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 頁 (共 27 頁)
Re: 勁爆的說法
發表於 : 週三 1月 05, 2022 7:18 pm
由 輕舟
<r><QUOTE author="寂照世間" post_id="60170" time="1641373471" user_id="62"><s>[quote=寂照世間 post_id=60170 time=1641373471 user_id=62]</s>
他的苦集滅道還很表面<br/>
<br/>
因為他還沒學會五停心觀的慈悲觀<br/>
他對殺人犯性侵犯的討厭、生氣、嗔恨,還無法得到止息。<br/>
意思就是他還不懂滅苦之法。<br/>
<br/>
他的苦集滅道的滅- -滅苦之法,還沒有學會。<br/>
<br/>
為什麼他還沒有學會五停心觀的慈悲觀?<br/>
因為,他還在批評禪宗<br/>
而沒有開始專注在自己的問題<br/>
<br/>
而你也一樣<br/>
你沒看出他沒學會五停心觀的慈悲觀,所以,你大概也還沒有學會滅苦之法的慈悲觀。<br/>
<br/>
你們還在批評別人,但卻忘了反省檢討自己?<br/>
<br/>
你們要自問<br/>
五樓佛法,自己學過幾樓?<br/>
二樓的天乘善法,常行十善如處天堂的二樓善法,學會了沒有?
<e>[/quote]</e></QUOTE>
【苦集滅道】跟教人入【知見無見】之地一樣,都是成佛之路,哪裡有高下?<br/>
說佛法有高下的人是不懂佛法義。不懂就不要裝懂,不懂裝懂就是被魔所攝。<br/>
<br/>
所有法門宗派信解行證等悟修之路,最後到達到的地方都是同一處,只有還沒明白佛法根本的人才會分東西大小高下,就跟瞎子摸象一樣。</r>
Re: 勁爆的說法
發表於 : 週三 1月 05, 2022 9:27 pm
由 漫步的犀牛
<r><QUOTE author="寂照世間" post_id="60170" time="1641373471" user_id="62"><s>[quote=寂照世間 post_id=60170 time=1641373471 user_id=62]</s>
他的苦集滅道還很表面<br/>
<br/>
因為他還沒學會五停心觀的慈悲觀<br/>
他對殺人犯性侵犯的討厭、生氣、嗔恨,還無法得到止息。<br/>
意思就是他還不懂滅苦之法。<br/>
<br/>
他的苦集滅道的滅- -滅苦之法,還沒有學會。<br/>
<br/>
為什麼他還沒有學會五停心觀的慈悲觀?<br/>
因為,他還在批評禪宗<br/>
而沒有開始專注在自己的問題<br/>
<br/>
而你也一樣<br/>
你沒看出他沒學會五停心觀的慈悲觀,所以,你大概也還沒有學會滅苦之法的慈悲觀。<br/>
<br/>
...
