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west Posts
    Top Active Users
    Newest Users

公案很難懂

新老怪
文章: 4868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1631

文章 新老怪 »

<r>這時,秦跋陀進一步問他:「眾微未聚時如何呢?」<br/>
因為生公說眾微聚集是色,這是色嗎?他沒說到根本去。<br/>
其實這色 就是我們的自性,因為沒有自性 是無能顯色的。<br/>
生公說「眾微聚集是色」。那麼眾微未聚呢?<br/>
還未聚集的時候 是什麼東西呢?生公罔措——生公到這裏就答不出來了。<br/>
可見,生公對色空之義 未能究竟。<br/>
其實這句話 要答他也便當得很,問眾微未聚時如何?<br/>
答他午夜日正紅!<br/>
午夜就是夜裏的三更天。三更天的夜裏 太陽正通紅地照著——午夜日正紅。<br/>
<br/>
<E>:mrgreen:</E><br/>
午夜日正紅!<br/>
日日日正紅!</r>
恆不住
文章: 363
註冊時間: 週三 2月 02, 2022 7:09 pm

Re: 公案很難懂

#1632

文章 恆不住 »

<r><QUOTE author="新老怪" post_id="82978" time="1651459465" user_id="61"><s>[quote=新老怪 post_id=82978 time=1651459465 user_id=61]</s>
為什麼叫「佛性」,不叫「法性」,這裏邊有什麼區別呢?<br/>
<br/>
法性是諸法的根本。<br/>
所有的事事物物,包括我們的思想,都叫法。<br/>
在佛經裏,法所包括的範圍很廣、很廣。<br/>
所有的東西、事事物物乃至我們的思想 都是我們的靈明真性所產生的,都是我們的靈明真性所顯現的妙用。<br/>
我們的靈明真性 是諸法的根本,所以叫「法性」。<br/>
<br/>
<br/>
佛性是成佛的根本。<br/>
我們把妄想除光、無明斷盡,恢復本來面目,我們這個靈明真性的妙用 就具足了。<br/>
三身四智都具足了,那就是成佛了,不是另外有一個佛可成。<br/>
我們的靈明真性 是成佛的根本,所以叫「佛性」。<br/>
佛性、法性都是指「一真法界」,就是我們的靈明真性。<br/>
所以這個靈明真性 是諸佛之本、萬法之源。<br/>
<br/>
<E>:mrgreen:</E>靈明真性
<e>[/quote]</e></QUOTE>
是的<br/>
其實都是如來藏妙真如性<br/>
不同在於:<br/>
法性是從一切法(有為無為)性體說<br/>
佛性是從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性體說</r>
恆不住
文章: 363
註冊時間: 週三 2月 02, 2022 7:09 pm

Re: 公案很難懂

#1633

文章 恆不住 »

<r><QUOTE author="新老怪" post_id="82979" time="1651459686" user_id="61"><s>[quote=新老怪 post_id=82979 time=1651459686 user_id=61]</s>
<QUOTE><s>[quote]</s>
若是離相見,也是萬劫係驢橛。<br/>
怎說呢?<br/>
於相離相,於空離空,內外不迷啦
<e>[/quote]</e></QUOTE>

<E>:mrgreen:</E> <br/>
內外不迷啦<br/>
內 外
<e>[/quote]</e></QUOTE>
一真法界啦<br/>
一真 法界</r>
恆不住
文章: 363
註冊時間: 週三 2月 02, 2022 7:09 pm

Re: 公案很難懂

#1634

文章 恆不住 »

<r><QUOTE author="新老怪" post_id="82981" time="1651460125" user_id="61"><s>[quote=新老怪 post_id=82981 time=1651460125 user_id=61]</s>
這時,秦跋陀進一步問他:「眾微未聚時如何呢?」<br/>
因為生公說眾微聚集是色,這是色嗎?他沒說到根本去。<br/>
其實這色 就是我們的自性,因為沒有自性 是無能顯色的。<br/>
生公說「眾微聚集是色」。那麼眾微未聚呢?<br/>
還未聚集的時候 是什麼東西呢?生公罔措——生公到這裏就答不出來了。<br/>
可見,生公對色空之義 未能究竟。<br/>
其實這句話 要答他也便當得很,問眾微未聚時如何?<br/>
答他午夜日正紅!<br/>
午夜就是夜裏的三更天。三更天的夜裏 太陽正通紅地照著——午夜日正紅。<br/>
<br/>
<E>:mrgreen:</E><br/>
午夜日正紅!<br/>
日日日正紅!
<e>[/quote]</e></QUOTE>
生公說「眾微聚集是色」。<br/>
問難:那麼眾微未聚呢?<br/>
還未聚集的時候 是什麼東西呢?<br/>
答:<br/>
曬到屁股啦!<br/>
經云:<br/>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br/>
色不異色,空不異色</r>
新老怪
文章: 4868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1635

