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頁 (共 619 頁)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四 10月 28, 2021 11:32 am
寂照世間
<r><QUOTE author="新老怪" post_id="53579" time="1635391693" user_id="61"><s>[quote=新老怪 post_id=53579 time=1635391693 user_id=61]</s>
悟個什麼玄妙的大意,就是要在一問一答之間,把那麼一種感覺 直透下來,徹法源底,<br/>
見到我們根本智 到底是什麼模樣。<br/>
這個模樣在這裡 是言語道斷的,無話可說的,我們要看到 這裡面的風光。<br/>
在這裡,哭和笑都是不相干的,我們也不會 陷在這一連串的公案中 出身不得了。<br/>
<br/>
<E>:mrgreen:</E>我們根本智 到底是什麼模樣。
<e>[/quote]</e></QUOTE>

這個其實也不難<br/>
<br/>
如果可以從人乘知見,轉變為天乘知見<br/>
再從天乘知見,轉變為聲聞知見<br/>
再從聲聞知見,轉變為緣覺知見<br/>
再從緣覺知見,轉變為般若知見<br/>
其實也蠻容易的<br/>
<br/>
從萬法歸心錄來看,就可以清楚明白了。<br/>
1.本性,如盡法界大的的鏡子。講得非常清楚與明白。<br/>
2.真心靈照,如鏡中之光明。<br/>
<br/>
第一月,就是自性清淨心,佛法、真如、法身..<br/>
盡虛空遍法界的大鏡子,都是根本智。</r>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四 10月 28, 2021 11:33 am
新老怪
<r><QUOTE><s>[quote]</s>
例如夢中,我作夢,夢見自己變成了阿難尊者。<br/>
夢中的阿難的身,是假的,夢中阿難的心,還是假的。<br/>
所以,夢中的禪師叫我,而我驚醒,從夢中的阿難的身心,而跳出來,<br/>
回歸 寂照世間的身心。<br/>
這叫作鵝出來了。<e>[/quote]</e></QUOTE>

夢中<br/>
驚醒<br/>
夢<br/>
<br/>
<br/>
,</r>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四 10月 28, 2021 11:34 am
軟體之美
<r><QUOTE author="寂照世間" post_id="53581" time="1635391922" user_id="62"><s>[quote=寂照世間 post_id=53581 time=1635391922 user_id=62]</s>
<QUOTE author="新老怪" post_id="53579" time="1635391693" user_id="61"><s>[quote=新老怪 post_id=53579 time=1635391693 user_id=61]</s>
悟個什麼玄妙的大意,就是要在一問一答之間,把那麼一種感覺 直透下來,徹法源底,<br/>
見到我們根本智 到底是什麼模樣。<br/>
這個模樣在這裡 是言語道斷的,無話可說的,我們要看到 這裡面的風光。<br/>
在這裡,哭和笑都是不相干的,我們也不會 陷在這一連串的公案中 出身不得了。<br/>
<br/>
<E>:mrgreen:</E>我們根本智 到底是什麼模樣。
<e>[/quote]</e></QUOTE>

這個其實也不難<br/>
<br/>
如果可以從人乘知見,轉變為天乘知見<br/>
再從天乘知見,轉變為聲聞知見<br/>
再從聲聞知見,轉變為緣覺知見<br/>
再從緣覺知見,轉變為般若知見<br/>
其實也蠻容易的<br/>

<e>[/quote]</e></QUOTE>

固執就是固執<br/>
<br/>
聲聞也有教般若 緣覺知見<br/>
根本不是你亂掰那一套</r>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四 10月 28, 2021 11:35 am
寂照世間
<t>萬法歸心錄,禪師的大慈悲,講得最清楚的語錄。<br/>
<br/>
《萬法歸心錄.卷中》<br/>
※問。云何心有染淨?<br/>
師曰。<br/>
1.本性如鏡。圓明空寂。<br/>
2.真心如光。照物不昧。<br/>
諸聖無心應事。去來無染。謂之淨光。<br/>
眾生有心應事。分別取捨。謂之染光。染淨雖殊。其體無二。<br/>
<br/>
((色身識心,為染心.妄心。))<br/>
<br/>
※問。心性本體。可有限量否。<br/>
師曰。有。<br/>
<br/>
※問。體有多大。<br/>
師曰。含裹十虗。彌綸萬有。<br/>
<br/>
※僧云。既是無邊廣大心性。因甚却在肉身之內。<br/>
師曰。一切眾生無始以來。囚繫胎獄。桎梏肉身。堅固妄執。廣大心性。惑在身內。認賊為子。如陷大獄。何日能出。不但人天迷此。小乘尚且猶然。<br/>
<br/>
※僧云。心性不在身內。我今能思者誰。<br/>
師曰。爾疑所問身內幻識。能思能慮以為我心。斯是六塵緣影。惑汝真性。無故堅執在內。難脫胎獄。<br/>
楞嚴經云。佛告阿難。此是前塵虗妄想相。惑汝真性。無始至於今生。認賊為子。失汝元常。故受輪轉。若向這裏明得。便知思慮之心。如鏡中影。似空中花。虗顯空輪。本無實質。<br/>
<br/>
※僧云。身內思慮。六塵緣影。云何是吾妙明心性。<br/>
師曰。眾生不悟廣大心性。不在內外。却認塵影。妄以虗空包肉身。肉身包肉心。肉心包真性。重重拘縛。固執貪愛。<br/>
殊不知虛空大地。萬物身心。盡是吾妙明心性,所現幻影。<br/>
楞嚴經云。聚緣內搖。趣外奔逸。昏擾擾相。以為心性。一迷為心。決定惑為色身之內。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虛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br/>
<br/>
恐爾未悟。吾設一喻。<br/>
1.本性,如盡法界大底鏡子。<br/>
2.真心靈照,如鏡中之光明。<br/>
3.山河大地,萬象森羅,至於肉身識心,盡是鏡中之影。((妄心))<br/>
眾生認影,汩沒四生九有。如若認鏡,自然頓復真心。</t>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四 10月 28, 2021 11:36 am
寂照世間
<r><QUOTE author="軟體之美" post_id="53584" time="1635392082" user_id="73"><s>[quote=軟體之美 post_id=53584 time=1635392082 user_id=73]</s>
<QUOTE author="寂照世間" post_id="53581" time="1635391922" user_id="62"><s>[quote=寂照世間 post_id=53581 time=1635391922 user_id=62]</s>
<QUOTE author="新老怪" post_id="53579" time="1635391693" user_id="61"><s>[quote=新老怪 post_id=53579 time=1635391693 user_id=61]</s>
悟個什麼玄妙的大意,就是要在一問一答之間,把那麼一種感覺 直透下來,徹法源底,<br/>
見到我們根本智 到底是什麼模樣。<br/>
這個模樣在這裡 是言語道斷的,無話可說的,我們要看到 這裡面的風光。<br/>
在這裡,哭和笑都是不相干的,我們也不會 陷在這一連串的公案中 出身不得了。<br/>
<br/>
<E>:mrgreen:</E>我們根本智 到底是什麼模樣。
<e>[/quote]</e></QUOTE>