<e>[/quote]</e></QUOTE>
寂照學友,<br/>
<br/>
以下逐次簡覆,<br/>
<br/>
<COLOR color="#FF0000"><s>[color=#FF0000]</s><B><s>[b]</s>1. <e>[/b]</e></B><e>[/color]</e></COLOR>犀牛開宗明義點名了...以下則以 <COLOR color="#BF0000"><s>[color=#BF0000]</s><U><s>[u]</s><COLOR color="#000000"><s>[color=#000000]</s>一般世俗表面現象<e>[/color]</e></COLOR><e>[/u]</e></U><e>[/color]</e></COLOR>來解釋,與學友參詳。(不涉及禪修架構)<br/>
<br/>
因此,只有<COLOR color="#FF0000"><s>[color=#FF0000]</s><U><s>[u]</s><COLOR color="#000000"><s>[color=#000000]</s>表面粗淺的文字敘述<e>[/color]</e></COLOR><e>[/u]</e></U><e>[/color]</e></COLOR>、不涉及內心禪法架構,這一點請包涵。<br/>
<br/>
<COLOR color="#FF0000"><s>[color=#FF0000]</s><B><s>[b]</s>2.<e>[/b]</e></B><e>[/color]</e></COLOR>至於五停心觀,這是學佛的基礎課程,犀牛放逸,但還強算是有些涉獵。(除了因緣觀,因為學習體系不同,此處不論)。<br/>
<br/>
<COLOR color="#FF0000"><s>[color=#FF0000]</s><B><s>[b]</s>3. <e>[/b]</e></B><e>[/color]</e></COLOR>個人在此並不批判禪宗,而是遇緣研討,何況個人也曾是禪門宗徒,祖庭頭陀寺。<br/>
<br/>
請學友盡量不要隨意貼標籤、扣帽子;<br/>
<br/>
這對於修習佛法,沒有益處,只會給自己造成更大的障礙。<br/>
<br/>
圓滿如意</r>
Re: 勁爆的說法
發表於 : 週三 1月 05, 2022 10:19 pm
由 漫步的犀牛
<r><QUOTE author="隨機談" post_id="60036" time="1641301962" user_id="77"><s>[quote=隨機談 post_id=60036 time=1641301962 user_id=77]</s>
<QUOTE author="漫步的犀牛" post_id="59839" time="1641219423" user_id="63"><s>[quote=漫步的犀牛 post_id=59839 time=1641219423 user_id=63]</s>
<QUOTE author="隨機談" post_id="59353" time="1641030450" user_id="77"><s>[quote=隨機談 post_id=59353 time=1641030450 user_id=77]</s>
<br/>
可以從哪一部律典、經典,看出 摩訶迦葉尊者,是禪宗第一代祖師 ?!<br/>
<br/>
尊者是否為禪宗的第一代祖師?<br/>
這個應該為是沒錯,但應是由推論或相信而來,而不是依哪一部現存的經律典而知之?<br/>
<br/>
如依經論記載,尊者現並沒有入涅槃,而是入定於雞足山,正等下一尊佛,彌勒佛的出世<br/>
其實佛法不是考古學,也不是人類肉眼所見的生理學,不然大小乘經所說的入定,神通,須彌山 ... 等等,則全部都是假<br/>
修行更無意義,證果又如何能舉與示人?所以一切都會是心理學上的安慰?<br/>
<br/>
尊者由於未入涅槃,是否已不能稱為“不受後有”?難道是迴小向大?<br/>
而大乘佛法經論記載,印度無著菩薩入定後,以神通上昇兜率天宮,並從彌勒菩薩受學「瑜伽師地論」<br/>
同理,不管大小乘僧眾,都不否認有神通之能,有神通之事,其雖不能改變因果業力,但卻不妨能有求證之事?<br/>
所以是不能,還是不為?<br/>
如是不能,則是修行無果,如是不為,則是邪見入心,但這些都有礙修行吧<br/>
<br/>
相傳達摩祖師是修行有成,至少外道的五種神通,可能也應具有?<br/>
所以自述其師傳應不成難事,懷疑則可,如用以專門討論,則大可不必吧<br/>
另外禪宗六祖惠能大師,也有稍許神通,有時亦顯於眾,自述其師傳,也有可能<br/>
但信者信之,如不信者,則聽之也可,如心中有礙,則無助於佛法及修行吧