文章 新老怪 »

<r>為什麼要講這個道理啊?目的是讓大家明白 這個色相 本來就是我們的真心。<br/>
不要離開相去找真心,離相找真心,是找不到的。<br/>
之所以說佛性妙用無邊,是因為它所顯的相是千差萬別、妙用無邊的。<br/>
認識了這個真理之後,就不取相不著相,任它一切相現前而無礙,就易於見到真心,圓證佛果了。<br/>
若不知道心在何處,修行就沒有著落處。<br/>
比如你念佛,不知道佛號的落處,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求心外的佛,就是求離娑婆世界十萬億佛土之外 的極樂淨土的佛,<br/>
而不曉得你的心就是佛,佛就是你的心。<br/>
佛不在別處,就在你心頭,不必到別處去求。<br/>
所以,秦跋陀問生公色空義,生公的答法不對。<br/>
<br/>
<br/>
<E>:mrgreen:</E> 佛不在別處,就在你心頭<br/>
在你心頭</r>
新老怪
文章: 4868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1636

文章 新老怪 »

<r>一切色相 都是我們真心的妙用,所以要明白這個色空之義,我們能真正明白了,就在境界上見性,不須離開境界見性。<br/>
如指樹問:這是什麼?說是樹,著在上面了;說不是樹,又違背、離境了。<br/>
這到底是什麼呀?換句話講:「難瞞和尚」,<br/>
一句話 二面不著 而顯示這不能瞞的靈知就脫卸掉了。<br/>
禪宗用的是脫卸法,不被彼色境捆住。<br/>
他問你,就是看你 是著有還是著空。<br/>
你兩面都不著,一句話就脫卸了。<br/>
但又不能說「我不是空,也不是有」,那還是說道理,還是不行。<br/>
須說一句字面上 不著空有,而暗含空有的妙語,方合道妙。<br/>
要證到這種境界,須時時刻刻觀照,明白一切相 都是自性所顯現,不著相,也不離相。.這即是宗下所謂的「不即不離」,明乎此,方能妙用圓融。.<br/>
世間法 也不離事理,所謂事因理成——依空理做成功事;理因事顯——事成功了,才把理顯出來。無理不能成事,無事不能顯理,故謂理事圓融。<br/>
<br/>
<E>:mrgreen:</E>不即不離</r>
恆不住
文章: 363
註冊時間: 週三 2月 02, 2022 7:09 pm

Re: 公案很難懂

#1637

文章 恆不住 »

<r><QUOTE author="新老怪" post_id="82986" time="1651460894" user_id="61"><s>[quote=新老怪 post_id=82986 time=1651460894 user_id=61]</s>
為什麼要講這個道理啊?目的是讓大家明白 這個色相 本來就是我們的真心。<br/>
不要離開相去找真心,離相找真心,是找不到的。<br/>
之所以說佛性妙用無邊,是因為它所顯的相是千差萬別、妙用無邊的。<br/>
認識了這個真理之後,就不取相不著相,任它一切相現前而無礙,就易於見到真心,圓證佛果了。<br/>
若不知道心在何處,修行就沒有著落處。<br/>
比如你念佛,不知道佛號的落處,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求心外的佛,就是求離娑婆世界十萬億佛土之外 的極樂淨土的佛,<br/>
而不曉得你的心就是佛,佛就是你的心。<br/>
佛不在別處,就在你心頭,不必到別處去求。<br/>
所以,秦跋陀問生公色空義,生公的答法不對。<br/>
<br/>
<br/>
<E>:mrgreen:</E> 佛不在別處,就在你心頭<br/>
在你心頭
<e>[/quote]</e></QUOTE>
心頭又是一層樓<br/>
是心是佛<br/>
是心作佛</r>
東正
文章: 162
註冊時間: 週五 10月 29, 2021 2:03 pm