這個其實也不難<br/>
<br/>
如果可以從人乘知見,轉變為天乘知見<br/>
再從天乘知見,轉變為聲聞知見<br/>
再從聲聞知見,轉變為緣覺知見<br/>
再從緣覺知見,轉變為般若知見<br/>
其實也蠻容易的<br/>

<e>[/quote]</e></QUOTE>

固執就是固執<br/>
<br/>
聲聞也有教般若 緣覺知見<br/>
根本不是你亂掰那一套
<e>[/quote]</e></QUOTE>
你要把佛法,當成小學、國中、高中、大學,來學。</r>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四 10月 28, 2021 11:39 am
軟體之美
<r><QUOTE author="寂照世間" post_id="53587" time="1635392182" user_id="62"><s>[quote=寂照世間 post_id=53587 time=1635392182 user_id=62]</s>
<br/>
你要把佛法,當成小學、國中、高中、大學,來學。
<e>[/quote]</e></QUOTE>
老夢的兒女都是台大碩士 不信佛教<br/>
<br/>
你沒聽過?<br/>
<br/>
世智辯聰,是八難之一,是學佛修行最大的障礙 -</r>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四 10月 28, 2021 11:39 am
新老怪
<t>【根本智】<br/>
 (術語)又作如理智,無分別智、正智、真智等。根本智之名,對於後得智而言。正冥符於真理,而無能緣所緣之差別,一念之真智也。此智為生一切法樂,出一切功德大悲之根本,故曰根本智。<br/>
唯識論十曰:「根本無分別智,親證二空所顯真理,無境相故,能斷隨眠。」<br/>
三藏法數五曰:「根本智亦名無分別智,謂此智不依於心,不緣外境,了一切境,皆即真如,境智無異。如人閉目外無分別,由此無分別智 能生種種分別,是名根本智。」<br/>
<br/>
FROM:【丁福保《佛學大辭典》】</t>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四 10月 28, 2021 11:41 am
新老怪
<t>【根本智】<br/>
 又名如理智、無分別智、正智、真智等,即符合真理無分別之真智,因它乃生一切法樂,出一切功德大悲之根本,所以叫做根本智。<br/>
<br/>
FROM:【陳義孝《佛學常見辭匯》】</t>

佛所謂五乘

發表於 : 週四 10月 28, 2021 11:43 am
軟體之美
<r>佛所謂五乘 不同於心樂=雲破月來=寂照世間 亂掰的五乘<br/>
<br/>
<URL url="https://bodhicitta.freeddns.org/viewtopic.php?p=52503#p52503"><LINK_TEXT text="viewtopic.php?p=52503#p52503">https://bodhicitta.freeddns.org/viewtopic.php?p=52503#p52503</LINK_TEXT></URL></r>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四 10月 28, 2021 11:57 am
新老怪
<t>家用電器喻<br/>
<br/>
教下:生命果報境界,五蘊、十八界、三科身心世界,喻燈光、<br/>
馬達動能、電視影像聲音、冷暖爐之冷熱氣。<br/>
宗門:無明、業識、流轉至末梢癡闇心體「不會底」,喻如家<br/>
庭電表中通流之電流。<br/>
「不會」跟「黑茫茫」定位在痴闇心體。<br/>
日常生活所觸對皆是家電用品之聲色冷暖功能,絕少注意到此聲色冷暖動力之來源,為<br/>
無色無聲之電力。<br/>
但無電,則諸家電工具 皆為廢物,此即二者互為表裏之關係,<br/>
可喻知禪宗所緣 與教下所緣差別之處</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