<e>[/quote]</e></QUOTE>
學友,<br/>
<br/>
<COLOR color="#FF0000"><s>[color=#FF0000]</s><B><s>[b]</s>1.<e>[/b]</e></B><e>[/color]</e></COLOR>如沒有律證、經證,而自行推論;犀牛認為那是非常不可靠的。<br/>
<br/>
<COLOR color="#FF0000"><s>[color=#FF0000]</s><B><s>[b]</s>2.<e>[/b]</e></B><e>[/color]</e></COLOR> 瑜伽師地論聲聞部分,本母是依阿含經典 (註);應該是後世論師們的集體造論;不太像由單一個人 (或 阿逸多菩薩) 單獨論述。<br/>
<br/>
<COLOR color="#FF0000"><s>[color=#FF0000]</s><B><s>[b]</s>3.<e>[/b]</e></B><e>[/color]</e></COLOR> 說到達摩祖師,其餘先不論;倒有一個話題,想聽聽學友的看法 : <br/>
<br/>
依據古今,許多畫像顯示 ~ <COLOR color="#0000FF"><s>[color=#0000FF]</s><U><s>[u]</s><COLOR color="#000000"><s>[color=#000000]</s>達摩祖師東渡直至掛屢西歸,都是穿著白色僧袍、手持禪杖的形象<e>[/color]</e></COLOR><e>[/u]</e></U><e>[/color]</e></COLOR>....... <br/>
<br/>
學友<COLOR color="#FF0000"><s>[color=#FF0000]</s><U><s>[u]</s><COLOR color="#000000"><s>[color=#000000]</s>是否覺得哪裡不妥<e>[/color]</e></COLOR><e>[/u]</e></U><e>[/color]</e></COLOR> ? <br/>
<br/>
<br/>
====<br/>
<br/>
<COLOR color="#0000FF"><s>[color=#0000FF]</s><B><s>[b]</s>註:<e>[/b]</e></B><e>[/color]</e></COLOR> <br/>
已故 呂澂先生,在民國13年時,就已經發表〈雜阿含經刊定記〉,<br/>
其中明確指出《瑜伽師地論、攝事分》,自第85卷至98卷,為<COLOR color="#0000FF"><s>[color=#0000FF]</s><B><s>[b]</s>雜阿含<e>[/b]</e></B><e>[/color]</e></COLOR>的本母。<br/>
<br/>
下筆至此,依然佩服呂先生的卓越貢獻,這勘校之功,堪稱玄奘以來第一人。 善哉 法將。<br/>
<br/>
平安喜樂
<e>[/quote]</e></QUOTE>
回覆犀牛學友的問題:<br/>
<br/>
1,沒有經、律證的自行推論是不可靠的,本人完全認同這種看法,但如僅是意見上的交流的話,則完全無妨,因為本非辨正或辯論,所以不用分什麼對錯的。<br/>
<br/>
2,瑜伽師地論聲聞部分,本母是依阿含經典 (註);應該是後世論師們的集體造論?<br/>
<br/>
這個本人完全不同意這種看法,因為這種功力實在沒什麼,因為不論在印度或在中國,號稱百部論師的人,所在多有,例如:印度有世親菩薩,中國有窺基大師,再來各國的祖師大德,其著作等身的也是很多,這些都談不上一定要靠什麼集體造論的。<br/>
<br/>
再來提到瑜伽師地論的聲聞部分,本母是依阿含經典 ,這個本人的看法也是完全不認同。<br/>
那是呂澂個人的觀點罷了,什麼叫本母?相信的人有幾個,如要提出異議,也是任何人都能從其著作中輕易找出問題來?最多只能說他真的有花心思做了研究,也提出了心得,就這樣而已。<br/>
再來瑜伽師地論為玄奘大師所譯,連玄奘大師都無此想法,這大家都知,只能說呂澂先生只能算是別出心裁,再來也有日本學者提出研究報告,認為小乘經典也非佛說,這當然不是空口說白話,是要提出經文證據論說的,難道這也要堪稱有佛法以來的第一人,證實佛法皆非佛說,堪稱近代哲學及宗教上的第一人,為一代哲將。<br/>
<br/>
3,對於達摩祖師畫像問題,說個笑話,達摩祖師本人真的沒見過,所以無法評論其畫像問題,而所有畫過祖師畫像的人,可能也都有同樣問題吧?那麼畫像其實就是藝術家的創作,是怎麼畫都行的?再來依本人有看過的祖師畫像,還真的都是漢人想像中的胡人圖?<br/>
印度人什麼時候會長這樣?當然其服裝就更不用提了?
