經驗的感覺即現在周遭的事物,以及未來的空無(或說未知感),突然我起了一個無法放下的疑問,其他的念頭卻被確信了,或說是被自證了,但念頭最終落到了那「第二個問題」上,十年前,我十七歲的時候升起了一個疑問,那第一個問題即是「這個世界是真的嗎?」這常出了「我是真的存在嗎? 」「我是什麼? 」「誰? 」或說「什麼東西創造了一切? 」<br/>
<br/>
十七歲時那個第一個問題,在我大約十九歲的時候得到了初步的了解,也就是我前面提到的獲得了洞見,那個洞見引發了生出了,延續了後面的種種真相,即是我是我,世界是世界。但這個體悟持續了一小段時間後,這第二個問題便是這是的嗎?<br/>
<br/>
我發現,這個「世界」是不是真的取決於「我」是不是真的想要知道「我」是不是真的存在,就必須先知道「我」是什麼,而在得到了「我是我」這個洞見之後升起了無數真相,例如:「我即是當下」、「我即是決定」、「我即是片刻」、「我即是行為舉指」等等<br/>
<br/>
然後,為了知道這個洞見是不是「真的」,我便從那場抽離於萬物,卻能身處於萬物之中的體驗<br/>
進入了執取狀態,我會玩,「執取」狀態即是連續妄想組成的現實,我們透過這種現實去應證自己體悟道的真理,藉由不知道而知道,藉煩惱妄想而證菩提。<br/>
<br/>
在那之後好像還有什麼我沒注意到的事,好像是關於醒來,關於醒醒你沒有妹妹這件事,但,我不記得了。<e>[/size]</e></SIZE>
<e>[/quote]</e></QUOTE>
只有瘋子才會老是想著美麗新世界
<e>[/quote]</e></QUOTE>
不安於現狀<br/>
常常被人騙</r>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