Re: 公案很難懂

#1638

文章 東正 »

<r><QUOTE author="新老怪" post_id="82978" time="1651459465" user_id="61"><s>[quote=新老怪 post_id=82978 time=1651459465 user_id=61]</s>
為什麼叫「佛性」,不叫「法性」,這裏邊有什麼區別呢?<br/>
<br/>
法性是諸法的根本。<br/>
所有的事事物物,包括我們的思想,都叫法。<br/>
在佛經裏,法所包括的範圍很廣、很廣。<br/>
所有的東西、事事物物乃至我們的思想 都是我們的靈明真性所產生的,都是我們的靈明真性所顯現的妙用。<br/>
我們的靈明真性 是諸法的根本,所以叫「法性」。<br/>
<br/>
<br/>
佛性是成佛的根本。<br/>
我們把妄想除光、無明斷盡,恢復本來面目,我們這個靈明真性的妙用 就具足了。<br/>
三身四智都具足了,那就是成佛了,不是另外有一個佛可成。<br/>
我們的靈明真性 是成佛的根本,所以叫「佛性」。<br/>
佛性、法性都是指「一真法界」,就是我們的靈明真性。<br/>
所以這個靈明真性 是諸佛之本、萬法之源。<br/>
<br/>
<E>:mrgreen:</E>靈明真性
<e>[/quote]</e></QUOTE>
細菌性也是沒有妄想<br/>
本自具足性<br/>
<br/>
病毒也是<br/>
真菌也是<br/>
<br/>
藻類,樹木,草,苔蘚</r>
原本如此,真如是道
電火
文章: 724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04, 2021 3:30 pm

Re: 公案很難懂

#1639

文章 電火 »

<r><QUOTE author="東正" post_id="82995" time="1651463339" user_id="24803"><s>[quote=東正 post_id=82995 time=1651463339 user_id=24803]</s>
<QUOTE author="新老怪" post_id="82978" time="1651459465" user_id="61"><s>[quote=新老怪 post_id=82978 time=1651459465 user_id=61]</s>
為什麼叫「佛性」,不叫「法性」,這裏邊有什麼區別呢?<br/>
<br/>
法性是諸法的根本。<br/>
所有的事事物物,包括我們的思想,都叫法。<br/>
在佛經裏,法所包括的範圍很廣、很廣。<br/>
所有的東西、事事物物乃至我們的思想 都是我們的靈明真性所產生的,都是我們的靈明真性所顯現的妙用。<br/>
我們的靈明真性 是諸法的根本,所以叫「法性」。<br/>
<br/>
<br/>
佛性是成佛的根本。<br/>
我們把妄想除光、無明斷盡,恢復本來面目,我們這個靈明真性的妙用 就具足了。<br/>
三身四智都具足了,那就是成佛了,不是另外有一個佛可成。<br/>
我們的靈明真性 是成佛的根本,所以叫「佛性」。<br/>
佛性、法性都是指「一真法界」,就是我們的靈明真性。<br/>
所以這個靈明真性 是諸佛之本、萬法之源。<br/>
<br/>
<E>:mrgreen:</E>靈明真性
<e>[/quote]</e></QUOTE>
細菌性也是沒有妄想<br/>
本自具足性<br/>
<br/>
病毒也是<br/>
真菌也是<br/>
<br/>
藻類,樹木,草,苔蘚
<e>[/quote]</e></QUOTE>

道親<br/>
同圓種智</r>
東正
文章: 162
註冊時間: 週五 10月 29, 2021 2:03 pm

Re: 公案很難懂

#1640

文章 東正 »

<t>一切色相 都是我們真心的妙用,所以要明白這個色空之義,我們能真正明白了,就在境界上見性,不須離開境界見性。<br/>
如指樹問:這是什麼?說是樹,著在上面了;說不是樹,又違背、離境了。<br/>
這到底是什麼呀?換句話講:「難瞞和尚」<br/>
<br/>
<br/>
以上就是完整的了</t>
原本如此,真如是道
回覆文章