<e>[/quote]</e></QUOTE>
學友,<br/>
<br/>
<COLOR color="#0000FF"><s>[color=#0000FF]</s><B><s>[b]</s>1.<e>[/b]</e></B><e>[/color]</e></COLOR> 玄奘法師,精通梵漢文法,翻譯海量經文,阿含、瑜珈師地論,皆出自於大師之手。<br/>
<br/>
但是玄奘大師沒有發現 "<COLOR color="#FF0000"><s>[color=#FF0000]</s><B><s>[b]</s>攝事分<e>[/b]</e></B><e>[/color]</e></COLOR>",出自於雜阿含本母;<br/>
<br/>
直到民國初年,才由呂澂發現,這一份成就,就堪稱玄奘以降第一人,他的學術功業早為學界稱頌。<br/>
<br/>
只可惜,呂先生,在近代教界歷史中,被刻意遺忘了。<br/>
<br/>
<COLOR color="#0000FF"><s>[color=#0000FF]</s><B><s>[b]</s>2.<e>[/b]</e></B><e>[/color]</e></COLOR> 關於達摩畫像問題。<br/>
<br/>
問題不在於有沒有看過達摩祖師,而是.....關鍵字 :都是穿著<COLOR color="#FF0000"><s>[color=#FF0000]</s><B><s>[b]</s>白色僧袍<e>[/b]</e></B><e>[/color]</e></COLOR> !<br/>
<br/>
因為 : 依據 佛陀教誡 : 僧伽應穿壞色衣,不得穿白色僧袍。(波逸提戒) <br/>
<br/>
平安如意</r>
Re: 勁爆的說法
發表於 : 週四 1月 06, 2022 10:54 am
由 寂照世間
<t>去學校多年,還是小學低年級生<br/>
學不會高年級小學課程,成不了小學高年級生<br/>
也就是學不會天乘善法<br/>
<br/>
然後也成不了佛法的國中生、高中生、大學生<br/>
<br/>
一直停在一樓<br/>
上不了二樓的天乘善法,三樓的聲聞法、四樓的緣覺法、五樓的般若法<br/>
<br/>
誰是可憐人?<br/>
<br/>
要去反省檢查自己,不要一直都沒有進步。</t>
Re: 勁爆的說法
發表於 : 週四 1月 06, 2022 10:55 am
由 寂照世間
<r><QUOTE author="輕舟" post_id="60186" time="1641381522" user_id="55"><s>[quote=輕舟 post_id=60186 time=1641381522 user_id=55]</s>
<QUOTE author="寂照世間" post_id="60170" time="1641373471" user_id="62"><s>[quote=寂照世間 post_id=60170 time=1641373471 user_id=62]</s>
他的苦集滅道還很表面<br/>
<br/>
因為他還沒學會五停心觀的慈悲觀<br/>
他對殺人犯性侵犯的討厭、生氣、嗔恨,還無法得到止息。<br/>
意思就是他還不懂滅苦之法。<br/>
<br/>
他的苦集滅道的滅- -滅苦之法,還沒有學會。<br/>
<br/>
為什麼他還沒有學會五停心觀的慈悲觀?<br/>
因為,他還在批評禪宗<br/>
而沒有開始專注在自己的問題<br/>
<br/>
而你也一樣<br/>
你沒看出他沒學會五停心觀的慈悲觀,所以,你大概也還沒有學會滅苦之法的慈悲觀。<br/>
<br/>
你們還在批評別人,但卻忘了反省檢討自己?<br/>
<br/>
你們要自問<br/>
五樓佛法,自己學過幾樓?<br/>
二樓的天乘善法,常行十善如處天堂的二樓善法,學會了沒有?
<e>[/quote]</e></QUOTE>
【苦集滅道】跟教人入【知見無見】之地一樣,都是成佛之路,哪裡有高下?<br/>
說佛法有高下的人是不懂佛法義。不懂就不要裝懂,不懂裝懂就是被魔所攝。<br/>
<br/>
所有法門宗派信解行證等悟修之路,最後到達到的地方都是同一處,只有還沒明白佛法根本的人才會分東西大小高下,就跟瞎子摸象一樣。
<e>[/quote]</e></QUOTE>
你學會五停心觀的慈悲觀了沒?<br/>
你就是沒有分成五樓來學,所以,你大概也還沒有學會慈悲觀<br/>
<br/>
佛把佛法,分成五樓的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般若大乘<br/>
你是不是不認同佛的教法?</r>
Re: 勁爆的說法
發表於 : 週四 1月 06, 2022 10:58 am
由 寂照世間
<r><QUOTE author="漫步的犀牛" post_id="60197" time="1641389244" user_id="63"><s>[quote=漫步的犀牛 post_id=60197 time=1641389244 user_id=63]</s>
<QUOTE author="寂照世間" post_id="60170" time="1641373471" user_id="62"><s>[quote=寂照世間 post_id=60170 time=1641373471 user_id=62]</s>
他的苦集滅道還很表面<br/>
<br/>
因為他還沒學會五停心觀的慈悲觀<br/>
他對殺人犯性侵犯的討厭、生氣、嗔恨,還無法得到止息。<br/>
意思就是他還不懂滅苦之法。<br/>
<br/>
他的苦集滅道的滅- -滅苦之法,還沒有學會。<br/>
<br/>
為什麼他還沒有學會五停心觀的慈悲觀?<br/>
因為,他還在批評禪宗<br/>
而沒有開始專注在自己的問題<br/>
<br/>
而你也一樣<br/>
你沒看出他沒學會五停心觀的慈悲觀,所以,你大概也還沒有學會滅苦之法的慈悲觀。<br/>
<br/>
...
<e>[/quote]</e></QUOTE>
寂照學友,<br/>
<br/>
以下逐次簡覆,<br/>
<br/>
<COLOR color="#FF0000"><s>[color=#FF0000]</s><B><s>[b]</s>1. <e>[/b]</e></B><e>[/color]</e></COLOR>犀牛開宗明義點名了...以下則以 <COLOR color="#BF0000"><s>[color=#BF0000]</s><U><s>[u]</s><COLOR color="#000000"><s>[color=#000000]</s>一般世俗表面現象<e>[/color]</e></COLOR><e>[/u]</e></U><e>[/color]</e></COLOR>來解釋,與學友參詳。(不涉及禪修架構)<br/>
<br/>
因此,只有<COLOR color="#FF0000"><s>[color=#FF0000]</s><U><s>[u]</s><COLOR color="#000000"><s>[color=#000000]</s>表面粗淺的文字敘述<e>[/color]</e></COLOR><e>[/u]</e></U><e>[/color]</e></COLOR>、不涉及內心禪法架構,這一點請包涵。<br/>
<br/>
<COLOR color="#FF0000"><s>[color=#FF0000]</s><B><s>[b]</s>2.<e>[/b]</e></B><e>[/color]</e></COLOR>至於五停心觀,這是學佛的基礎課程,犀牛放逸,但還強算是有些涉獵。(除了因緣觀,因為學習體系不同,此處不論)。<br/>
<br/>
<COLOR color="#FF0000"><s>[color=#FF0000]</s><B><s>[b]</s>3. <e>[/b]</e></B><e>[/color]</e></COLOR>個人在此並不批判禪宗,而是遇緣研討,何況個人也曾是禪門宗徒,祖庭頭陀寺。<br/>
<br/>
請學友盡量不要隨意貼標籤、扣帽子;<br/>
<br/>
這對於修習佛法,沒有益處,只會給自己造成更大的障礙。<br/>
<br/>
圓滿如意
<e>[/quote]</e></QUOTE>
你就是都在批評禪宗<br/>
所以導致你學不會五停心觀的慈悲觀<br/>
<br/>
你不要說五停心觀是基礎課程<br/>
現在,你還沒有學會五停心觀的慈悲觀<br/>
而你又說這是基礎謙程<br/>
<br/>
於是,你變成了學不會基礎課程之人<br/>
所以,你變成了正在批評自己..<br/>
<br/>
五停心觀是屬於聲聞法,以五樓佛法來說,屬於三樓的國中法<br/>
並不是你所謂的基礎佛法<br/>
慈悲觀是比天乘善法更高一級的佛法<br/>
<br/>
你弄錯了五停心觀的慈悲觀的性質</r>
Re: 勁爆的說法
發表於 : 週四 1月 06, 2022 11:12 am
由 漫步的犀牛
<r><QUOTE author="寂照世間" post_id="60290" time="1641437887" user_id="62"><s>[quote=寂照世間 post_id=60290 time=1641437887 user_id=62]</s>
<QUOTE author="漫步的犀牛" post_id="60197" time="1641389244" user_id="63"><s>[quote=漫步的犀牛 post_id=60197 time=1641389244 user_id=63]</s>
<QUOTE author="寂照世間" post_id="60170" time="1641373471" user_id="62"><s>[quote=寂照世間 post_id=60170 time=1641373471 user_id=62]</s>
他的苦集滅道還很表面<br/>
<br/>
因為他還沒學會五停心觀的慈悲觀<br/>
他對殺人犯性侵犯的討厭、生氣、嗔恨,還無法得到止息。<br/>
意思就是他還不懂滅苦之法。<br/>
<br/>
他的苦集滅道的滅- -滅苦之法,還沒有學會。<br/>
<br/>
為什麼他還沒有學會五停心觀的慈悲觀?<br/>
因為,他還在批評禪宗<br/>
而沒有開始專注在自己的問題<br/>
<br/>
而你也一樣<br/>
你沒看出他沒學會五停心觀的慈悲觀,所以,你大概也還沒有學會滅苦之法的慈悲觀。<br/>
<br/>
...
<e>[/quote]</e></QUOTE>
寂照學友,<br/>
<br/>
以下逐次簡覆,<br/>
<br/>
<COLOR color="#FF0000"><s>[color=#FF0000]</s><B><s>[b]</s>1. <e>[/b]</e></B><e>[/color]</e></COLOR>犀牛開宗明義點名了...以下則以 <COLOR color="#BF0000"><s>[color=#BF0000]</s><U><s>[u]</s><COLOR color="#000000"><s>[color=#000000]</s>一般世俗表面現象<e>[/color]</e></COLOR><e>[/u]</e></U><e>[/color]</e></COLOR>來解釋,與學友參詳。(不涉及禪修架構)<br/>
<br/>
因此,只有<COLOR color="#FF0000"><s>[color=#FF0000]</s><U><s>[u]</s><COLOR color="#000000"><s>[color=#000000]</s>表面粗淺的文字敘述<e>[/color]</e></COLOR><e>[/u]</e></U><e>[/color]</e></COLOR>、不涉及內心禪法架構,這一點請包涵。<br/>
<br/>
<COLOR color="#FF0000"><s>[color=#FF0000]</s><B><s>[b]</s>2.<e>[/b]</e></B><e>[/color]</e></COLOR>至於五停心觀,這是學佛的基礎課程,犀牛放逸,但還強算是有些涉獵。(除了因緣觀,因為學習體系不同,此處不論)。<br/>
<br/>
<COLOR color="#FF0000"><s>[color=#FF0000]</s><B><s>[b]</s>3. <e>[/b]</e></B><e>[/color]</e></COLOR>個人在此並不批判禪宗,而是遇緣研討,何況個人也曾是禪門宗徒,祖庭頭陀寺。<br/>
<br/>
請學友盡量不要隨意貼標籤、扣帽子;<br/>
<br/>
這對於修習佛法,沒有益處,只會給自己造成更大的障礙。<br/>
<br/>
圓滿如意
<e>[/quote]</e></QUOTE>
你就是都在批評禪宗<br/>
所以導致你學不會五停心觀的慈悲觀<br/>
<br/>
你不要說五停心觀是基礎課程<br/>
現在,你還沒有學會五停心觀的慈悲觀<br/>
而你又說這是基礎謙程<br/>
<br/>
於是,你變成了學不會基礎課程之人<br/>
所以,你變成了正在批評自己..
<e>[/quote]</e></QUOTE>
寂照學友,<br/>
<br/>
首先,再說一次,犀牛並無批評禪宗,學友一直貼標籤、扣帽子,令人無語以對。<br/>
<br/>
<br/>
其次,按照個人的學習路徑,<br/>
<br/>
閱律之後,五停心觀,確實只是基本課程。<br/>
<br/>
在安般入門之後,常伴隨著開展四界作意練習;<br/>
<br/>
接著,常是身至念 (32身分不淨)的鍛鍊,<br/>
<br/>
行有餘力,則涉入慈、悲、喜、捨等法調伏過患、護衛身心。<br/>
<br/>
以上都只是學佛的基礎練習。<br/>
<br/>
犀牛確實尚未真正深入定、慧二增上學。<br/>
<br/>
平安喜樂</r>
Re: 勁爆的說法
發表於 : 週四 1月 06, 2022 11:18 am
由 寂照世間
<t>你批評大梵天王經,就是在批評禪宗了<br/>
你還不了解嗎?<br/>
也死不承認<br/>
<br/>
但這也不是重點<br/>
你沒有深入佛法,還停在五樓佛法的一樓,這才是真正的重點。<br/>
<br/>
常行十善如處天堂的二樓法<br/>
五停心觀的慈悲觀三樓法<br/>
你還沒有學會<br/>
<br/>
重要的是<br/>
你還沒有認為,有人的程度可能比較高<br/>
可能可以教你,比一樓高的二樓天乘法、三樓的聲聞法、四樓的緣覺法、五樓的般若法<br/>
意思是說,你沒有認為,佛法可以教出國中生、高中生、大學生<br/>
而還是把所有人都當成是佛法的小學低年級生</t>
Re: 勁爆的說法
發表於 : 週四 1月 06, 2022 11:43 am
由 寂照世間
<t>多數人的問題<br/>
<br/>
只認為自己是人乘人、人乘境界<br/>
不認為自己是可以進步成二樓的天乘境界、三樓的聲聞境界、四樓的緣覺境界、五樓的般若大乘境界<br/>
<br/>
也就是只認為自己是普通平凡的一樓人<br/>
不敢相信自己可以進步為二樓天乘人、三樓聲聞人、四樓緣覺人、五樓般若大乘人<br/>
<br/>
不敢相信自己可以進步,可以得到良好改變,這是多數人的心態問題<br/>
不敢相信佛法可以改造自己,這是對佛法沒信心的問題</t>
Re: 勁爆的說法
發表於 : 週四 1月 06, 2022 12:00 pm
由 次草
<r><QUOTE author="寂照世間" post_id="60305" time="1641440581" user_id="62"><s>[quote=寂照世間 post_id=60305 time=1641440581 user_id=62]</s>
多數人的問題<br/>
<br/>
只認為自己是人乘人、人乘境界<br/>
不認為自己是可以進步成二樓的天乘境界、三樓的聲聞境界、四樓的緣覺境界、五樓的般若大乘境界<br/>
<br/>
也就是只認為自己是普通平凡的一樓人<br/>
不敢相信自己可以進步為二樓天乘人、三樓聲聞人、四樓緣覺人、五樓般若大乘人<br/>
<br/>
不敢相信自己可以進步,可以得到良好改變,這是多數人的心態問題<br/>
不敢相信佛法可以改造自己,這是對佛法沒信心的問題
<e>[/quote]</e></QUOTE>
您也不敢相信您可以改變自己<br/>
不必可憐兮兮的需要有可憐的對象<br/>
需要有否定的對象<br/>
按照討論紀錄來看<br/>
都是否定別人的話多<br/>
這個需要必須讓您自己看到<br/>
如果您繼續堅持這種需要<br/>
別人也無可奈何<br/>
想當可憐的人<br/>
豈碼要滿足可憐的癮<br/>
否定越多<br/>
我人眾生壽者相<br/>
堅固無比<br/>
大好大壞<br/>
都要自己承擔</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